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
一半儿 更新:2023-01-03 17:21 字数:4762
短暂的相距,又要离别了,心心相印的两个人又要经受离别的痛苦了。在马克思的心里,不仅仅在柏林,而且在整个世界中,也不会再有像燕妮这样动人的合意的姑娘,燕妮是唯一的、最完美的女性,世界上最美丽、最聪明的女人在燕妮面前也会显得暗淡无光。这就是他心中的燕妮。他对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美好和坚定的向往。马克思的一生就这样用整个的心灵,清晰的头脑,爱着燕妮。正是这种忠贞的爱,宛如尊敬、骄傲和相等的智力铸成的铠甲,使他隔绝了一切诱惑,而始终如一地爱着他心爱的姑娘燕妮。他忠实于燕妮,不仅是因为这种忠实符合他对爱情道德的理解,也不仅是因为他父亲的教诲和叮嘱,更不是因为爱情誓言对他的约束,而是因为他必然这样做,因为他爱她。
燕妮也是如此深爱着马克思。一次燕妮和一个女作家谈话, 当那位女作家发现燕妮书
架上有许多哲学书,于是便谈到这些书读起来的艰难。
可燕妮却说:“我开始读这些书的确不容易,但是当我读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东西,我便习惯了抽象的思想和新名词。我读这些书只是想了解一下充满我未婚夫生活中的那些东西。”
这位女作家对她说:“就您的教养、书信和口才的雅致风格,亲爱的,您的确可以在文坛上享有地位,不但如此,甚至……”
燕妮打断了她的话反对道:“我情愿当他的助手、平等的朋友和同路的人。我想,这种幸福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得到的。他的成就和喜悦会使我获得由衷的快乐,一种如同自己成功一样的快乐。我们还在恋爱,当你打算和一个人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时候,用五六年的时间来作巨大而又必须的考察大概不算长。我希望卡尔和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象我希望自己和他在一起是幸福是一样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不仅应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也应该成为他的同志,他的谋划人,不仅要相信而且要相敬。因为其中包括我的全部精神生活。两个相爱的人如果不能这样的话,婚姻对于他们只不过是一张庸俗的契约,一条生锈的锁链,这样的婚姻只是一种互相的折磨。”
那位作家对此表示不解,而她说:“我既然把自己献身于他,我就相信他,相信我们目标一致,要不然我为什么献身于他而不献身于另一个人呢?精神没有结合,身体就不可能结合。要知道我们不是牲畜,我们是人,是有缺点的但是力求日臻完美的人。所以说婚姻对我是一种圣礼,是一件伟大而完全人道的事情。婚姻就是爱情。”
我们从燕妮的这些话语中,不是看到了一个美丽女人的美丽心灵吗?她对爱的理解是那么朴素但又那么深刻,这些并非表白的言语所表现的正是后来她能和马克思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思想基础。
他们俩就是如此相爱着。时间在流逝中也没有淡漠他们那热烈的感情。马克思曾在给燕妮的信中写道:“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够找到一个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在马克思的心中,燕妮是他一生唯一的至爱。
经过了七年的漫长等待,1843年6月19日燕妮和卡尔这两个相爱的人举行了结婚典礼。此后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近四十年。燕妮于1881年逝世。燕妮的逝世使马克思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他说:“……我的思想大部分沉浸在对我的妻子——她同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的怀念之中。”如此的悲伤再加上疾病缠身,两年后,马克思也溘然长逝。
他们在近四十年的共同的生活中,不仅共享了天伦之乐,亦一起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动荡。两个相爱的人面对政治上的迫害,经济上的困窘,从未低下过“高贵的头颅”,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人类的幸福,他们同舟共济,相携并进。正如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所说的那样:“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卡尔·马克思永远不会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从来还没有象这两位天才的人这样,一生中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一个出身高贵看似柔弱的女人,和她心爱的男人一起经历了人生难以想象的困苦。因为生活的拮据,他们有几个孩子相继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而夭折,这对于一个母亲是怎样的伤痛?但燕妮挺过来了。不仅如此,她还和马克思在艰苦的生活中尽量为家庭创设一种快乐的氛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使这个家庭置身于精神的富足当中。而面对政治上的迫害,燕妮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敢,她全力支持马克思投身的革命,支持他伟大理论的创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负。
爱情,就是两人相携一生,至死不渝。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一辈子对你好”
当然,更多的爱情是体现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你可以不是诗人,可以不是科学家,可以不是思想家,……但你却完全可以拥有像他们那样伟大的爱情,那种以朴素平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美丽和力量,一样动人心魄。我曾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爱情故事,既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爱情,会让你读了后无法平静。文章写的是一个儿子在翻找东西的时候,在家里的老箱子里发现了一封信,收信人是他的妈妈,他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是写得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是非常认真的几行字:“我平安到了工地,不要牵挂。等挣了钱买几件家当,俺就去娶你。俺会一辈子对你好!”儿子于是想起了父母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相亲相爱的一幅幅具体图景,爸爸为履行这“一辈子对你好”的诺言所付出的辛劳,妈妈对家庭对儿女默默地日复一日地操持着家务,还有他们生活琐事中体现出来的彼此的珍爱。就这么几行没有一个‘爱’字的情书里,他的儿子从中读出了真爱。我觉得他们比起现在的那些成天把爱挂在嘴边的人更懂得爱。真正的爱就应该是这样朴素无华,这样信守诺言。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承诺‘一辈子对你好’,又有多少人履行了‘一辈子对你好’的承诺。我觉得,其实爱就是一种承诺,履行了承诺的爱情才会天长地久,才值得我们向往。
