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飘雪的季节      更新:2023-02-27 21:57      字数:4769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一听到这个噩耗就嚎啕痛哭。淳于意越听越心烦,骂她们说:“都是废物,就知道哭!唉,可惜我没有生一个儿子,到了紧要关头没有一个人用得上!”
  缇萦,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女孩,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儿,听父亲这样说,一方面为父亲的命运伤心,一方面也激发了好胜之心,就自愿跟随父亲到长安去。到了长安,缇萦给汉文帝上书,说:“我父亲做太仓长的时候,清正廉洁,为人称道。现在坐法判刑,我非常痛恨被判处死刑的人不可复生,受肉刑致残的人不可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已经毫无用处了。我愿意按照法律,自愿卖身做官婢,以求赎我父亲的刑罪。”
  这封上书言辞哀婉,又加上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因此辗转到达汉文帝手中。汉文帝觉得其情可哀,肉刑确实也不人道,于是下诏废除肉刑。诏令中采纳了缇萦的质疑,即肢体断残,变成残疾人之后,想改过自新又有什么意义呢?所谓肉刑,共分三种:一为黥,就是面上刺字;二为劓,就是割鼻;三为断左右趾,就是把足趾截去。
  废除肉刑之后,黥刑改充苦工,罚为早晚守城;劓刑改作笞三百;断趾刑改作笞五百。
  【个性点评】
  “缇萦救父”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司马迁评价这件事,引用老子的话说“美好者不祥之器”—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吉祥的事物。因为美好的东西恰恰是统治者最害怕的东西。
  虽然缇萦的上书肯定是非常偶然地被汉文帝看到,才导致肉刑被废除,但是作为一个弱女子,缇萦的行为仍然难能可贵,这也就是缇萦被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原因。统治者称赞缇萦,是因为可以借助这个个案表明统治者的开明和善于倾听民意;老百姓称赞缇萦,是因为在严苛的专制统治之下,毕竟缇萦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幻想的狭窄缝隙。
  缇萦可以称为汉代的孙志刚。孙志刚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延续二十多年的恶法《收容遣送办法》的终止;缇萦以自己的上书换来了传统的肉刑的终止。可是,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万恶的旧社会,缇萦居然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保住了已经被判刑的父亲的性命;而在新社会,孙志刚却没有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田横:一人自杀,五百人集体自杀
  中国史上为了忠和义而自杀的事例不胜枚举,可是有一个人,当他自杀之后,却有五百余人激于义气而集体自杀,中国史上惟此一例。这个人就是田横。
  秦末乱世,有实力的豪强纷纷揭竿而起,逐鹿天下。狄县人田儋也不例外,自立为齐王。秦国大将章邯出兵征讨,杀死了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又委任自己的弟弟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
  项羽灭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其中把田市迁徙到胶东去,让他做胶东王;立伴随项羽一同入关的齐国大将田都为齐王;立投降项羽的田安为济北王。田荣呢,因为当时不听从项羽的将令,不肯出兵帮助楚国和赵国攻打秦国,因此不得封王,于是田荣非常怨恨项羽。刚好赵国的大将陈余因为失职也没有封王,田荣就趁机一边怂恿陈余起兵造反,一边阻止田市迁徙胶东,又出兵攻打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想把水搅混,自己好来个浑水摸鱼。
