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标点      更新:2023-02-27 21:57      字数:4972
  砸眩乙参:Φ浇裆褪返艿哪缸庸叵怠N颐遣欢咸致鬯笆赖魍范サ男形绾斡跋焓返芙裆亩プ灿脞枘妗?br />
  何苹的治疗仍持续进行着,她越来越清楚哪些是她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且,她的焦虑与沮丧不全然是儿子造成的,她变得更实际,眼界更宽。如果她还能继续发现,她与史弟的感情关系不仅这两世,而有许许多多世,她的这种发现,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改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生的重大关系,它是有促进我们成长的潜力,有时候长辈不免严格管教,不过严格管教不见得要排除亲子间的幽默感。幽默感也有刺激我们成长的潜力。还记得有一次我向出席工作坊的人士讲解,出生之前我们会选择适合自已的家庭,期望有最大成长的可能性。这时,一名母亲转头向女儿说话,女儿似乎不很同意我的说法。
  母亲对少女说:“你看,你选择了我。”
  女儿眼都不眨,马上应道:“是吗?那我一定很匆忙,忙中有错!”
  不用说,这个对话就是一种幽默,其实,母亲和女儿愿意一起来参加工作坊,多少显示她们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的各个成员,或是夫妻俩,都有可联袂参加工作坊。他们可以选择单独探索自已前世,或是同时回溯,以解决共同的困扰问题,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有意义。当他们相互比较自己的前世经验时,有时候会发现,他们曾回溯到相同的一世,而且在前世碰面,这种共同回溯,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改善,通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和个人回溯改善生理症状与感情问题的效果相同。实际上,一些治疗家庭问题与夫妻问题的治疗师,早已采有这种方法,成效非凡。
  收养关系和新生关系一样,也适用前世回溯法。我曾帮好几名养子回溯前世,他们也发现到在许多前世里,他们和养父母曾有某种不同的关系。
  患者不一定都要透过催眠回想前世,才能改善亲子关系,贝丝蒂就是例子。她父亲管教严苛,两人芥蒂很深,最近才刚去世。贝丝蒂觉得父亲一点都不爱她,经常用语言暴力精神虐待。虽然贝丝蒂仍爱父亲,可是两人长期累积的怨隙,使她无法纪客观掌握彼此关系的症结,因此治疗时,她一直无法面对这个心结。
  最后我利用催眠法,请贝丝蒂拟想某个非常宁静的灵魂乐园。在乐园里,她父亲来了,并传讯息说:“请把我当成你哥哥。”
  这个方法很有效。只要贝丝蒂把父亲想成同辈的哥哥,平等的关系使她不再畏惧高高在上的父亲,于是,她就能更清楚、更自在地看出父亲的缺点与优点。然后,她才能真正了解他、原谅他,让一切不快烟消云散。
  这种暗示很有力量。我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和父母亲失合的患者。用佛洛伊德学派的术语说明就是,它能大量消除投射作用造成的扭曲。
  灵魂友伴
  与其它灵魂一起做无止尽的成长,分享许许多多的有身之世,也分享快乐与悲伤、成功与失望、关爱与原谅、忿怒与宽恕,所有的这一切一切意味着,我们需要灵魂友伴。灵魂的友伴是指:我们遇到某个人,马上感到亲切感,好像曾经长期相处过。这样的关系不一定是浪漫的爱情关系。
  我们的灵魂友伴不一定只有一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每个人还有另外的一半,找到另一半之后我们才成为完美的灵魂。这只说对部分。其实,我们的不完美似乎要结合许多的灵魂友伴——分享我们的喜悦、成长、亲爱,并扩而充之——才能变得完美。原来的灵魂友伴可能只是一个小团体,但是当我们经历了好几世,体验更多深层经验之后,会结合更多灵魂,团体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每一世的灵魂友伴,不只一个。我们爱人的能力能以某种方式让我们的灵魂更完美,其他如莫逆之交、父母、子女等等,也能让我们的灵魂更趋完美。
