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节
作者:
开了 更新:2023-01-31 17:14 字数:4971
雄狮对骏马,地动对山摇。
神州凯歌奏,华夏红旗飘。
英烈功勋传千古;风流人物看今朝。
龙山海和巧丹一块为他鼓掌,称赞他:“好! 不错! 再来看看能识多少字。”他拿过书,随便翻开一页,指给儿子看,“念这副联吧。”
小自难看了一眼,将那谐音联背了出来:“娃挖蛙出瓦;妈骂马吃麻。”
龙山海又随便翻了一页,小自难又毫不费力地背了出来:“三个土头考老者;五家王子弄琵琶。”
龙山海高兴不已:“哎,真有两下嘛! 找副难的。这副! ”
小自难口齿清楚:“梨树下拴驴,驴动梨落,梨打驴;箕沿上站鸡,鸡飞箕翻,箕扑鸡。”
龙山海把考题难度加大:“光会背还不行,还要能讲出意思来。”小自难奶声奶气地解释道:“上联意思就是说,一棵梨树下拴了一头驴,驴动一下,树枝上的梨子就掉了下来,打在驴身上。下联的意思是说簸箕沿上站了一只鸡,鸡飞开的时候,簸箕翻了,正好扑住了鸡。”龙山海满意地把小自难一把举过了头顶:“噢,龙家又出了小才子喽! 龙家又出了小才子喽! ”一上一落,小自难咯咯地笑个不停。巧丹端了菜盘放到饭桌上:“看你高兴的! 洗手吃饭吧。”
“谢谢你,巧丹! ”龙山海由衷地说。平时他工作忙,孩子的教育真是多亏了她。“谢什么谢呀! 是你的儿子就不是我的儿子了? 好像我是你请来的家庭教师似的。”龙山海笑着挨过去亲了她一下脸颊。
小自难吃醋地大声叫了起来:“也要亲我一下! 也要亲我一下。”
小自难的名气在宿舍大院里是越来越大了。不少家长拿他做样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自难所在的幼儿园还增开了对联启蒙课,在小朋友当中形成了一股学对子背对子的风气。还常有大人来考他逗他。有一天,两个邻居大伯要他背几首诗联给他们听。小自难因为不认识他们,便不愿意:“干吗要背给你们听呢? ”“因为我们也想学啊! ”没想到小自难嘴巴挺厉害:“你们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懂对联? 小时候干吗去了? ”两个邻居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我们小时候没人教啊,现在请你当我们的小老师,好不好? ”见他摇头要走,邻居从挎包里掏出几颗糖来引诱他:“教一首赚一颗糖,干不干? ”小自难摇头不感兴趣:“我不吃糖,会生虫牙的。”
邻居换了种奖品:“那这支红蓝铅笔喜不喜欢? ”小自难接过看了看,望口袋里一插,模仿大人的口气说:“那好吧。今天先教你们容易的。这是一副拆字联。拆字联知道吗? 哦,那就听好了——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
邻居嫌这太简单了,要他来个难点的。小自难想了想,念出一副绕口令式的谐音联:“活鹤抢浆,命仆将枪惊活鹤;饥鸡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邻人边念边故意逗趣,笑着去掏小自难的裤裆:“哦,捉鸡鸡哟! 哦,捉鸡鸡哟! ”
吓得小自难撒腿就跑,跑开好远才停下转过身来,用食指刮刮自己的脸说:“你们羞羞脸哦! 下次给我十支铅笔我也不教你们了! ”
两个大人一边嚷着“捉鸡鸡”,一边假装追赶。看着小家伙落荒而逃的滑稽样子,周围人都笑出了眼泪。
( 二)
贾凤岭调到武汉之后,事业上虽不得志,但总算没有输得太惨,心里对厉冰还是很感激的。两个人相敬如宾,过了几年平和、友好的日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里对她也渐渐有了些意见。不就是那点错误吗? 惩罚也应该够了吧! 他本是个不甘平庸的人,眼瞅着光靠自己的努力很难有发展,所以总想利用她的影响和关系将自己的职务动一动。
为此他向她暗示了好几次,可她总是装着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就想干脆挑明了说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家吃饭的时候,他主动夹了几块菜到她碗里,“这是你喜欢吃的腊肉炒笋片,多吃几块吧。”厉冰礼尚往来,也给他舀了汤。厉冰关切地问他最近工作怎么样,贾凤岭叹了一声说:唉,不怎么样! 我这个副厂长当得真是窝囊,连批十块钱的权力都没有,人事调动、干部安排,根本就说不上话。真没劲!”