  田都打不过田荣,逃亡到了楚国;田市害怕强大的项羽,不敢违背项羽的封赏,趁田荣不注意,带着人偷偷逃跑到胶东,去做他的胶东王。这一来就打乱了田荣的如意算盘,田荣大怒,派兵追杀了田市,又攻打济北王田安,把田安也杀了。于是田荣自立为齐王,把项羽封的三齐之地全部兼并了。
  项羽一看田荣这不是藐视自己,明着和自己对抗吗?勃然大怒,起兵伐齐。田荣如何是项羽的对手,兵败被杀。项羽为了泄恨,像一把火烧了阿旁宫一样,把齐国的城郭全烧了,所过之处,大肆屠杀。这一来齐国人不干了,纷纷起来造反。田横众望所归,齐国的散兵游卒都归结到他的麾下,聚集了数万人,反击项羽。
  汉王刘邦一看项羽远在齐国作战,有机可乘,遂率领诸侯攻打项羽的老巢楚国。项羽无法兼顾,只好放田横一马,赶紧回兵与刘邦作战。田横得以腾出手来收复了齐国的城郭,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担任丞相,国事事无巨细都出于田横之手。
  三年后,刘邦一边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和田横,要他们归顺汉朝,一边派大将韩信率兵向齐国进发,以备田广和田横不同意归顺时发动进攻。田横眼看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自觉齐国弱小,不归顺恐怕不行,于是解除了齐国在历下的边防守备,向汉朝示好。谁知韩信出尔反尔,向毫无防备的历下发动突然袭击,并乘胜追击,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田横大怒,以为郦食其欺骗自己,立刻把郦食其下锅煮了。然后兵分四路:齐王田广东走高密;田横自己逃往博地;守相田光逃往城阳;将军田既驻守胶东。楚国派龙且率兵救齐,龙且和田广在高密会师,和汉兵对垒。汉将韩信和曹参打败了龙且和田广的联军,杀了龙且和田广;灌婴俘虏了守相田光。田横在博地听说田广已死,遂自立为齐王,回兵还击灌婴,却被灌婴击败。田横只好继续逃亡,逃到了中立国梁国,归顺了彭越。这边厢汉将曹参继续进兵,杀了田既。于是齐国终于平定,汉立韩信为代齐王。
  一年后,刘邦打败项羽,汉朝正式建立。汉高祖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彭越无法中立了。田横走投无路,带着五百多名部下东入海,驻扎在海中的一座小岛上。刘邦心想,田横兄弟在齐国根基牢固,现在不斩草除根,等田横在岛上坐大,再回到齐国来,恐怕还要酿成大乱。于是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召他入朝做官。
  田横辞谢道:“我要接受陛下您的诏令,就要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朝为官,可是我却把他哥哥下锅煮了,我害怕郦商跟我为难,因此不敢奉诏,请陛下就允许我以庶人(老百姓)的身份驻守在这个海岛上一辈子吧。”
  使者回报,刘邦给郦商下诏说:“田横马上就要入朝,谁要敢动他和他的随从一根毫毛,立刻灭族!”
  使者第二次登上海岛,把刘邦的诏书给田横看过,转达刘邦的话说:“田横入朝,最大可以封王,最小也可以封侯;如果不来,就要派大军诛灭。”
  田横被逼到了绝路,只好带了两个门客前往洛阳。
  这一天众人来到了离洛阳三十里一个叫尸乡的地方的驿站。尸乡这个地名很古怪,好像预兆着田横马上就要陈尸这里一样。田横对使者说:“臣子见天子应当先沐浴更衣。”于是在这个驿站稍作停留。田横对两个门客说:“本来我和汉王都是国君,大家平起平坐,可是如今汉王做了皇帝,我却要称臣,真是天大的耻辱。况且我把郦商的哥哥下锅煮了,现在却要和人家的弟弟同朝共事,即使郦商畏惧天子的诏书不敢把我怎么样,我自己能不感到惭愧吗?陛下召我入朝,不过是想见一见我的容貌罢了,现在陛下就在洛阳,离这里三十里的距离,把我的头斩下来送到洛阳还不会腐烂,陛下还能够看清我的容貌。”
  于是田横拔剑自杀,两个门客和使者纵马奔驰,赶往洛阳。刘邦看到田横栩栩如生的头颅,流着泪说:“唉!田横真了不起!兄弟三人自布衣起家,先后都做了齐王,真是贤人啊!”刘邦封两个门客为都尉,用诸侯王的礼制埋葬了田横。
  葬礼完毕,两个门客在田横墓旁挖了两个洞,然后躺到洞里自杀而死。刘邦又派人去海岛上召余下的五百余人入朝,他们听说田横已死,皆自杀,追随田横的亡灵而去。
  【个性点评】
  齐国的这段历史好乱!
