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圈圈      更新:2023-02-27 21:55      字数:4854
  前言—不要无意中毁灭了自己的孩子
  成就还是毁灭自己的孩子,在家长的一念之间
  探索教育的真理,既是为了有益于下一代,也是为了提高自己。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造就一个人或毁灭一个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当我们没有掌握教育的真理时,我们有可能毁灭自己, 还可能毁灭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掌握了教育的奥秘时,我们就有可能造就自己,也有可能造就我们的孩子。
  当千万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操心、忧虑时,用一句俗话讲, 许多的家庭教育“有病”。
  最近,我在外地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的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 提起孩子,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不爱学习,学习不好。然后, 又说:看你的孩子多棒,我的孩子就不行。
  我的这位朋友家里生活水平很一般,却早早就给孩子买下钢琴, 但他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些不得法的教育葬送了孩子的未来。以我的观察和敏感,站在一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是非常不舒服的,是强打着精神支撑自己的, 还得装出对这个远方的叔叔很热情,同时在心里承受着父亲似乎是关心、其实是挫伤性的评价。
  这位父亲无疑是爱孩子的,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的话给了孩子一个打击。 假如天天有这样的打击,我不知道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住。
  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理解和赞赏,他的工作要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赞赏, 在社会上要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赞赏。这是许多家长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胜过大人心目中的上级和同事。 如果你的主管或领导每天都说你不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样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天, 我远远地看到一个母亲在阳光下很严肃地观察儿子做一个操作。孩子大约有六七岁,他在试图搬运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来, 就端起一头挪过去,再端起另一头挪过去。母亲一直站在旁边微笑着。 这个游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孩子只挪动了很短的一段距离。对这个孩子而言,这箱雪碧毕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的母亲,她站在这里做什么?她说:我要锻炼孩子, 看他能不能把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这实在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家长。 对一个学龄前的儿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给他这样一个科目训练,一般的家长是意识不到的。 那个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进行类似的训练,一直很努力地“工作”着:折腾来折腾去,横着挪, 竖着推。
  我在一旁夸奖孩子,家长说:还不行。这个家长锻炼孩子的意识值得称道,我准备配合她一下。我说: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这样的事, 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劲呀!我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他一直在做, 而且是很认真地做,这个小孩以后肯定特棒!
  在这里,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给了孩子更好的感觉,孩子果然更卖劲了。 我对他母亲说:说不定孩子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孩子折腾了一阵,忽然发现路边有两根长长的树枝,他灵机一动, 把两条树枝铺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树枝上拖着走,果然比刚才快多了。 我进一步夸奖他:这个孩子真棒!
  我想,这位母亲的做法和我稍微加进来的一点做法是一个完整的做法。 母亲已经做得很不错,敢于严格训练孩子,这时,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欣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有了创造性。而对于孩子的创造性,又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那么,这个小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个操作呢?在母亲的关注下, 还有一个陌生叔叔的关注。他是在一个环境中进行自我训练。要知道, 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又一天,我看到一个母亲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踢球。 另一个母亲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女儿,站在一边看男孩踢球。为了使女儿得到锻炼, 母亲就鼓励她说:你去和哥哥一块踢。女孩有一点犹豫,想去,又不敢去。 这时男孩说了一句话:我不愿意和她踢。
  一瞬间,我观察到小女孩脸上是一个特别沮丧的表情。妈妈再鼓励她时, 她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肯过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个打击是相当大的, 这和大人遇到打击时差不多,但是家长们一般不注意。举个例子, 在舞场上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跳舞,对方说:我不愿意跟你跳。他绝对特别沮丧。小孩和大人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小女孩心里特别难受,那一瞬间她自卑,自惭形秽,缩在母亲背后。
  我当时就在旁边配合她的母亲,我说:你上去跟哥哥踢,没关系, 哥哥会跟你踢的。我又对男孩说:你多棒啊,你教妹妹踢几下。你踢得真棒。对,你往妹妹那儿踢。
  球就滚到了小女孩面前,小女孩不敢踢,她的妈妈就鼓励她。 她轻轻踢了一脚,那一脚没踢多远,她妈妈说:你平常踢得挺好的,怎么这一脚踢得这么没劲呀?我说:这一脚踢得挺棒的!这时,要赶紧鼓励。
  踢了两个回合以后,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兴奋起来,跑前跑后, 高声地尖叫,显得又活泼又大方。
  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 与大人一样敏感,与大人一样宝贵。小孩只是在能力上、知识上和大人有差别。就其自尊心而言, 与大人没有差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1)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 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 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 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特别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 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和讲究: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 这个原则当然应该包括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也应该给予孩子。
  举一件小事,家长们都能有所体会。你做了饭,你的家人没有欣赏,没有好评价,还有很多埋怨和唠叨,你做饭还有好感觉吗?如果不仅是在饭桌上, 甚至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发号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 你还有什么好感觉?你没有好感觉了,没有积极性了。
  你买了几本书送给孩子,推荐他读一读。过了几天,你很关心他读书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关心孩子知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家长, 也很希望你买的书孩子能够喜欢。如果你推荐给孩子的书他很长时间都没有读,家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的。如果他读了,对这几本书很欣赏,你就很高兴。这里,不仅有你对孩子的关心, 而且有你对自己劳动得到评价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更何况孩子?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自己的心理和孩子的心理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特别期待正确的评价呢?