厉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个人哪,总想着什么权力权力! 你要那么多权力干什么? 该你管的事管好就行了,不该你管的事你要去管,那不就产生矛盾了吗? 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搞不好,工作怎么能搞得好呢? “贾凤岭哼了一声,说:”我要权力还不是想把工作搞上去吗? 说句老实话,老于那个水平也太次了! 开会离开了稿子就讲不成话,天晓得他是怎么爬上去的。他这点本事能搞好两千多人的军需企业? 就等着看笑话吧! “厉冰道:“看什么笑话? 万一企业搞垮了,还不是国家倒霉,军队受损,职工吃亏,你怎么笑得起来呀? ”
贾凤岭把饭碗一放,说:“那军区就应该及早采取措施,让能人上台呀! ”
厉冰笑道:“你这个人哪!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真正让你去搞,说不定还不如人家! ”
贾凤岭:“你太小瞧你老公了! 不信你就向军区首长建议建议,让我来试试,保准半年就打翻身仗! ”
厉冰还是不肯松口:“算了吧! 我提建议也没用,我也不会去提这个建议,我倒是想给你提条建议。”
贾凤岭有些失望:“我洗耳恭听。”
厉冰念了一副对联:“无德偏哗众;有才不轻人。”
贾凤岭不无讥讽地说:“嗬! 现在你张口不是格言联就是警世联,这就是天天端着你前夫那本《烽火联缀》的收获吧! ”
厉冰瞥了他一眼:“什么前夫! 他只是我的好战友。”贾凤岭说得倒没错,她的确是经常翻阅那本小册子。
贾凤岭道:“人家书上都写得再明白不过了,你以为我没看? 那个和他在山洞前举行婚礼的女游击队长不就是你吗? ”厉冰怔了一下,略有些不自在地说:“你怎么知道? ”贾凤岭不无得意地笑了:“那副长联泄的密嘛! 哎,是不是他对不出下联,怕丢脸,才想出婚礼上逃跑这一招哇? ”厉冰正言道:“你胡说八道! 他是奉组织命令打入敌人内部去的,跟对得出对不出那副婚礼联没有任何关系。他是有名的对联大王,那副联怎么难得倒他呢? ”
贾凤岭道:“那可不一定。如果他对出来了,那为什么这本书里他不收录进去呢? ”厉冰道:“也许人家有人家的考虑。哎,是不是你对出了那副联,就觉得自己水平比人家高哇? ”
贾凤岭哈哈一笑说:“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
厉冰开玩笑道:“你要是不服气,下次我请他过来同你打个对联擂台,你有种没种? ”
贾凤岭也开起了玩笑:“你得了吧! 要是你们来个旧情复燃,那我不是吃了哑巴亏吗? ”
厉冰笑嗔道:“哼,越说越离谱了! ”
巧得很,几天后贾凤岭就用实际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喜滋滋地拎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回来了,边走边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嘹亮歌声: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厉冰问道:“怎么又买了一个呀? 家里不是有一个吗? ”
贾凤岭炫耀地说:“这是我得的奖品。”
“奖品? 真难得! 什么奖啊? ”
贾凤岭不无得意地说:“征联一等奖。厂工会组织职工到蒲圻赤壁游览,同时还搞了个有奖征联,叫我拿了一等奖。”
厉冰不以为然地说:“还不是人家照顾照顾你的? ”
贾凤岭道:“完全不是什么照顾! 这可是要靠真本事的。看来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出本对联集啦! ”他还得意地吹了几声口哨。
厉冰觉得好笑:“看你得意的! 对了副什么对联哪? ”
贾凤岭道:“出联是文赤壁,武赤壁,文武两赤壁;我对的下联是前春秋,后春秋,前后皆春秋。”
厉冰不服气地说:“嗬! 这么简单的联,我也能对的。”
贾凤岭说:“那你就对对看吧。”
近年来她常看对联的书,慢慢地也悟出些门道来了。她略一沉吟,对出了自己的下联:“古长江,今长江,古今一长江。”
贾凤岭鸡蛋里挑骨头:“嗯,文字上倒还说得过去,可人家上联是有典故的,你就是空空荡荡一条长江。”
厉冰笑道:“古往今来,关于长江的典故还少嘛? 连赤壁也就在长江沿岸嘛。”
贾凤岭道:“那好,你有本事就再对这一副山寨巍峨,虎、豹、鹿、马环四面;写的是黄陂一景。”
