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2-12-23 20:30      字数:5160
  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
  苏轼这个知州 (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
  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 (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
  搏斗猛虎的孙权 (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
  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
  酒 (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
  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
  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
  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
  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
  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
  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
  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
  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
  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
  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 页面 23…
  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
  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
  将要 (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
  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
  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
  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
  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
  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爪。酒困路长惟欲睡,日
  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 (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
  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
  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
  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
  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
  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
  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
  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
  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
  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
  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
  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
  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
  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
  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
  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
  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
  过酒了。“路长”,看来,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惟”,
  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太阳已升
  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
  “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口渴,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
  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
  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
  的口气。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
  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
  … 页面 24…
  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
  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
  新鲜有趣的。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
  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旧时风俗,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赏月的日子,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丙辰年,即一○七六年,作者正在密州作地方长官。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
  直到天亮。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苏辙字子由,
  已和他多年不见了。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词的上片着重写赏月。句句不离赏月,又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月色,而只
  从作者对月亮的奇思妙想下笔。这就摆脱了俗套,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
  了作者的艺术特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时”,即何时。“把酒”,手持酒
  怀。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
  宇宙奥秘的探索:明月从什么时候就有了?根据神话传说,月亮是和天上的
  神仙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个神仙世界据说是在数不清的年代之前就已经
  存在了。于是他自然地联想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宫阙'què'”,
  宫殿。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这两句是说,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
  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事出有因。“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qióng'”,美玉。“宇”,
  房檐。“琼楼玉宇”,指神话中的月宫。“不胜'shēng'”,受不住。他打算
  乘风飞到天上去,又害怕天上的月宫过于寒冷,让人受不了。“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他左思右想,欲行又止,便在月光下翩然起舞,让清朗的身
  影伴随自己的舞姿而闪动。这时他陶然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
  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作者通过描写他想上天又终于决定不去的过程,
  曲折地反映了他由于政治上受到挫折,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最后又
  决心改变这种态度的思想斗争。
  明月不仅是神话的世界,也是团聚的象征。作者的思想经历了对神仙世
  界的向往和犹豫,终于转向人间。人世的悲欢离合之情,随之涌上了他的心
  头。我们看到,在词的下片,虽然仍写月亮,但它已经成为一个线索和陪衬,
  服从于表现对苏辙的怀念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qǐ'户”,
  是雕花的窗户。作者似乎看到那行空的明月,转过一座座朱红的楼阁,把它
  的光辉低低地斜射进一个个雕花的窗户,照着难以入睡的人们,引起了他们
  … 页面 25…
  的愁思。显然,作者正是难以入睡的一个。他注视着象征团圆的明月,勾起
  了对远方弟弟的想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是他在向月
  亮抱怨: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总是在人们分别
  之时圆呢?这岂不更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幸而,他的胸襟是开朗的,他转
  念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要求只有圆月和
  欢聚,这样十全十美的事,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实现的。他只好作退一步的希
  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chánJuān'”,传说是神话中月
  宫里的仙女嫦娥,这里用来代指月亮。他但愿弟弟和自己都能够健康长寿,
  虽然远隔千里,而能共赏皎洁的月色,也就于愿已足了!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 (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
  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
  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
  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
  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
  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
  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
  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
  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
  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
  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
  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
  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
  '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
  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
  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
  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
  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
  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
  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
  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
  … 页面 26…
  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八年的赤壁
  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
  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
  时著名的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