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
津股巡览 更新:2023-01-31 17:15 字数:5463
… 2…
了凡四训 ·10·
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
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
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
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沈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
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
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
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
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
同,效验亦异。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
而改之者也。强制於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
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
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
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
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
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
… 3…
了凡四训 ·11·
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
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痛心,不能下咽者矣。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
於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
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
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而
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
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
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
生?学者於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
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
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
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
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
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
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
… 4…
遇怨仇而回镇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
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
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
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
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
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
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
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相沮;或闻
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
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 5…
了凡四训 ·13·
《第三篇积善之方》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
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
孝,曰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徵之。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
达室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
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
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 :“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
显,宜葬某地 。”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
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
盛,至今尚多贤者。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
“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
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
… 6…
了凡四训 ·14·
“宰为之霁颜。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
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
人堪悯;与其妇商之。
妇曰 :“囚从何来?”
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因撤己之米,
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
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
德政,亦其裔也。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於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
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
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
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
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
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
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 :“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
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 。”其
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
林不开榜之谣。
… 7…
了凡四训 ·15·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
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
神告之曰 :“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
生琢庵,遂名琦。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於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
不惧也;一夕闻鬼云 :“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
明夜当缢死於此,吾得代矣 。”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
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
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
夫妇相保如初。
公又闻鬼语曰 :“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旁一鬼曰 :“尔何不祸之?”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
之?”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
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
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常熟徐凤竹〔木式〕,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
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於门曰:“千不诓,万
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 。”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
岁,凤竹果举於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
… 8…
了凡四训 ·16·
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於门曰 :“千不
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喜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
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
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馀人。一时
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公复禀曰 :“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
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
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 :“汝命无子,今
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是夕夫
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俊】,皆显官。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
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
氏之学。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
即解橐中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
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纟宁〕褶,系新
置,其仆请已之。
凭曰 :“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 9…
了凡四训 ·17·
僧垂泪曰 :“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
易得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曰 :“汝
子当享世禄矣 。”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
求其生。囚语其妻曰 :“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
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其妻泣而听命。及
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
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
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支为备礼而纳之,
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
博。禄生大纶,登第。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於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 ;则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
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
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
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
… 页面 20…
了凡四训 ·18·
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
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众曰 :“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
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因请问。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有益
於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
当自考 。”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
取狂狷。至於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
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 页面 21…
了凡四训 ·19·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
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