  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发现孩子一点也不爱惜,你会是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 孩子心理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作家都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受到的评价,你对一个作家说, 你哪部作品我看过,印象特别深,你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就特别贴近。为什么? 作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人理解。一个做手拉面的师傅工作的时候,有人围观, 他绝对不会反感,绝对不认为你在干扰他的工作,他反而将手中的面抖得特别来劲。 往往当围观的人散去以后,拉面的师傅脸上还会有些失落。为什么?他在表演他的技术,表演他的劳动。
  小孩更是这样。
  我曾经观看过一个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虽然年纪很小, 但是技术不错,经常能够接住爸爸打过来的球。我看了一会儿,对他爸爸说:你的孩子挺棒的, 总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更来劲了,前前后后跑得更欢。及至我走的时候, 他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观战”。当时,我真有些不忍心从他的世界中撤退。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技术和能力得到别人的评价是多么重要。
  家长们要不断地体察自己的成长经历,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最容易受到鼓励的事情、最渴望的事情给予孩子,自己最不愿意的事情一定不要给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特别反感别人一天到晚对你唠叨,你就不要唠叨孩子。 你不愿意一天到晚面对一张训斥的面孔,你就不要训斥孩子。要将心比心,进入孩子的思维。
  善于进入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培养成为成功的人, 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我曾经看过一个场面,一辆小公共汽车,一大群人在奋力地推它。 我问:这辆车坏了?他们说:不是,司机不在,放在这里堵路,给它挪个地方。我想,如果司机在,给车挪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车有马达,油箱里有油, 一发动就跑起来了。硬推,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 去骂,而是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 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主要就是三个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 希望家长们打破迷信,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 绝对不是这样。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文化很低。
  那么,成功的家庭教育到底在于哪些因素?
  一位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讲过:父母从小不管我, 让我自由发展。现在,很多家长拚命在管,可是孩子还成长不好。那么, 那个所谓“不管”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他没有直接管孩子学习,他管了孩子什么?
  他们给了孩子几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 一个是自信心。这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我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 主要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起码要把挫伤积极性的做法收起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2)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就千万不要做那个推着车往前走的人, 更不要着急了把车打砸一顿,要做一个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如何把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来,其实是家长最主要的智慧。
  我们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你们为什么喜欢干,努力干? 你或者是觉得它很重要,你很努力,很要强,或许你对它有兴趣,或者你同时还有很高的自信心, 觉得自己特别棒。所以,家长主要的工作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
  凡是孩子智力或心理素质方面发育不好的,大多是因为家长或学校对孩子有挫伤。不知道一天到晚有多少挫伤,同时还要求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 使得孩子这三方面的积极性有一点发展,你在这一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 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未来强者夏令营”中,并没有讲数学课或外语课,我们做了什么呢?是对孩子全面积极性的调动,包括自信心的调动,创造性的调动。结果, 很多孩子经过训练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要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讲台, 建立自信  向上,积极,敢干,肯干,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 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仅仅七天训练孩子就能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如果在随后的一两年中, 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这样的好影响,他肯定还会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关键是要把孩子的状态调动起来。大人也一样,如果你被唠叨和数落包围着, 就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
  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学车阶段,上路以后, 如果教练的指示接连不断,学车的人肯定没有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