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九米      更新:2023-01-10 19:59      字数:3457
  书尽难攻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
  也。”当此时也,论士殆之日几矣,中山之不取也,奚宜二箧哉?一寸而亡矣。
  文侯,贤主也,而犹若此,又况於中主邪?中主之患,不能勿为,而不可与莫为。
  凡举无易之事,气志视听动作无非是者,人臣且孰敢以非是邪疑为哉?皆壹於为,
  则无败事矣。此汤、武之所以大立功於夏、商,而句践之所以能报其雠也。以小
  弱皆壹於为而犹若此,又况於以强大乎!
  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
  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
  人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
  其旁,而西门豹弗知用,是其愚也。知而弗言,是不忠也。愚与不忠,不可效也。”
  魏王无以应之。明日,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
  “可。”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为也。”王曰:
  “子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於王曰:“臣为之,民
  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
  使之为邺令。史起因往为之。邺民大怨,欲藉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使
  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
  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使民知可与不可,则无所用矣。贤主忠臣,
  不能导愚教陋,则名不冠后、实不及世矣。史起非不知化也,以忠于主也。魏襄
  王可谓能决善矣。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功之难立也,其必由哅々
  邪!国之残亡,亦犹此也。故哅々之中,不可不味也。中主以之哅々也止善,
  贤主以之哅々也立功。
  ○察微
  六曰: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溪,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
  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
  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
  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
  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
  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於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
  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
  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
  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
  师与楚人战於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
  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
  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
  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
  也。
  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
  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
  为制。”遂驱入於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战,大机也。
  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故凡战必悉熟偏备,知彼知己,
  然后可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
  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於昭公,曰:“禘於襄公
  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馀尽舞於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
  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
  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
  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於干侯。鲁昭听伤而不辩
  其义,惧以鲁国不胜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与季氏同患也。是不达乎人
  心也。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於安也?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於三季?同
  恶固相助。权物若此其过也,非独仲、叔氏也,鲁国皆恐。鲁国皆恐,则是与一
  国为敌也,其得至干侯而卒犹远。
  ○去宥
  七曰: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
  王之亲谢子贤於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
  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
  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
  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
  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此史定所以得行其邪也,此史定所以得饰鬼
  以人、罪杀不辜,群臣扰乱,国几大危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
  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学书於沈尹华,昭厘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厘谓威王
  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
  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厘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
  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
  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
  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
  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
  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
  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
  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
  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正名
  八曰: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
  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
  治之所悖、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
  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刑名异充,而声
  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齐湣王是以。
  知说士,而不知所谓士也。故尹文问其故,而王无以应。此公玉丹之所以见信、
  而卓齿之所以见任也。任卓齿而信公玉丹,岂非以自雠邪?
  尹文见齐王,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
  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
  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尹文曰:“王得若
  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於庙朝中深
  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
  寡人弗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
  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未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以为臣,失其所以为士一,而
  王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於此,
  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
  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
  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意者未至然乎!”尹文曰:
  “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
  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
  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以为臣不以为臣者,罪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
  齐王无以应。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之谷,如卫。齐湣王,周室之孟侯也,
  太公之所以老也。桓公尝以此霸矣,管仲之辩名实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