  当我们与灵魂友伴互动并成长,我们的生命就更进一级。我们超越了旧形态,对于爱与喜悦的体验更深刻,同时,愤怒与恐惧的情绪也渐渐减低。在达到某一层次后,我们会选择要转世投胎,直接助人,或是选择处在灵魂状态,帮助另一层次的人。这时候,生命轮回的成长不再是必要的。
  因为生离死别而失去灵魂友伴,绝对不代表失去成长机会。我有一个病患的丈夫,因为发生意外而去世。她当然痛不欲生,她不仅失去了灵魂友伴,生活似乎也丧失了目的和意义。针对这问题,我不断提醒她,不妨将眼光看远些,她的未来也很可能又是充满爱意、同情、关怀和成长。
  两千年后重逢
  与灵魂友伴经过预料之外的长期分离,之后极有可能在未来重相聚,因此,等待是值得的——即使等待长达一世纪。
  我曾有个病人爱丽儿,她是生物学家,有一次到西南部度假时遇到澳洲人安东尼。他们都是感情成熟的人,也都有婚姻经验。他们情投意合,在热恋中订婚。回到迈阿密后,爱丽儿建议安东尼找我做前世回溯,是不是曾相遇。他们都很好奇,想知道彼此在对方的前世中。
  为安东尼催眠特别顺利,很快就进入状况。他回想出的那一世,时间相当于汉尼拔(Hannibal,古迦太基名将,247—183B。C)年代,距今2000多年。他属于北非白种人,有着进步的文明。安东尼当时二十五、六岁,参加当时的一场战争。
  安东尼的族人曾训练黑人打仗技巧,想不到却养虎为患,敌人发兵10万,带着刀剑利斧,以绳索接驳,密密麻麻地渡河进攻。安东尼的族人为了不让敌军上岸攻击,把油脂倒进河里,点火燃烧。
  为了保护老弱妇孺,安东尼族人把他们集中在几艘大帆船上,放驶到大湖中央。安东尼所深爱的年轻未婚妻,也在被保护的人群中,他的未婚妻是位豆蔻年华的少女。非常不幸,火焰失控,流进大湖,延烧船只,大部分的老弱妇孺都被无情火吞噬,包括安东尼朝思暮想的未婚妻。
  这个意外打垮了战士的士气,安东尼族人一败涂地。敌人采用徒手对打方式,屠杀他们,安东尼和少数几名武士幸得脱逃。最后安东尼独自从密道逃至神庙底下的秘室,这个秘室藏有族人的金银珠宝。
  安东尼发现密室中还躲藏另一人,那就是他们的国王。国王命令安东尼杀死他。一向忠诚的安东尼只好在违反意愿的矛盾心情下,服从命令。国王死了之后,安东尼独自一人躲在黑暗的密室里。他设法把族人的历史刻在黄金页片上,并把这些金页片封在好几个大罐里,不久,这位失去族人与未婚妻的战士形销骨瘦离开人世。
  安东尼前世的未婚妻轮回转世,在今生中成为爱丽儿。这两位心心相印的爱侣,2000年后再度重逢,拖延甚久的婚礼终于举行。
  安东尼与爱丽儿正计划到北非旅行,希望能找寻到前世姻缘的地点,同时也期望能发现更多当时的情景。
  第5章  治疗内心幼童
  最近,大家一直很注重“治疗内心幼童”(healing the innerchild)。布雷萧(John Bradshaw)'编注:布雷萧著有《家庭会伤人》(The Family—A Revoltionary Way of—Discovery)一书,已由张老师文化出版。'还有其他许多人士,大力推广还种治疗技巧,让患者在放松与轻微催眠状态下回到过去,发现成长之后依然住在心中那名受伤、迷惑的脆弱幼童。还个治疗观念是从心理分析蜕变出来的。传统治疗所运用的自由联想,可以宣泄幼童时期的心灵创伤,改善临床症状,心理分析称此为发泄。
  沟通分析(Tranaction Anslysis)则改良心理分析的观念。心理分析的任务是要发现儿童时期所压抑、遗忘的痛苦记忆。沟通分析的创始人柏尼(Erie Berne)说道:“每个人都曾比现在的自己年轻,每个人的内心都携带着早年凝固下来的残迹,这些残迹在某些状况里会再度活跃起来……说得浅显些,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名小男孩儿或小女孩儿。”
