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冬儿      更新:2023-03-23 21:14      字数:4563
  担骸拔胰肺钚垂濉5础督鹆甏好巍啡床皇钦飧瞿康摹N矣虢颐挥惺裁此匠穑础督鹆甏好巍肪龇撬饺斯セ鳌H绻笞芡衬芤源缶治兀灾谢褡?亿同胞利益为重,马上宣布国共和谈,中国统一,那我一定另写蒋的情况。”临别时,他还要那位老友转告蒋经国先生:“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不要太固执了,希望让我有机会为他写一部有关民族大团圆的小说。”
  这是唐人实实在在的心里话。他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结束内战。几十年以来,这位爱国老作家笔下的作品,无论是《金陵春梦》、《伏牛山恩仇记》、《北洋军阀演义》、《大地沉浮》、《蒋后主秘录》,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唐人的艺术造诣很深,同时又是一名勤奋的高产作家。一次,有人问他已经发表的作品有三千万字否?他笑笑说:“那不止,你算算,我从31岁开始写《金陵春梦》起到50岁的20年当中,每天平均写作一万字,这就有七千多万呢!当然这其中有些不是文学作品,是报上需要的论述和报道。”他说,他曾经用过50多个笔名,在全国各省市出版社和香港已出版了中长篇小说有50部,还有35部将要整理出版。除此之外,还有已拍摄的电影14部和几部戏剧。
  在用笔名“唐人”发表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是《金陵春梦》。
  (摘自《湘江文艺》1981年第1期摘编)
  
  Number : 4511
  Title :隆美尔元帅之死
  Author :金永华
  Issue : 总第 9期
  Provenance :《书林》
  Date :1981。5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在纳粹德国,隆美尔是法西斯军人的偶像,被誉为“大英雄”,说他是上帝赐给德国的“一位名将”。因为他的赫赫战功,希特勒在三年之内就把他由上校提升到了元帅,并亲自授予他陆军元帅的权杖。说来也奇怪,隆美尔的形象在他的对手英国人的心目中也极为高大。英国人说他“具有一种急就的天才”,“只有拿破仑的形象可以和隆美尔相提并论”。
  然而,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第三帝国的元帅之死,却是一出完美的悲剧。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发动了迄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行动。此时,隆美尔任西线“B”集团军司令,肩负着希特勒“寸土不让”、要不惜一切代价“驱敌下海”的重托。就在隆美尔实际指挥着西线德军,与盟军进行着殊死搏斗的紧要关头,两件不测事件如同晴天霹雳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7月17日下午,当隆美尔从诺曼第前线返回总部的途中,他的座车被盟军飞机炸中,脑壳破裂,险丧生命。两天之后,德国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谋刺希特勒的政变事件,是为7月20日事件。案发后,希特勒进行血腥报复,大约七百名军官被处死。案件也牵连到隆美尔。
  隆美尔躺在前线野战医院害怕落到盟军手里,请求希特勒准许送他回德国老家就医疗养。希特勒马上同意,并回电说:“元帅,请你接受我的好意,我希望你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殊不知此刻希特勒正准备对隆美尔下毒手。
  9月7日,希特勒下令逮捕隆美尔的前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
  10月1日,隆美尔上书希特勒,为他的僚属说情。此前,他曾多次上书希特勒,提出战略战术上的不同意见。这次却不同了。信的结尾是这样说的:“我的元首,你当然知道从1940年的西欧战役起,一直到1941—1943年的非洲战役,1943年的意大利战役,1944年的西欧战役止,我每次都是怎样的竭忠效力地作战。我经常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如何为你的新德意志而战斗,而去获得胜利。”摆了一长串战功,与其说为他的部下开脱罪责,不如说为他本人说情。
  10月13日,隆美尔接到一只长途电话,说是明天有两位将军前来晋谒元帅,商量他的“新职安排”问题。第二天一早,隆美尔换上了他在非洲指挥作战时最爱穿的开领制服。非洲那段军事生涯是他最为得意、最引以自豪的,从而也使他成了希特勒的红人。
  12时许,一辆绿色轿车在赫林根隆美尔家的门口停了下来。车上下来的是两个一高一矮的将军。高个的是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矮个的是希特勒的侍卫长迈赛尔。他们彬彬有礼地对隆美尔说,希望同元帅单独谈一谈。几分钟后,隆美尔走出书房,脸色如死人一样灰白,喉咙像给卡住似的讲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开始慢慢地对老婆、儿子说:“我在一刻钟之内就要死了。……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很使人伤心的。但是这座房子已经给包围,希特勒指控我犯了卖国罪。总算是他的好意,姑念我在非洲的战功,已准我服毒自尽。这两位将军已经把毒药都带来了。只要三秒钟即可生效。如果我接受,他们不会像平常惯例那样株连我的家属,这是指你们而言。他们也不会加害于我的僚属。”他又继续说:“假如只要有一点风声泄露出去,他们就认为他们已无尊重协议的必要了。”
  儿子问他:“难道我们不能自卫吗?”
  隆美尔说:“那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宁可死一人,而不要让大家在乱枪中丧生。况且,我们也没有充足的弹药。”然后他把副官艾丁格叫来。副官一听,也冷了大半截。给隆美尔只有10分钟的告别时间,他加快速度说:“他们一切都已经有了最精密的准备。我死后还可以受到国葬的荣典。我已经要求在乌尔门举行。在一刻钟之内,你,艾丁格,就一定会接到一个从乌尔门华格纳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我在途中因中风死去了。”
  隆美尔套上褐色的非洲军团的制服,把小狗关进书房,环视四周后,带走希特勒授予他的元帅权杖。隆美尔夫人不忍送别。他在副官和儿子的陪同下默默走出宅门,慢慢穿过花园。四周像死一样的寂静,脚下的碎石发出嚓嚓的声音。远处有几个农民在偷看。隆美尔也许在想……。
  “元帅!”恭候在门口的两个将军的高喊声打断了他的最后思路,他们举起右手向他行纳粹礼,然后爬上汽车,载着隆美尔疾驰而去。
  艾丁格副官默默地守候在电话机旁。隆美尔的儿子抽着烟,默默地陪伴着母亲。时钟嘀嗒地响着。二十分钟后,艾丁格在电话里被告知,隆美尔死了。
  原来汽车离开隆美尔家后,绕过一个小山头,来到一片森林旁,车停了下来。迈赛尔和司机按事先规定走开10分钟。车上只留下布格道夫和隆美尔。待司机和迈赛尔回来时,隆美尔已倒在车里,军帽掉在一旁,元帅权杖也从手里落了下来。他们驱车直驶医院,不许医生验尸。布格道夫马上打电话报告希特勒:隆美尔已按预定的方式死去。
  隔了一天,即10月16日,希特勒一本正经地给隆美尔夫人发去唁电。唁电全文如下:“你的丈夫的逝世对于你无疑是个莫大的损失,请接受我真诚的慰问。隆美尔元帅的英名和他那英勇的北非战绩,将永垂不朽。”
  隆美尔的葬礼在乌尔门举行。按事先的诺言举行国葬。隆美尔的灵柩由炮车拖着,上面覆盖着“”字旗。69岁的老元帅伦斯德致悼词。他说,隆美尔元帅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原载1981年第5期《书林》)
  
