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节
作者:
辛苦 更新:2022-12-23 20:29 字数:4804
我摇头辞谢,折向西去,离开了贝鲁特著名的绿线。
写成这一段后不久,我找到一个关于绿线的出典,如此平淡无奇且顺理成章,使我无法不信。它说:之所以叫“绿线”,因为最初是用绿色标示在地图上的①。
它回答了我的疑问,却引出了我另一些也许无关紧要的悬念:是谁最初画的这条分割线?他的手是否曾经颤抖?持笔者是否有正在剖开一个鲜活生命的罪恶感?抑或他镇定冷血?抑或他觉得在做一件神圣工作?抑或,他只是确认既定事实执行命令的一个卒子?
当年的标示者如今安在哉?也许已在战争中成灰成尘?
而“绿线”在历史里长存。
4 人物剪影:出租车司机
有个电视节目叫《都市计程车》,每集都有个典型情节:主持人受邀去司机家做客。在贝鲁特,我发现自己成了节目中人。
贝鲁特的出租车虽有计程表,却不能称计程车。它们不计程。外国人坐车,得跟司机议定车资。讨价还价的过程颇费周折,因为乘车人不想当冤大头,驾车人却要赚大钱。
我在贝鲁特和三位出租车司机打过交道。第一位坐了他一次车。尽管他口口声声“没问题”,我们之间其实问题多多:语言基本不通,他还老马不识途,不知我住宿的酒店何在,沿途至少向三位驾车者打听,终于到达酒店时,讲定的五美元车资神奇地变成了:“No!十美元!No!十五美元!”他大幅度舞动双手,声音洪亮,激情洋溢,仿佛扮演莎氏悲剧,而我毫无准备不情不愿当了回蹩脚配角。
第二位是个快乐小伙子。我从星形广场出
① 维基百科全书: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line来,他蹲在街口守株待兔。我们迅速议定车资。眼红的同行扬巴掌朝他车顶砸下去,他笑笑并无所谓,反正是辆破车,一路上“哗哗”地响过去。他非常健谈,一路上“哗哗”地说过去,混合着法语英语阿拉伯语。我听不懂,但是他快乐,而且很快就到了——他认路,走的几乎就是两点之间那条直线。说好付他美元,结果发现只有黎巴嫩里拉,他也开心接受,而且大方免去零头,就像是他在派我小费一般。几天后,我从星形广场出来又遇上他,互相点一点头,连言语都不必交换,一切照样重演一回。车“哗哗”响,他“哗哗”谈笑,我迷糊在“de ja vu”①佛自己是只命运奇特的兔子,两次撞上了同一棵树。
第三位司机在酒店门前专候的出租车队里。
车队所属公司每月付可观的金额给几个大酒店,包揽了门前专候的特权。一律是纤尘不染的黑色富豪车,司机们身着制服彬彬有礼,最重要的是都会点外语,他们是出租车司机族群里的上流阶层。那位司机讲流利的法语和英语,节奏适宜,用词得体。他容貌非常瘦削至于双颊凹陷,神情非常严肃至于忧郁,在一群笑脸相迎的司机之中显得与众不同。他姓霍申,当地很多人姓霍申。找他时用手捏住脸颊问:“见霍申先生没有?”人们就明白是找谁。
第一天去古城西顿,路上聊天,讨论起美国的中东政策双方甚是投机。第二天去贝卡谷地太阳城,半途他绕了点路到一处小镇。“这是我的家,我两个星期没回家了。”他指点路边一栋两个门面的三层小楼。既然如此,义不容辞得下车一坐。阿拉伯风俗,父子见面郑重拥抱亲吻双颊,很有父慈子孝的意味。女眷不见生客,司机母亲在三楼阳台上遥遥打个招呼,就是很周到的礼数了。小楼有花园,植着枣杏等果树,树下有小桌,围几张旧椅子,闲时合家坐饮咖啡,会是件赏心乐事。果然他的老父亲就用托盘端出小杯的阿拉伯咖啡来了。杏树悬着青涩的果实,司机摘下几枚,掊出果仁待客。青杏仁的滋味使我记起曾在东北草原上大嚼过的青榛实,嚼感如蜡,但有满口清香。
