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2-12-23 20:30      字数:5186
  不免动了思家的念头,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浊酒一怀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浊酒”,就是江米酒一类的酒。因为这种酒的酒汁和酒糟混在
  一起,色浑,所以习惯上叫做浊酒。万里,是形容相隔遥远。他思家,但保
  卫国家的责任感和他的职务又使他不能象大雁那样自由飞走。他认为在还没
  有赶走敌人之前,是“归无计”的。“燕'yān'然未勒”指抗击敌人的大功还
  没有完成。“燕然”,山名,在今蒙古高原。这里用了东汉窦宪的典故。公
  元八十九年,窦宪打败匈奴,乘胜追击到燕然山,在那里立碑,刻 (勒)了
  歌颂汉朝威德和记功的碑文。范仲淹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打比喻,写他优
  国思家的矛盾心情。“归无计”等于说无计可归。“羌管悠悠霜满地”。是
  说他正在这心神不宁的时候,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一阵的音乐声,把他从
  沉思中惊醒。于是他放下酒怀,踱出室外,只见繁霜满地,夜已深了。细听,
  那悠悠的乐声原来是士兵在吹奏羌 (qiāng〕管。悠悠'yōu',这里是形容音
  乐声音飘忽不定。羌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兄弟民族,传说他们用竹管制造
  了羌笛。他写到这里,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苦闷和士兵的痛苦联系起来,用“人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束,表现了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
  悲哀。“寐'mèi'”,睡。不寐就是睡不着。将军是作者自称。他的苦恼前面
  已作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所以这里只刻画他白发苍苍。白发自然也是长期忧
  思的结果。“征夫”,远征的士兵。他们离乡背井被宋王朝征来打仗。由于
  政治、军事上积弊未除,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着,他们的痛苦更深于将帅。
  词中说他们流泪,不一定是范仲淹当时看见的,很可能是那如怨如诉的羌笛
  声,使作着想到了他们的不眠、他们的痛苦、他们的眼泪。作者不是那种“战
  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将军,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怀抱,所以他能关心士兵的痛苦。
  浣溪沙
  张先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挠,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
  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张先 (九九○——一○七八),字子野,北宋吴兴(今浙江省湖川市)
  人。他与晏殊、王安石、苏轼同时。他的词:从题材上看,并没有开拓新的
  领域,但在词的意境创造上却有一些新境界。这首 《浣溪沙》是受到人们喜
  爱的作品之一。
  丈夫出远门了,妻子在家望眼欲穿,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张先
  这首词写同样的内容,意境却与众不同。词一开始就提到“春江”,词的下
  片又写到繁花飞落,柳树成荫,可见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暮春了。一座高楼临
  江而立,所以用倚傍的“倚”字来表示楼的位置。登高可以望远。这个日日
  思念丈夫的妇女正在百尺高楼之上展望。她抱着多么大的希望啊,但“烟中
  还未见归桡”。“烟”,在这里指江雾之类的水气。“桡'ráo'”,划船的桨,
  这里代指船。江上水气弥漫,船只在雾气中航行,远处看不清楚。她看着它
  …  3…
  们慢慢地驶近自己。她仔细地辨认,但都不是她所盼望的那一只。失望之余,
  她埋怨起他来,觉得他不如江潮有信。江潮和海潮一样,涨潮的时间一定,
  所以李益 《江南曲》说:“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遵守预先约定的时
  日,叫“期信”。丈夫没有如约归家,她哪能不失望呢。但从“几时期信似
  江潮”来看,她又并未绝望,上片最后这一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却写出了
  她埋怨与期待的复杂感情。
  词的下片一共三句,它用两句来写景,似乎离题了,而实际效果却不然,
  这两句仍然是为了表现那个妇女的痛苦心情的。她和她的丈夫可能曾约定开
  春相见,谁知转瞬之间已到暮春。也可能别离时间太长,经过了一个又一个
  春天,眼前新的春天又快过去了,她怎么不苦恼呢。“花片片飞风弄蝶,柳
  阴阴下水平桥”,是用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春天即将过去。上句说落花在风中
  飞舞,象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这里指相戏。下一句中的”阴阴”,
  是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整个句子是说绿柳成荫,柔丝拂水,与桥面相平。
  这是从楼上望下来所见到的情景,所以看到风吹花瓣象蝶舞,柳丝下垂似与
  桥面相平。这个妇女触景生情感到悲伤。“日长才过又今宵”,意思是说:
  漫长的白天好容易才度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不妨把这句词看
  作是她度日如年的哀叹。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作家,擅长诗词,尤以写词著名。他很讲究词的意境,
  语言凝炼自然,对后代有影响。
  一般传诵的古典诗词往往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整个作品不错,而且不
  乏名句,一是整个作品很难说怎么好,但它的某几句写得不平凡,能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这首《浣溪沙》便属于这后一种情况。它之所以成为名篇,
  主要就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作者自己也喜欢这两
  句,还一字不改地写入一首赠人的七律中。
  这首写伤春的词,由于写出了惜春的内容和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所以
  在五代宋初同类题村的作品中,显得颇有新意。