  Number : 4512
  Title :宋世雄和他的老师
  Author :苏本一
  Issue : 总第 9期
  Provenance :《广播电视杂志》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尝试
  体育比赛实况的转播,现在已为大家所熟悉。但说到体育转播的历史,还有一段人们不太知底的缘由呢!解放初,有一支苏联男子篮球队来沪比赛,轰动了整个体坛。广大观众买不上门票,纷纷给广播电台打电话:你们国庆游行能转播,戏曲演出能转播,能不能搞搞球赛的转播呢?
  仓促之间,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张之和陈述两个人头上。张之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副组长,曾担任第一次国庆游行实况转播。陈述早在解放前就擅长体育播讲,曾在1948年全运会上做过广播解说。新中国这第一场球赛转播,他们合作默契,说捧自如,如同演了一场精彩的“双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张之走上了体育转播的道路。1953年,调到了中央台。他勤学苦练,转播时胸有成竹,急缓相当。急来口若悬河,滔滔不断;缓时绘声绘色,趣味横生。张之这个名字很快便在广大听众特别是体育爱好者中家喻户晓。
  拜 师
  就在张之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得越来越多的人真挚爱慕的时候,14岁的中学生宋世雄,爱听张之的实况解说,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凡有张之出场解说的体育比赛,小宋总要守在收音机旁。他竭尽全力记录张之广播时所用的各种词汇,模仿张之的声调、语气……久而久之,小宋的“体育实况转播”,成了北京三十七中文艺晚会的一项“保留节目”。每当学校举行文艺演出,同学们在台下一哄:“宋世雄,来段‘学张之’!”他便欣然跳上台去,短短几分钟的“实况转播”,博得全场掌声喝彩。一天,他索性鼓起勇气,给张之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希望能和他见上一面。
  张之约小宋到自己工作的单位和他相见。小宋以他俐落的口才、诚挚的感情,唤得了张之的同情和惊异。后来,终于拜张之为师,破例地迈进了中央广播大厦,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成了新中国第二代体育实况转播的优秀解说员。
  青出于蓝
  第26届世界乒兵球锦标赛期间,宋世雄第一次坐在话筒前转播比赛实况,就表现得镇定自若,反应快速,受到同志们的好评。为了训练口齿,他花了很多时间练绕口令,注意听著名京剧演员的演唱录音,学习发声、吐字的抑扬顿挫。小宋开始转播球赛,一味追求“快”,解说的就象开机关枪一样。听众反映说:“语言乾瘪,词汇单调,缺少评论。”为此,张之要小宋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的学习上,推荐他多看一些话剧,特别是老舍等语言大师写的剧本。小宋抽时间看了《茶馆》、《骆驼祥子》、《蔡文姬》、《胆剑篇》的演出,又反复学习了这几个剧本,对一些名句背得滚瓜烂熟。平时,小宋总是随身带着小笔记本,不管听到人们讲的惊人妙语,还是看到书报上的精彩词句,他都记录下来,研究、消化,变成解说中使用的语言。
  宋世雄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当转播一场国际比赛之前,他都要赶到机场去“认识”每一位运动员;赛前训练时,要拿着名单到一旁去仔细观察;同时还要通过翻阅资料,采访中外教练,把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记录在名单上面。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外貌特征,如:“金发”、“眼镜”、“细高”、“大胡子”、“左手握拍”……回到家里,走在路上,随时都在背诵、默想。即使是对于自己已经熟悉的中国队员,他也要参加队内召开的赛前准备会,记下领队、教练和队员们谈话的要点,了解他们的作战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宋世雄青出于蓝,以他伶俐的口齿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和敬佩。
  20多年过去了。如今,张之年过半百,现场解说较少,而当年的“小宋”,已步入中年,人称“大宋”了。正象过去他写信给张之那样,现在他经常收到来自各地“毛遂自荐”的信,表达他们对体育广播的热爱,寄来厚厚的一叠球赛转播解说的记录稿,有的还寄来胶带。宋世雄风华正茂,而新一代体育实况解说员又在迅速成长了。
  (本文系由《广播电视杂志》本一的文章“体育转播两代人”等摘编)
  
  Number : 4513
  更多免费TXT、EXE电子书
  请到Aisu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