  田横的临终遗言太有个性了,不仅人情味儿十足,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连自己的头也怕人看着不新鲜,于是虽然早就打定了死志,也要一路奔波,直到进入能够保鲜的三十里路程之内才自己割下自己的头,送去给人观看。
  这样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五百随从集体为他殉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生:这托当得有水平
  从字面上来说,“王生”就是姓王的那个人。只是汉代“生”这个词的意思和后世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汉代,能称得上“生”的,不是学者就是隐者,而后世的“生”往往和年轻人联系在一起,譬如“奶油小生”。明乎此,我们就会知道,汉代的“王生”指的是一个“姓王的学者或隐者”。所以,“王生”这个名字在汉代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然而,就是靠这个非常不具体的名字,这个姓王的人走进了历史,被司马迁称为“王生”。
  “王生”的成功和张释之有关。
  张释之是堵阳人,堵阳的县治在今天的河南方城县东。在当时,张释之属于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家里富得流油。富裕是一件好事,在汉代更是如此。在汉代,富裕就意味着具备了做官的资本。因为当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家境富有的人无需过多地为经济发愁,因此他们的廉洁就有了极大的保障。张释之因为家里财力雄厚并愿意发挥财力雄厚的作用,得以被朝廷委任为骑郎。骑郎是皇帝的侍卫人员。张释之侍奉的是汉文帝。
  然而,接下来就不太顺利了。连续十年,张释之沉沦下僚,没有任何升迁的希望。张释之的痛苦无以复加,以至萌发了辞职回家的念头。看到张释之要撂挑子,上司才突然发现这么长时间张释之的职务一直原地踏步是有些惋惜,在上司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张释之升任谒者。相比骑郎,谒者算是升了一级。骑郎掌皇帝的车辆马匹,大不了就是一个弼马温的角色,而谒者执掌赞礼和公文的发放,已经有些白领的味道了。
  地位的提高,使得张释之有了在皇帝面前发表政治见解的机会。因为缺乏经验,张释之的第一炮就没有打响,当场被汉文帝弄得下不来台。譬如,他没有任何过渡,走到汉文帝面前就开始慷慨激昂地演说,讲的尽是些上纲上线、冠冕堂皇的假大空,让汉文帝十分不耐烦,汉文帝掩饰不住自己的厌恶,愤然说道:“卑之,无甚高论!”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年轻人,把弦定低点吧,谁愿意听你在这里唱高调!”好在张释之属于心理素质较好的那种人,他随即改变话题,谈起了秦亡汉兴的原因。这下算是驴头对上了马嘴,张释之以自己的言论赢得了汉文帝的赞赏,不久就升任谒者仆射,成了所有谒者的长官。
  张释之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在各种情况下,他都能以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和独特的处世风格让汉文帝刮目相看,后来张释之升任公车令,负责处理天下上书及四方贡献来的物品。
  刚才我们说过,张释之是个有独特处世风格的人,这样的风格有效地保证了他能够大出风头。
  有一次,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规定的下车门居然没有下车,要是外人见了估计会睁只眼闭只眼,但张释之就完全不同。他如同列宁的门卫一样,迎上去坚决阻止太子和梁王进宫,并向皇帝检举揭发他们在皇宫门外不下车犯了“不敬”罪,弄得汉文帝当场自我检讨管束太松。最后,还是太后专门下了一道免罪诏书,太子和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
  汉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在皇帝面前掌议论。张释之如同打开了天眼,看到了职务升迁的秘密通道,不久之后,他又升任了中郎将、廷尉。
  突然之间,张释之的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因为汉文帝驾崩了。张释之早已摸透了汉文帝的脾气,掌握了汉文帝用人的原则,汉文帝的驾崩让张释之找不到了感觉。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汉文帝死去后,接班人是汉景帝,汉景帝就是那个被张释之拦在宫门外的太子。
  张释之大为恐惧,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迅速,张释之惶惶不可终日,感觉出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怎么办?我们上面的说的那个王生于是出场了。
  王生是个喜好黄老学说的处士。面对焦虑的张释之,他冷静地建议:第一,必须要挺住,像男人一样挺住,退缩意味着崩溃;第二,不能假称生病,更不能辞职离去,否则必然招致被诛杀;第三,要当面向汉景帝谢罪,讲明自己当时那样做的原因,强调自己一切从工作出发,对事不对人,以求新皇帝的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