第 9 节
作者:
月寒 更新:2023-06-23 10:41 字数:4999
15.公元1625年格罗梯乌斯的《论国际秩序》,为后世国际法之基础。
16.公元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最初是维珍尼亚州发起的权力宣言,代表了美国独立的基本精神。
17.公元1787年的《美国宪法》,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通过这一宪法,确立美国的政治制度。
18.公元1789年的《人权宣言》,这一宣言对后世人们争取人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民主主义精神的经典。
19.公元1795年康德的《和平宣言》。
20.公元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
21.公元1848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2.公元1920年印度甘地的《非暴力权力运动》,甘地因提倡非暴力运动争取民族独立,被印度尊为“圣雄”。
23.公元1925年孙中山北伐前发表的《中国致世界各国宣言》,是中国当时的革命文献。
24.公元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文献。
25.公元1945年由一批科学家对世人提出的忠告《法兰克报告书》。
26.公元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是组织联合国的根本文件。
27.公元1946年日皇裕仁的《新年祝辞》。
28.公元1961年法兰兹·化隆的《第三世界呼吁书》。
29.公元1963年罗马教宗约翰23世的《Pacemln Terris》。
30.公元1972年的《先锋十号宇宙通讯图版》,这图版是代表地球人类同太空人的通讯联络,表明科技已进入了征服太空的新时代,虽然只是一个图版,但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与含义。
(摘自《集萃》1982年第4期)
Number : 196
Title :知羞
Author :
Issue : 总第 15期
Provenance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和化学史著作都有着关于格林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曾走过的一段曲折的道路吗?
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儿堡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倒是整天梦想当上一位王公大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生活奢侈,瑟儿堡好些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也就在这时,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了视线!”这如同针扎一般刺着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 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留下了一封信,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他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播班就读。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的苦学的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仅从1901至1905年,他就发表了200篇左右的论文。鉴于他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了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语:“我永远敬爱你!”
(摘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
Number : 197
Title :记忆的法则
Author :高木重郎
Issue : 总第 15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日本
Translator :刘刚
记忆与录音
录音的方法是,先把有关题目录进磁带,然后空出一段足够回答问题的时间,最后再把题目的正确答案录进去一这样平时听音作答时,就可以检验自己遗忘或是搞错的地方。
使用这种方法,由于回答的时间有限制,就会促使头脑反应迅捷,记忆敏锐。同时也可以训练人养成一种简洁回答问题的条件反射。
记忆与备忘录
当人们面对大量要记忆的事项时,首先辨别出哪些是必需记忆的,哪些是可记录备用的,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要记忆的事项,提高记忆效果。特别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养成做备忘录的习惯更有益处。
记忆与环境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必须注意在学习的时候桌上不要放置任何会诱惑人的东西,以免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在强记时,桌上除了同记忆有关的东西,其它一概不应放置。
还有,写字台和墙壁最好涂上一种会使人镇静的颜色。光线太强大弱都会使眼睛疲惫。
记忆与字典
字典宛如一只宝盒,里面藏有各种各样知识,你只要勤于向它索取,它促会源源不绝地奉献。多查字典对于巩固记忆具有很好的效果。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向别人请教也能解决,但这只是一种听来的知识,过后如不加以确证的话,那优难以记住。而查字典却不然,往往是带有一种急于想知道词语及其用法的积极愿望和精神准备。三番主次地翻查字典更会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间的。
记忆与儿童读物
要想记得牢,就要理解得好。现代社会上分门别类的书籍很多,但是它们对于初学者来说显然太专业化了。因此,我们可以设法利用一些儿童知识读物。因为这些读物就是针对孩子们缺乏一定科学知识而编写的,其内容浅显易懂,还配有大量插图和照片。等到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转向阅读成人书籍,这时阅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记忆与讨论