  词的上片写有一年暮春,作者在花园里一边喝酒,一边轻轻地吟诵着自
  己新写的词。忽然,触景生情,他回忆起去年的生活来。那时天气不也和现
  在一样吗?不也在这亭台上登高远望吗?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而眼前
  的一轮红日又正向西边山头坠落。他也许想起了古代关于太阳运行的一些古
  老传说,想起了“羲和(驾驭太阳车的神)鞭白日”的景象,时光在不停地
  流逝啊。作者的本意是要说光阴还在继续地流逝,但他却不这样说,而用一
  句问话“夕阳西下几时回”来表现他的极为复杂的心情,也避免了平铺宜叙
  的写法,这就使作品显得有曲折了。
  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写在暮色苍茫中,树上开得很繁盛的春花
  …  4…
  一朵又一朵被风吹落,这在他的心上引起了一阵颤动。他从美好的花儿想到
  了人生岁月。他因惜花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感慨,实际上包含有这样更深一
  层的意思。“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借不同的生活感受,把作者的思想感
  情表现得更深刻更具体了。
  他本来感到怅惘了,忽然一双燕子从眼前飞回窠去,于是他想起了去年
  的情景。他觉得这对从南方飞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夭冷时从这儿飞走的。
  燕子是候鸟,它们往往在人家的厅堂内筑巢,呢喃'nínán'的叫声象儿女对
  语,这些都能给人以亲切之感,所以作者说好象认识它们。它们归来了,正
  好说明旧的一年过去了,而新的一年也必然要过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香径”指花间小路。
  这首词伤春的感情胜于借春的感情,它写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这种情调代表了晏词的基本倾向。晏殊在宋仁宗时曾做过宰相,后来虽然一
  度降职调任地方官,受过一点挫折,但总的来说,一生高官厚禄,过的是优
  裕闲适的生活。叶梦得说他没有一天不设宴饮酒。他自己在另一首《浣溪沙》
  里也说“等闽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无端的离别容易使人悲伤愁苦,
  莫要推辞经常举行的宴会)”,这便是他的词情调低沉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
  础。这也是他的局限性。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鹉一两声,日长飞
  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在南宋黄升的《花庵词选》里题目叫做《春景》。它以农村生活
  为题村,风格清新,在晏殊的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
  词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春天的境界,这里有燕子、梨花、碧苔、黄鹂'lí'
  和柳絮,我们好象听到了莺歌燕语,好象闻到了花树的香气。作品不是泛写
  春天,它所表现的是清明前后的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两句是说新社已过,清明节到了。”
  新社”,又叫社日。这个节日在春分前后。它本来是古人祭土地神的日子,
  但后来农村往往借此开展预祝丰收的活动。一般认为燕子在这个时候飞回北
  方。春社以后,梨花开放也很能表现节气特征,所以作品用它的花期结束作
  为清明到来的标志。
  只写这些来表现春光还是不够的,作品又写清明节过后的风光,使季节
  特征更为突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碧
  苔”,指在水里生长的苔草。清明过后天气暖和,池塘里的苔草就转变为碧
  绿色。因为碧苔刚开始繁殖,疏疏落落的,所以说“池上碧苔三四点”。“叶
  底”,这儿指树叶里,清明后柳树荫浓。”黄鹂”,黄莺儿。在浓荫里黄莺
  鸣啭,多么好听。“叶底黄鹂一两声”,不仅是为了和“池上碧苔三四点”
  对仗,它还有形容莺声阵阵的作用。“日长”,白天时间长,这和早春相比,
  …  5…
  也是清明后的一个显著特点。清明以后,柳树扬花,随风飞舞,所以叫“飞
  絮”。词的上片并不是把这些动植物加以罗列,而是通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
  以及别出心裁的构思,写出了良辰美景。
  词的下片集中写采桑姑娘的活动。“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两
  句,写天气暖和,桑叶肥大,幼蚕生长快,繁忙的劳动开始了,年轻活泼的
  姑娘挽着筐子去采摘桑叶。“径”,小路。她们在桑园里的小路上遇见了,
  互相笑着打招呼。“巧笑”,这里指美丽的笑容。“逢迎”,等于说路遇相
  迎,和单纯的相遇不同。“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把东邻女友高兴的原因和她的心理活动写得活灵活现。“昨宵”,昨夜。“元
  是”,即原是。“今朝”,今天。“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用草来
  赌胜 (赢)负,相传阴历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戏,农村可能平常也斗。这三
  句的前两句是说东邻女友告诉她的邻居,难怪她昨夜做了个好梦,原来是预
  兆着今天自己和别人斗草的胜利呀。她解释她笑的原因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她一定还在详细地叙述着她的春梦和斗草的细节。天真烂漫的女友也会和她
  打趣,她愈讲愈兴奋,又笑起来了。
  词里写女性是常见的,但她们多是贵族妇女或妓女,以劳动妇女作为描
  写对象的并不多。这首词虽然在思想性方面赶不上刘禹锡那首《浪淘沙》,
  但放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来比较,还是应当肯定的。
  玉楼春
  欧阳修
  溶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荣,垂柳无端争赠别。杏
  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幼年便失去了父亲。
  由于没有钱买文具纸张,他的母亲就用获'dí,类似芦苇'茎代替笔教他在泥
  地上写字。他的渊博知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
  而获得的。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前期积极要求改革,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