厉冰思索片刻,摇摇头笑了:“这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你对给我听听。”
贾凤岭说:“我暂时也没想出来。你慢慢想吧。我得把那份报告赶完。”他走进书房,随即又走了出来,问道:“你是不是翻了我的东西呀? ”
厉冰点头道:“我整理了桌子,顺便翻了翻你的报告。不保密吧? ”
“保什么密呢,明天全厂大会上要念的嘛,提提意见吧? ”
厉冰讲了自己心里的疑问:“唉,我觉得你那个口号提得太过激了。五年超英,七年超美,做得到吗? ”
贾凤岭反问道:“怎么做不到? 我们快马加鞭,力争上游,比中央提的指标再提前几年嘛。”
厉冰道:“这使我想起了……唉,难怪马克思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二十多年前冒进盲动的教训刻骨铭心。
贾凤岭不明白,问道:“什么相似之处? ”
厉冰觉得自己这种联想是不对的,改口说:“没什么,你还是按中央的提法吧。”
贾凤岭:“对嘛! 你可别唆使我犯右倾。”
是啊,到处都在放卫星,你不放,不就是给自己戴上落后帽子吗? 厉冰心里却有些困惑。
( 三)
龙海山还真是块做生意的料。货真价实,服务周到,加上善于宣传,几大招式一齐用上,很快就让药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销路好了,他又想方设法增加货源,打开了从香港进口大陆中草药的渠道。不久他又感觉中草药进货以后简单整理一下就出售的传统做法利润太薄,而且消费者用起来也麻烦,于是决定借鉴西药的制作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深加工,将其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制成丸、片、末、液、膏等等。可是资金从哪儿来? 他说服了范老,将店铺做抵押到银行贷款,同时利用厚人堂的良好信誉和发展前景吸引各方面的借款和投资人股,引进了最先进的制剂设备办起了加工厂。事实证明他的转型决策是非常英明的,推出的厚人堂牌红花油和祛风止咳露等系列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立即打开了销路。赚了钱他又立即投入再生产和增加销售渠道。在旗开得胜的情况下,他仍安排人手在市中心的中山广场开展新药免费试用和义诊活动,而每次活动他都要将厚人堂的招牌对联突出宣传,以至于家喻户晓。这样一来,厚人堂的生意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都太过保守,真是想不火都不行了。
工厂扩大了,分店一家接一家开起来了,而更令他高兴的事也接踵而来:两个女儿天方和地圆先后来到了人世,为他增添了奋斗的动力。
家里增员了,房子住不下了,他这才换了一套条件稍好的两居室房子。搬家的时候他给新居配了副新联:时刻警醒能振业;居不忘危可常安。
他觉得这副联虽是即兴之作,但却意境深远。适逢有批产品出了质量事故,妥善处理后他亦将此联贴在了车间门口,让全体员工共勉。
孩子渐渐大了,龙海山并没有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对女儿的教育。一个星期天,他和沈月云领着方方圆圆到郑成功祠参观。
龙海山耐心地回答孩子好奇的各种问题,带她们到郑成功塑像前鞠了三个躬,告诉她们说:“郑成功是三百年前的民族英雄,是他带领军队打败了荷兰的殖民统治者,收复了台湾。”祠堂门边一副苍劲有力的联书引起了他的兴趣:由秀才而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以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愿今日有志者再鼓雄风。
他赞叹这联写得好。沈月云不太理解,问他:“怎么叫由秀才而封王呢? ”龙海山指着旁边石碑上的说明文字道:“你看,这上面有答案。郑成功原是明朝弘光年间一监生,后因抗清有功,被封为延平郡王。”
“哦! ”沈月云也有新发现,“你看,白崇禧也题了联在这儿! ”
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教成败论英雄。
龙海山若有所思地说:“莫教成败论英雄。方方、圆圆,这些好联,你们都得给我背下来! ”
为了适应业务的迅速发展,龙海山拟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