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作者:
飘雪的季节 更新:2023-02-27 21:57 字数:4771
眼,又切腹把肠子拉了出来,这才死去。
面对这一飞来横祸,韩国国君大怒,悬赏千金,求问聂政的身份,以便寻找背后指使的人是谁。但是却没人知道。韩国国君于是把聂政的尸体暴晒在大街上,让来往的人众辨认。
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结果,但是侠累被人刺杀这件事已经风传诸侯国。
这时聂政的姐姐聂荣早已经嫁到了齐国,听到了这个传闻,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以前严仲子找过聂政,这个刺客莫非是我弟弟不成?”于是启程前往韩国。
到了韩国,在大街上看到尸体,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聂政!聂荣伏尸痛哭,边哭边说:“这是轵县深井里的聂政啊!”
来往的行人大惊失色,对聂荣说:“这个人杀了我国的丞相,我们国君悬赏千金求问他的名字,谁不知道这件事?你怎么还敢来认尸?”
聂荣回答说:“我知道这件事。聂政之所以降志屈身,甘愿做一个屠夫,是因为老母亲还健在,我还没有出嫁。老母亲去世,我也已经出嫁,聂政才答应替看重他的严仲子报仇。如今为了我的缘故,聂政自残身体,又不能安葬,尸体都抛在大街上示众,我怎能害怕杀身之祸,而埋没了我弟弟的大名呢!”
这一番话听得韩国人大惊。聂荣大叫三声,悲伤地死在了弟弟身边。
晋国、楚国、齐国、卫国都听到了这个消息,人人都感慨万千,说:“不光聂政是个勇士,他姐姐也是一个烈女啊!”
【个性点评】
和荆轲、高渐离一样,聂政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勇士。那个时代真是人杰并出。那个时代对“名”,对荣誉的推崇,今天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海子有一句名诗:“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句诗是聂政和姐姐的最好写照。聂政行刺成功,自惭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有姐姐。什么知遇之恩,什么杀身成名,对他而言,就像对待整个人类一样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姐姐活着。聂政已经是一名勇士,但是他姐姐聂荣的行为更是闪烁着为弟弟扬名的迷人光辉。这样的姐弟关系,真可称得上独步两千年中国史!
蒯通:智商、情商我第一
韩信曾经是个潜力股,并且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只是对于这支潜力股,市场上无人能够看得出来,包括这支潜力股本身对自己的潜力都没有看出来,因此,最后这支潜力股就变成了垃圾股,直到被摘牌,被永久逐出市场。
因此,面对无可改变的命运,面对难以挽回的失败,韩信终于知道自己一辈子都错了,而蒯通在很多年前就一直正确。只是这个认识来得太迟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韩信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蒯通是一个真正的谋士,是当时难得一见的谋士。
话要从头说起。
自从跟定刘邦以来,韩信独当一面,战功卓著,屡战屡胜,功绩无人可比。韩信缜密精明,罕逢对手。他把行军打仗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因此,在秦末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快就显示出自己的非同寻常。韩信用自己的一贯胜利打造了他不可战胜的高大形象。
韩信主要在黄河以北作战,先破赵国,俘获赵王歇。然后听取广武君的建议,坚持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的社会秩序,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先是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而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显示自己战略上的长处,燕国果然降服。这样在黄河以北的版图上,剩下的主要诸侯国只有齐了。韩信厉兵秣马,剑指齐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
恰在此时,消息传来,作为刘邦的使者,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煮熟的鸭子眼看要飞,弄得韩信有些失落。不知不觉中,一个重要人物来到了韩信的面前,此人就是蒯通。
面对打算停止进军的韩信,蒯通说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马不停蹄,攻打齐国!请听蒯通的形势分析:“韩将军您是奉诏攻打齐国,而所谓的郦食其是汉王刘邦暗中派遣的一个游说齐国投降的密使,只不过是个读书人,如果他坐着车子,鼓动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这不恰恰说明韩将军您是笨蛋吗?为了证明您的伟大,您的英武,您必须奋然前行,大胆进攻。不要担忧汉王的看法,既然汉王没有诏令让您停止攻齐,您就有充分的理由进军。”
于是韩信率军渡河,很快拿下了齐都临淄,大获全胜。就是这一仗打下来,让韩信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因为当时刘邦和项羽鏖战正酣,刘项二人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韩信就显得举足轻重,以韩信的兵力和指挥能力,他向右边站,就是汉王胜,他向左边站,就是项王胜。高处不胜寒啊!
在蒯通看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韩信这个潜力股马上就要发飙了!
蒯通知道天下胜负的关键在于韩信,想出奇计劝他自立为王。为了真正让他动心,蒯通就以看相的方式规劝韩信:“我曾经学过看相技艺,自信比一般江湖算命先生技高一筹,您有兴趣让我为您分析一下您的面相吗?”看韩信流露出了强烈的兴趣,蒯通就因势利导:“人的贵贱在于骨骼,忧喜在于面色,成败在于决断。我一直用这三项为别人看相,这么多年来阅人无数,万无一失。”蒯通一边观察韩信表情的细微变化,一边条分缕析地说:“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不安全。如果看您的背相,那就显得贵而不可言。您愿意让我详细地给您说说吗?”见韩信兴趣大增,蒯通继续说:“当初,天下举兵起事的时候,英雄豪杰纷纷建立名号,一声呼喊,天下有志之士像云雾那样聚集,像鱼鳞那样杂沓,如同火焰迸飞,狂风骤起。那个时候,群雄关心的只是能否一举灭掉暴秦。而今,天下局势渐渐明朗,楚汉两巨头渐渐浮出水面,相强相争,互不服气,非要分个高低强弱,其结果就是天下无辜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这不是后人经常说的异化吗?对,就是异化,他们打着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旗号,最后却将天下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汉楚完全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面对此情此景,有志之士难道会无动于衷吗?因此,对于您来说,一个拯救天下的机会来临了!”