互相讨论的方法能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会使一个人本来难于解决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由于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所以就容易记住。另外,在讨论过程中,互相的启发往往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灵感,很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记忆与添注
有些人看书泛泛而过,随着时光的流逝,印象也就悄然无踪。为此要设法在书中找出重要的部分,然后分别夹上小纸条,以便查找。再有,发现书中有趣的、重要的或是有疑问的地方要做上记号;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见解,加深自己的理解,同时使记忆事项变得鲜明突出,如用各色铅笔划线,效果就更好。
Number : 198
Title :电炉诞生记
Author :东武
Issue : 总第 15期
Provenance :美和生活
Date :1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在轻工产品诸多发明中,电炉的发明人是一位新闻记者,这,也可算是一则“新闻”吧。
这位记者名叫休斯,美国人。他少年时就对新闻这一行业很感兴趣,后来在明尼苏达大学新闻系毕业,即到一家报馆任记者。只是,时间不很长。
休斯在事业上的转变,似乎有点突然。这“突然”,是在一次不平之事中发生的:
有一天,休斯外出采访,新闻人物是来自西部的一个大富翁。这家伙是个暴发户,为人狡诈傲慢,常受人们的指责。刚好头一天的报纸揭露了他的一部分私生活,使他大为恼火。现在休斯又要写文揭露,更使他恼羞成怒。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把休斯大骂了一顿。休斯不买账,两人争吵起来,差点没有动武。回到报馆后,体斯连夜赶写出一篇详细报道,并配有图片,准备第二天在报上发表。不料稿子被编辑主任扣发,休斯还被叫去教训了一顿。原因是,那个暴发户将是这个报馆的大股东之一,报馆负责人不愿意得罪他。休斯气上加气,当即辞去了在报馆的职位。
“我决定放弃新闻工作了;”休斯回到家后,对父亲说,“我要从头开始一切。”他的“突然”大转变,受到全家人的反对,尤其他父亲反对更为激烈。但是,这位年轻人说什么也不用回报馆了,他决定要在电器业上搞出发明。
那是1900年前后,美国电力工业正在发展,电器业开始显露头角。但是,休斯的电器知识不多,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他动用当新闻记者时锻炼的头脑,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家庭电器乃是社会最必需的。不过这只是一个大原则,具体应该研究什么,他心中并没有数。他以新闻记者固有的习惯,认为选择报道主题首先要调查研究,要发明家庭电器,也得首先向家庭主妇作调查,看她们在日常生活用具中认为最必需改进的产品是什么?他出去访问了好几天,但收效并不大。因为家庭主妇们对本身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习以为常。提不出有什么器具需要改进。这使休斯大伤脑筋,他回到家里,把家庭用的东西拿来东瞧瞧西看看,但仍然拿不定主意,好象样样都需要改进,而又没有哪一种是急需的。
不久,休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终于发现了第一条“线索”。那是在一个星期天,休斯应邀到一个新结婚的朋友家里去吃饭。他发觉菜里有一股很浓的煤油味,心里直想吐。但碍于情面和礼貌,只好把口中的菜强咽下肚,那种难受劲使他紧皱眉头。
他的朋友及新娘子也尝出味道不对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呀?”他的朋友叉起一块肉,凑近鼻子嗅了嗅。
“噢,糟糕!”女主人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一定是我刚才弄煤油炉的时候,不小心把煤油弄到菜里了。”
男主人甚为狼狈,但在新婚妻子面前不好说什么,只好拿煤油炉来出气了:“这鬼炉子真讨厌!三天两日常出毛病。你急着用时它熄掉,要修它又沾上一手油,真不是个玩艺!”
女主人起身想去添做两道菜。休斯说:“不必啦,哪一家人不常吃到一点煤油味?”男主人疼爱妻子,趁势说:“那就算了吧,休斯又不是外人,他决不会怪你的。”休斯笑着直点头,又毫不在意地继续吃下去。
这倒不是休斯喜欢吃“煤油牛扒”,而是主人启发了他的思路。新娘子白了丈夫一眼说:“都是你不好,我当初就说买个炭炉来,你偏偏要买什么现代家具:这可好,害得我天天吃煤油。”休斯的灵感来了:做饭是家庭主妇的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如果我能发明出一种用电的炉子,不是又省事、又能避免煤油炉的缺点吗?
休斯向这对夫妇道别以后,象发现了什么重要新闻似的,三步并两步赶回家中,立即开始研究起来。他反复试验,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也不知被“电老虎”打过多少次。但他矢志不移,就象发现了一则重要新闻就非把它写出来不可一样,废寝忘食,钻研入迷。“在起初的两年时间里,我没有休息过一天假期。”休斯后来这样回忆说。
1904年,休斯的电炉研究成功了。但拿到市场上,一般家庭主妇对这种新玩艺并不怎样欢迎。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习惯方面的因素,另一方商也由于当时的主妇一般还不会用电,担心电炉会伤害人。“炉丝是合金的都烧得通红,人的皮肉不被烧焦才怪呢!”
不过,休斯不愧是一个记者出身的人。他想,人们缺乏用电知识,而守旧习性又很强,要使他们消除恐惧,对电炉发生兴趣,首先要大力做好宣传,逐渐普及。他采用了许多办法,如示范表演,张贴广告等等,宣传使用电炉的好处。他还特别设计了一种用户访问卡,凡是使用他的产品的家庭,每周派人去访问一次,询问用户遇到什么问题,如有毛病,立即免费修理;如果主妇们有什么疑惧,也当场解答。这一来,电炉就成了越来越多的一种家庭用具了。
后来,休斯又推出电锅、电壶等家用电器,很受家庭主妇们的欢迎。这位新闻记者出身的人,在芝加哥设立了“休斯电气公司”,正式开始生产家庭电器。从此,他再也没有进过任何报馆的大门。
(摘自《美和生活》第10期)
Number : 199
Title :野生动物的真面目
Author :
Issue : 总第 15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周善仪
在人们心阎里,狮子是兽中之王,是威严的象征,鬣狗专吃动物的尸体,是令人讨厌的形象;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