上面我所讲的爱的故事,无论是勃朗宁夫人的“只是为了爱的意念”,还是居里夫妇的“无尽思念”,无论是马克思和燕妮的“相携一生”,还是普通人的“一辈子对你好”,都是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演绎出来的爱的真谛,那就是永恒的美好和力量,在圣洁的光辉中显现神圣的至尊。
“爱情——天作之合,心灵纯洁的联系!当两颗心在倾爱中渐渐老去……尽管失去了火焰,却依然保持着光辉。”法国作家雨果的这段话,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给爱情做了一个简明的阐释。那是每个心存美好的人都向往的呀!因为,那是真爱的境界。
但愿智者的声音,让你们的心灵有了向往的圣地!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爱情 诞生于人类的文明
——爱情的起源和发展
想要了解爱情吗?那么,你就应该先从了解爱情的历史开始,从源头寻找爱的踪迹。
人类原本没有爱情
我想先请你们看两幅画,而我们的话题也就由此开始。
先看第一幅画——
这是中国汉代墓穴的出土砖画。画意是女娲和伏羲共同造人,共有两幅图案。其中一个图案是:人面蛇身的女娲和伏羲,相对而视,两尾相扣而自成环状,图案右边的女娲,右手拿着一个圆规,图案左边的伏羲,左手拿着一把矩尺,而他们彼此的另一只手平举相牵,图案的下面是一个人面蛇身的小人伸着两只小手,分别抓住女娲的左手和伏羲的右手。画面中出现的规矩,意含着女娲和伏羲分别以男女的不同样式造出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另一个图案构图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女娲和伏羲两相背对而两尾相交环绕成交尾状,右边的女娲,面对图案右方,左手抱胸,右手拿着圆规,左边的伏羲,面对图案的左方,右手抱胸,左手拿着矩尺,在他们两人之间有一对人面蛇身的小人两尾相扣,周围是飘浮的云彩,还有一些人面蛇身的小人出入于其间。这里是在示意他们以交媾的方式造人。这幅画的内容正与《山海经》中有关的女娲伏羲造人的内容相合。《山海经》上说,当初的天地间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他们生活在昆仑山上,女娲六日创造了万物,却没有创造人,于是,他们兄妹商议之后便结为夫妻,在以草为扇、遮面避羞的情况下,两人交合而得子,从而繁衍了人类。
再看第二幅画——
这是一幅色彩厚重的西洋油画,题为《生命的起源》。画面的内容是根据《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创作的,同样表现了人类生命繁衍的主题。蓝色的天空下,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盛开的鲜花,茂盛的树下,一个成熟的女人和一个年轻的男人,热烈地相拥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戏嘻。这幅画是根据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创作的,画面上的女人是地神盖娅,男人是盖娅的儿子天神乌刺诺斯,那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他们俩结合而生下的后代克洛诺斯和俄刻阿诺斯。
看了这两幅画,除了想到两则有关人类起源的故事,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这两幅画所展现的内容,可能会让你们不可思议,但确实记载了一段真实的历史,那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杂乱婚姻的事实。兄妹之间交合得子、母亲和儿子共同繁衍生命,这虽然出自于神话传说,但却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源于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所经历的婚姻状态。面对这样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呢?我想,你们是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的:那就是爱情不是和人类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人类还处于杂乱婚姻的历史阶段时,是没有爱情的。那时的人类,还根本没有摆脱动物性原始本能的愚昧。我们知道,早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刚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人类,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过的是穴居群婚的野蛮生活,低下的生产力,低下的认识能力,决定了当时的人类不仅对自然和社会没有什么认识,就是对人类自身也没有什么认识,那时的人类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最低级的基本需求,男女的结合,也仅仅是停留在动物性的一种自然行为的水平上,只是出于一种生理欲望的需要,以满足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可以说,那时的人类甚至不可能认识到男女的结合对于生命繁衍有着怎样的意义。
文明孕育诞生了爱情
那么,爱情又是怎样来到人世间的呢?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也随之适应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人类由杂乱婚姻、群婚制进而发展到对偶婚姻,以及最后发展到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爱情也就在这婚姻制度的沿革中逐步地产生了。
西方人对爱情发展有如此的阶段论述:柏拉图式的爱——优雅浪漫的爱——现代的爱。也就是说,爱情在婚姻制度的沿革中诞生,而且诞生后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而不断地完善。可见,爱情的产生,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相应提高而逐渐产生的,她是人类生存状态走向高质量的标志,也是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精神产物。她是伴随着文明的足音来到这个世界,并且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由肤浅到深刻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我刚才概述的“爱情的起源和发展”中,你们大概已经领悟到了:
“人类是在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情。”
“爱情,是人类文明的标尺。”
“文明使人类摆脱了愚昧,并将爱情赐给人类。”
“爱情是文明人类才拥有的瑰宝。”
“文明的光辉沐浴着人类焕发出爱情的神采。”
……
是的,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没有人类文明就没有爱情,而没有爱情的人类是还未走向文明的原始人类。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性 爱情花朵的种子
——爱情的属性
爱情的双重属性
也许有人会说,爱情不是人类的专利,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本能。比方说,孔雀开屏的现象就是雄性孔雀向雌性孔雀展示自己而作出的一种求偶举动;鸟儿用婉转动听的鸣叫来取得异性鸟儿的欢心,从而达到‘终成眷属’的目的;甚至动物群里还有为了‘爱情’而‘决斗’的事例……。
那么,你们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我想,通过比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