  如果童年的痛苦没有解决,而且在长大成人后浮现,就会引起一大堆症状,包括罪疚、羞愧、忧郁、自贬、自毁等等。当某个人显现孩子气的行为,诸如:撅嘴、无理取闹、过度专注,那么,内心的幼童已经开始活动了。如果触发内心幼童的作用没有被带到意识中察觉出来,那么,患者儿童时期因为痛苦所造成的不良行为,就会再度伤害自已,或是转而伤害他人。而患者自己的孩子更可能受到伤害。例如,虐待孩子的父母亲,他们小时候通常也被自己的父母虐待过。佛洛依德学派的治疗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而布雷萧则称之为“自发的年龄退休”(spontaneors age regression)。
  根据沟通分析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包含三部分:儿童(内心中的孩童式)、成人(目前个人所具有的理性客观部分)、父母(内化父亲或母亲的思想、感觉、行为)。在沟通分析的治疗里,儿童、成人、父母这三部分要有实际的对话或沟通,由患者扮演不同的角色。
  众所周知的心理剧(Psychodrama)则有更多变化,在治疗时,患者要扮演更多的角色,触及儿童期存留的恐惧与伤害。例如,代我(alter ego,即观察说话、行为、身份语言的人)可以阐述由别人所演出的儿童、成人、父母等等不同角色。多名参与者可以一起演出重大事件、并变换角色,当儿童的痛苦记忆能带进意识被觉察到,强烈的情绪就此宣泄。
  布雷萧把艾瑞克逊(Erik 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结合在沟通分析的概念里,藉此精确针对问题,随着特殊的儿童阶段而调整治疗。
  上述这些技巧。及其他要求和我们“内心幼童”对话的技巧,都有一个共通特色,那就是要我们回想儿童期的痛苦记忆,并释放情绪。这些技巧经常施用于曾在失和、虐待、酗酒、吸毒家庭成长的成人身上,很有效果,他们都能在放松状态中,浮现幼时记忆。
  譬如,在放松状态时,成人要回到童年找寻这些年来一直存在自己心灵的“幼童”。透过回想,他看到幼时的房子、每个人的房间,还有整个家庭,然后看到那名孩子。成人带着日益增长的眼界与成熟的理解力,和孩子交谈,和孩子一起推理,并拥抱孩子,答应保护这个孩子,并把孩子从创伤的环境带出来,来到目前所处的时代。于是,孩子就被拯救了。
  理论上,如果孩子对事情发生的观点能拉得更宽广,他对幼时的创伤反映也将随之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改写”。人生的剧本重新改写,演出也会不一样。治疗师都希望,内心的幼童可以了解到,父母亲的失和行为,不是他们的责任,而且也能原谅父母,或者至少可以理解父母所以有某些非理性行为的原因。这个成年人终可蜕变成爱护自已内心幼童的父母亲。
  当然,过去的事件不会因此改变,改变的只是成人内心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能够放开痛苦,释放受伤心情,并医治孩童的创伤。这个技巧很有威力,可帮助受伤的幼童,直接步上痊愈的坦途。
  不过有时候,这样的情绪发泄仍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我们不只有一个童年期,或者痛苦的根源距今非常遥远。
  拯救断头台上的人
  林达是个魅力十足的35岁女秘书,来自宾州中部的小城镇。她离过婚,因为前夫在精神上虐待她。林达来看我时穿得很体面,一套海蓝色洋装,上披开领罩衫。她没有穿戴任何首饰,不过却戴着大钻石戒指。她看起来很冷静,她有自制力,似乎努力在营造成功女性专业人员的形象。
  第一次门诊时,我们先讨论她的过去。对于她童年所受到的暴力伤害,以及她冷静外表下的刚烈脾气,令我惊异。林达对8岁以前的事,丝毫记不起来。甚至想不起幼时父母亲长什么样子。她只记得父亲曾用皮带、拳头、大衣衣架、木条打过她,而且也经常扼住她的脖子大骂:“妓女、贱货、婊子。”林达的母亲对她说,她在更小的时候就常挨打。有时,林达的母亲也会一起修理女儿,她会用手指甲抓人。而且,林达不断被叔叔性骚扰,知情的父母竟视若无睹。
  了解这名小女生的受虐程度,我的心隐隐发痛,极不舒服。林达小时候就被要求,要负责照顾小弟妹,而她也尽量保护弟妹,以免受到相同的虐待。父母亲的许多气都出在她头上,她被虐待得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