韩信更加好奇,蒯通就一鼓作气,将自己的谋划和盘托出:“楚国人从彭城起事,转战四方,追亡逐北,直到荥阳,乘着胜利,像卷席子一样向前挺进,声势震动天下。然而时至今日,他们的军队被困在京、索之间,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带已经整整三年了,他们欲进无路,欲退不能。汉王呢,统领几十万人马在巩县、洛阳一带抗拒楚军,凭借着山河的险要,虽然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败,几乎不能自救。在荥阳战败,在成皋受伤,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疲力尽吧。将士锐气渐消,军粮消耗殆尽,百姓怨声载道,人心动荡无依。时代在呼唤,人民在期待,只等风流人物的出现。风流人物是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人人盼望的英雄人物就是您!如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攥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天降将大任于您啊!如果您真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种局面,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凭借您个人的才能和素质,凭借您的军队和装备,您随时可以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前来屈从,然后您出其不意,发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而后,割取大国的疆土,削弱强国的威势,用以分封诸侯,接下来,天下的君王一定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有句话简直就是说给您的:‘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直接关系您眼下的命运和将来的历史地位,希望您仔细考虑!”
一番长考之后,韩信仍沉溺于他与刘邦之间所谓的感情不能自拔,终难作出最后的决定。蒯通只好作最后陈词:“您不觉得你的的功劳太大了吗?所谓功高震主啊,你这么大功劳,汉王他怎么封赏您呢?因为他无论如何封赏都无法匹配您的贡献,最后他就只有一条路可走。走什么路呢?历史上大量鲜活的事例已经作了作好的说明:‘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您功高盖主,却又不听从我的建议,我不能不为您的前途担忧!”
多日痛苦思考之后,韩信依然无意背叛汉王,自信功勋卓著,汉王总不至于对自己下手,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规劝没有被采纳,就假装疯癫做了巫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刘邦平定天下,对韩信一直有所怀疑,最终吕后对韩信断然出手,诛灭了韩信三族。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显然已与事无补。
韩信以自己的死亡证明了蒯通对于时局把握的准确性,让刘邦对蒯通充满了好奇,蒯通很快就被捆绑到刘邦面前。二人的对话如下:“是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当然是。我的确给那小子上过思想政治课,可是那小子顽固不化,拒不采纳我前瞻性的建议,结果自取灭亡。假如那个笨蛋采纳我的计策,历史就该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刘邦终于大怒:“煮了这个杂种!”
蒯通大喊:“靠,居然煮我,冤啊!”
“你小子唆使韩信造反,煮你十次也活该!”
“当时我的主子是韩信,所以我只对韩信负责。你也不想想,天下这么大,手执利刃试图夺取天下的何止万千,只是他们力不从心。您能把他们都煮死吗?”
刘邦点头称善:“说得好,说得好,你小子自由了!”
【个性点评】
蒯通和韩信的对话是最原始版的“隆中对”,无疑,蒯通是诸葛亮,可惜韩信不是刘备。当一个人端了个饭碗等待别人的嗟来之食时,挨饿还是山珍海味全靠自己的造化了!韩信啊韩信,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好事自己不做,最后被诛灭三族也怪不得别人了。
从这个意义上,蒯通是秦末汉初最具开拓性思维的奇才,眼光策略俱佳,只是韩信这样的股票只能是垃圾股,哪怕他屡战屡胜,哪怕他功勋卓著!
申屠嘉:不管是男宠还是改革家,杀!
申屠嘉的一生,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五朝,可谓长寿。跟随刘邦时,申屠嘉起先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武士,能拉强弓硬弩。和项羽的军队作战的时候,因功升至队率,大概就是个小队长的官职。平定鲸布的时候,又因功升至都尉。汉惠帝时,任淮阳守。汉文帝继位的第一年,把当年跟随刘邦征战的老臣,现在还健在的年俸二千石的24位大官一律封为关内侯,申屠嘉也是其中之一。此时申屠嘉已经身居御史大夫的职位。
丞相张苍免职后,汉文帝想用皇后的弟弟担任丞相,又怕天下人议论他任人唯亲,而刘邦的老臣们大都已经逝世,其他人又没有称职的,就想起了申屠嘉。申屠嘉既是刘邦的老臣,资格足够老,又做过御史大夫,况且为人廉直,家里从不接受私人性的访问,要谈事情,对不起,去我办公室谈吧。申屠嘉各种条件都合适,于是汉文帝拜申屠嘉为丞相,封为故安侯。
汉朝流行蓄养男宠,许多小白脸因为得到皇帝的恩宠,仗势胡作非为。男色之风又称“断袖之欢”。这个典故来自西汉末年的汉哀帝刘欣。汉哀帝的男宠叫董贤,长得秀美且好修饰,有一次陪着汉哀帝午睡,睡着后压住了汉哀帝的上衣袖子,汉哀帝想起床,一看董贤还没有睡醒,不忍心惊动他,于是把被压住的袖子割断了。
不过汉文帝的时候还没有兴起“断袖之欢”这个叫法。汉文帝最宠爱的男宠叫邓通,不仅封他为太中大夫,而且经常赏赐他。靠着皇帝的赏赐,邓通很快就发家致富,变成了百万富翁。
这个邓通没有一技之长,就是运气好。他本来是个在宫中划船的黄头郎,汉文帝有天夜里做梦,梦见自己上天老是上不去,刚好有个黄头郎在背后推了他一把,他才升上了天。他对这个黄头郎只有一个印象:上衣的横腰中,衣带在后面打了个结。醒来后汉文帝去宫中的渐台游玩,想起了梦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