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无边的寒冷      更新:2023-01-31 17:21      字数:4984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223年 曹仁与朱恒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蕲春之战
  224年 田豫击鲜卑轲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225年 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鲂攻彭绮鄱阳之战
  226年 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227年 张嶷平张慕之战
  228年 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229年 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230年 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231年 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232年 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233年 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234年 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
  237年 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
  238年 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
  239年 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240年 张嶷平越雋之战
  241年 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243年 吴袭六安之战
  244年 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246年 吴攻魏柤中之战
  毋丘俭攻高句丽之战
  246年 姜维平汶山夷之战
  247年 姜维攻魏洮西之战
  248年 邓芝攻涪陵夷之战
  陆胤平交趾、九真夷之战
  249年 姜维攻曲城之战
  姜维攻西平之战
  250年 魏与吴江陵之战
  吴败文钦之战
  251年 王基、州泰击吴之战
  252年 魏与吴东兴之战
  253年 吴、蜀攻魏南安、合肥之战
  254年 姜维攻临洮、陇西之战
  255年 司马师平毋丘俭、文钦之战
  孙峻攻寿春之战
  姜维攻狄道之战
  256年 文钦、吕据攻魏之战
  姜维攻段谷之战
  257年 姜维攻芒水之战
  司马昭破诸葛诞寿春之战
  魏平高显县民之战
  吴平三郡起义之战
  260年 成济杀魏曹髦之战
  262年 姜维攻邓艾洮阳之战
  263年 曹魏灭蜀之战
  吴平吕兴交趾之战
  钟离牧平武陵之战
  264年 罗宪抗吴永安之战
  王稚攻吴句章之战
  钟会、姜维反魏成都之战
  266年 堂施起义军之战
  268年 吴攻江夏之战
  杨稷破刘俊交州之战
  晋与吴合肥之战
  270年 晋攻鲜卑万斛堆之战
  吴晋涡口之战
  271年 青山之战
  吴攻晋交趾等郡之战
  匈奴刘猛攻并州之战
  272年 晋攻匈奴刘猛之战
  陆抗平西陵之战
  王睿平定张弘之战
  杨欣讨宋质之战
  273年 吴晋戈阳之战
  274年 吴镇压奚熙之乱
  晋反击凉州胡之战
  晋攻吴枳里之战
  吴攻晋江夏之战
  275年 晋攻鲜卑之战
  276年 胡奋击并州胡之战
  晋攻鲜卑之战
  鲜卑攻晋边之战
  杨欣讨令狐宏之战
  277年 文鸯破鲜卑之战
  吴晋江夏之战
  278年 晋与鲜卑武威之战
  晋吴皖城之战
  晋吴西陵之战
  279年 吴攻郭马之战
  马隆收复凉州之战
  280年 晋灭吴之战
  三国兵制
  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镇压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相国,以后又封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一年,孙权在江东自称吴王,以后又进称吴皇帝。三国分立对全国来说,似是分裂,对各自地区来说,却是一片较广大地区的统一。这种局面维持了四十多年。二六三年,魏军伐蜀,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二六五年,魏丞相、晋王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二八零年,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中国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统一。
  魏、蜀、吴三国,魏最强大,我们先来谈魏兵制。
  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关于中、外军的来历,何兹全《魏晋的中军》一文作了明确的阐述:“‘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公元一九六——二二零年),到魏黄初年间(公元二二零——二二六年)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不过是当时割据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虽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处征战,因之便产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即留一部分军队在那里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觞。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读史集》二五八页)
  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王欣夫《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汉宫。武卫营的统帅最初是许褚,官职为武卫中郎将,后迁武卫将军。曹魏王国作武卫将军的,都是皇帝很亲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垒、中坚二营,归中领军统帅,魏明帝又置骁骑,游击二营。《历代兵制》只提到武卫、中垒二营,有所疏漏。《历代兵制》说“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关于魏中军的组织系统,《历代兵制》说:“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陈傅良认为,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为中、左、右、前军了。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中军的统帅,陈傅良认为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历来谈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样,以为魏中军同时存在中护军、中领军与领军、护军这样一批统帅。其实领军与护军和中领军与中护军是不同时期的职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指出中护军、中领军的前身就是护军、领军,无疑是正确的。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中护军,是由于当时中央军在事实上已分成中军与外军,所以要在中军统帅领军、护军前冠以中字。由于领、护军改名中领、中护军后还有人沿袭旧称,载之史书,故后人往往认为领、护军与中领、中护军并存。对于中领军或中护军中资历厚重者,可进称为领军将军或护军将军,但中军也不可能同时既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又有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是中军诸营的统帅,他亲领中领营,并兼领中军诸营;中护军在中军的地位仅次于中领军,他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军、外军低,“州郡都督不与中外军同。。。。。。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晋书。段灼传》),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陈傅良对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