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
圈圈 更新:2023-02-27 21:55 字数:4857
第二,一定要靠启发、引导的方式。他一开始不是有点兴趣吗?这个兴趣要继续引导它发展,有八个字要注意。
一,就是要“欣赏”。
什么叫欣赏呢?孩子不是在学吗?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欣赏他学的东西。比如这个孩子在学画画,你欣赏他画的画。孩子在写字,你欣赏他写的字。他在下棋,你欣赏他下的棋。
任何东西在没有学习之前,他觉得好,一旦开始学习,必然要付出劳动。付出劳动不被欣赏,光有支出不被欣赏,孩子的积极性慢慢就会受到挫伤。因为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他不能完全凭功利主义来学习呀。
所以,一要“欣赏”。
二,要“夸奖”。
比如孩子下棋,不管他下成什么样,要找人和他下一下,让他赢两盘,你要夸奖他。不夸奖他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让他像大人一样,为了未来而进行智力开发,努力学习,一下子是做不到的,需要夸奖。
没有欣赏,没有夸奖,你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就是一句空话。
三,还要有“鼓励”。
比如他和别人下棋有输有赢,赢的时候你要夸奖他,输的时候你就要鼓励,对不对?我们现在水平不高,但可以继续努力。要鼓励。
四,要有“榜样”。
欣赏了,夸奖了,鼓励了,还要有榜样。
这个榜样是什么呢?或者父母自己做榜样,或者给孩子寻找榜样。
比如学围棋,过去聂卫平是怎么学的,或者其他人学围棋是怎么学的。又比如画画,一些画画很好的孩子或画家小的时候怎么学画画的,要有榜样。
用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这八个字、四个方法,才能使孩子的兴趣一步步发展。
我以为,家长在一生中培养孩子特别重要的工作,或者说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的兴趣在发展,积极性在提高,有关学习的技术问题、学习的困难,我想,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会懂得一点点找办法去解决。因为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从没有管过我学习。但父母从小的影响给了我学习的兴趣,给了我积极向上的热情。我从小就喜欢琢磨,长大了就逐渐琢磨出一点道理来。
孩子学习不刻苦怎么办?(2)
在学习方面、智力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给予孩子最大的关心,最大的帮助,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培养过程中,不要想得那么简单化。要欣赏、夸奖、鼓励、榜样,一步步让孩子向前发展。
就是我们大人做事,比如你做了一顿饭,你还希望别人说好吃呢!我常常就很能理解那个做饭的人,哪怕是家里人,他做了饭,你说声好吃他也觉得很高兴。可是如果我不欣赏你的饭,我也不夸奖,你还有什么做饭的热情啊?没有兴趣了。我欣赏你做的饭,夸你汤做得真好,饭做得真棒,你就总有积极性,也可能你还创造出一点东西来呢!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怎么能不这样呢?一定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上,就好像孩子的心是一块田地,他的学习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是我们最最需要重视培育的一株嫩芽。这株嫩芽通过我们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日日夜夜的浇水、养护使它发展起来。
它真正进步、茁壮起来以后,孩子学习上的发展是不用我们担心的。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的时候,当然我们尽可能全面地、多方面地培养。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性。我认为,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常常是他天赋和素质的一种先兆。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成为音乐家,他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表现出对音乐的极大兴趣。也可能这个孩子以后能成为画家,他在一定时候就会对画画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天赋的先兆。
所以,家长们要放松心态,经常问一问孩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往前发展。在这方面,父母的心态要松弛,对孩子一定要非常放松,要聆听孩子自己发出的声音。
那么,什么是自在状态呢?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从孩子向上的积极性出发,他能自愿地、自觉地、自然地学习,这种状态是一种真正的自在。没有这个状态,孩子从小是不幸福的,孩子从小的发展是不符合生命规律的。家长与社会的强行塑造,在任何程度上都有可能伤害孩子未来生命历程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总结经验和教训。
自在状态并不是家长不管不问,而是管得更艺术,管得更好,让孩子真正产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就好像我们的干部一样,一个干部如何领导底下的同事们工作呢?简单的方法就是粗暴命令,那可能大家的积极性都发挥不了。
真正好的领导干部是要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并把这种创造性、主动性组织起来。而不是让大家决策,大家选择,大家安排。那还要你领导干什么呢?
家长也是一样,你的职责就是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孩子,在学习上,在自己的人生问题上那种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刚出生的孩子对世界都是有感觉的
家 长:我是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差,特别希望我的孩子在智力上、心理上都比较强,能够适应将来的社会。我想知道,孩子出生以后,很小的时候怎样对他进行引导,怎样成功地进行情商启蒙教育?
作者:首先,你要这样认定,一个孩子再小,哪怕他刚刚出生,对外面的世界都是理解的、有感觉的。生命非常敏感,如果他对外界没有感觉、没有理解的话,就不存在什么胎教了。
孩子一出生,不要认为他对外界什么都不知道,可以任意用各种错误的东西去影响他。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进入一个家长的角色。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他的态度,都要有长远的眼光 就是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要成为一个成功、健康、自在的人。要用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包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更多的理性反应,只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觉,往往用哭闹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种种感觉。
对你来讲,还有一个最简单,同时也最困难、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把自己的心理素质重新塑造一下。
因为你带孩子,以后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你,你对生活的任何反应都很重要。比如,家里的事情,你和爱人在外界工作环境中带回来的信息,生活中的顺利与不顺利,孩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孩子被碰了一下或摔了一下。
你的反应很重要。如果你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脆弱的、遇事方寸就乱的,从小给孩子心理造成的重复影响,对他一生都将是重要的负面影响。
所以,你首先要想,面对孩子我需要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塑造自己,要使自己更安详,更镇静,更坚定,能够更平稳地对待生活,包括对待孩子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孩子生病、不舒服时,你都要反应镇静,要从容。你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东西不能取代的。
第二个做法,希望你去请教一下老一辈的人。我们的老一代人一般都是多子女的,许多老人对孩子恰恰比较达观,遇事并不是那么惊慌失措、那么在意。你要去感觉一下他们对孩子的那种态度。不像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一个保温瓶里,把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搞得很脆弱。那种做法对孩子是有害的。
上面这两点对于孩子刚刚出生的父母尤为重要。等孩子再大一点,能听故事的时候,哪怕孩子好像听不懂、似懂非懂的时候,你可以用喃喃自语的方式给他讲故事。无论是讲什么故事,小白免的故事,小山羊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及讲述方式,都是为了使他成为心理上真正坚强、勇敢的人,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如果你能够注意这几点,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你就为他打下了情商教育特别重要的基础。
在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在家庭中 特别是在孩子能看得到的情况下的表现,而且有些表现就涉及到孩子本身。
孩子从小到大,哪怕他特别小,半岁一岁的时候,对周围世界都是有感觉的。你对孩子的一点点反应,他都“记录”下来了。比如,他不舒服了你是什么反应,他疼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热一下、凉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哭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有这样或那样要求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或者孩子有病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
你对待孩子的一整套反应,同时也作为反应程序输入到孩子身上了。孩子以后就会用你的态度来反应他遇到的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特别细致敏感、胆战心惊、生怕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态度恰恰给了孩子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他们从自己受到的待遇中,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对待生活的反应。
可以想象当他们长大以后,对待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会按照已经输入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
目前的家庭教育一种情况是,孩子刚刚出生,怎样从一开始塑造他的情商。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比较大了,已经六七岁、七八岁,甚至十来岁了,由于过去不太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造成孩子的很多弱点。这时候,家长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一课弥补过来。
营造好孩子的周边环境
家 长:我的孩子现在七个多月,是个女孩。我和我爱人兄弟姐妹比较多,而且上面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家都特别疼爱她,有的时候就比较娇惯。加上大人太多,对孩子看法不太一样,孩子听了这么多人的意见以后,我怎么去引导她呢?
作者:首先,一个孩子从小受到不同的影响,是必然的。不可能所有的人对孩子的影响都一样,所以让孩子接受一些不同的影响没有什么关系,不要把事情搞得特别统一。
第二,为了使孩子长大以后在心理素质方面比较健全,比较坚强,有必要使孩子周围的几代人有个大致相同的想法。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在书中讲了很多事例,希望你在报刊杂志上再收集一些更生动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涉及到娇生惯养如何使孩子最终受害,不娇生惯养的孩子最后比较成功。这些生动的事例会使得两代人都耳濡目染地接受影响,形成一个大体一致的看法,这样他们以后在做法上也会比较一致。
环境在影响孩子,当你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塑造、调整的时候,首先就要塑造和调整他的环境。所以你不光是要做孩子的工作,还要做整个周边环境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方面让孩子在基本的问题上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他的主要影响,同时有些其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完全避免也是不现实的,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正确的。这不是更好吗?
小孩怕生怎么办?
家 长:我有个两岁的小女儿,我觉得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具体表现是特别认生。按说她见的人也不少,可这方面的改善总不太明显。
作者:家长首先要比较坦然。我们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几岁以前,不要说大声说话,甚至连话都不大会说,但后来发育得很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特殊规律。
另外,既然你意识到孩子可能在这方面差一点,就要引导她。这个引导是有方法的,叫由易到难。首先,在一个她比较不认生的环境中,譬如和你及亲人在一起的时候,训练她朗读,给她创造表演说话的机会;然后,逐步扩大到半生半熟的人中间去表演。这样逐步扩大,不要一下让她做一件很难的事情。通过这样的训练应该能解决问题。但是要注意,不要强迫她,每当她有了进步,一定要给予鼓励,以鼓励为主。
绝对不要对人重复:我的孩子怕生。永远不要重复这句话。
只要有一点好的表现,就一定要鼓励。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1)
家 长:我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他开始说话很早。他去幼儿园三个月了,前两个月去几天就生病,基本上就没在幼儿园好好呆过。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如果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