车开出一程,司机开始讲述他的人生故事:“我过去很有钱!”他停顿良久,细细回味过去的日子。他似乎爱上了这句话,在日后的交谈中不断提起,几乎成口头禅。他毕业于黎巴嫩大学,像很多黎巴嫩人一样去海湾国家打工,攒了钱回国,把家从贝鲁特的廉价公寓搬到山里这栋带花园的小楼,又办了家袜厂,经营不错,一度还打算到劳动力较低廉的乌克兰设厂。不期妻子遭遇车祸瘫痪,国家无任何救助机制。他卖工厂、出租小楼底层支付妻子的医疗费用:,自己到贝鲁特开出租车。“我过去很有钱,现在一文不名!”现在我明白了,为何他神情如此严肃容貌如此消瘦,生活太沉重。三个儿子,一个读书,一个打点工,一个在酒吧唱歌。职业难觅,他们未能为父亲分担重荷。这天出游归来,他索要了比前一日更高的车资。
每日回酒店,司机总是适时周到地问:“明天什么时候载你?”简直成了私人司机。每天车资节节攀向新高,而且也总有好的理由:山路陡峭多急转弯啦,额外去了这样那样地方啦。一天请他载到贝鲁特城中某处,因为逗留时间较长,便打发他走。离开前他很周到地把酒店名称和地址用阿拉伯文写在纸条上,让我雇车时给司机看纸条即可。他告诉我,此处回酒店七美元车资足够,随即索要十美元车资。我表示疑问。他郑重回答:“请不要认为我在诈骗你,我为你做的这一切,别人是不能做的。”
向别的司机打听价格,比较的结果是,他索要的车资高出他人约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可他驾技高明,服务周到,随时听候使唤,主动提出建议供你选择。他知识丰富,语言流畅,能将一地的风俗民情,一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遭来。他讨论黎巴嫩内战,中东政治,世界大事,你想聊什么,他能聊什么。而且遭遇如此不幸,谁还能跟他开口讨价还价?
这位精明能干而自视甚高的司机,不愧是长袖善舞的腓尼基人的后裔,他提供第二流的服务,也理直气壮索要第一流的价钱。拍一拍现钱所剩无多的口袋,我对他肃然起敬。
① 法语,意为似曾经历的幻觉。
5 纪念碑
毁于战火的建筑物大都已复建或夷乎,假日酒店依然旧模样。当年有个狙击手潜至楼顶,引来激烈交火,是内战典型的一幕。如今酒店裙房已修缮一新,映衬之下,几乎剩个空壳的主楼格外突兀抢眼,挑衅着观光客神经。司机有技巧地控制速度,使车驶近酒店时正好叫交通红灯卡住,停在一个理想的摄影位置上。又周到地把车驾到横街上,那里可以抓拍到角度不同的假日酒店画面。弹痕累累的假日酒店巍然屹立,俨然一座战争纪念碑。
贝鲁特街头,交通灯是稀罕物,似乎只设在最繁忙的路口。然而贝鲁特无时无处不繁忙,车流汹涌无尽。司机们好商好量见缝插针,车流时缓时急永远向前,极少形成堵死的僵局,可算是贝鲁特的一大奇迹。大转弯路口车流缓行,一个身裹黑袍的妇人,置身车水马龙中乞讨,怀里抱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她的眼神温和而忧郁。
司机说她是巴勒斯坦人。
在贝鲁特很少见人乞讨。乞讨的巴勒斯坦人更罕见,虽然他们生活艰难。
西贝鲁特南部有好几处巴人难民营。巴解组织自被约旦驱逐,便据于此,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进攻贝鲁特的原由。诗人哈威自尽几日后,西贝鲁特遭狂炸死伤无数,以军包围巴人难民营。美国插手调停,巴解组织同意撤离黎巴嫩。
撤离前他们唱了一夜歌。清晨,AUB校园里出现巨幅标语:“贝鲁特,巴勒斯坦热爱你!”贝鲁特人对此百感交集,他们深深同情这个流离失所的民族;然而当巴解武装成员在国际监督下乘船驶离贝鲁特港时,他们也悄悄松了口气。只有难民营的妇女黯然神伤:已经颠沛流离,如今更要与父兄夫子生别。
一位新加坡骨外科女医生志愿赴贝鲁特,在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下属医院工作。医院位于夏蒂拉难民营旁。每天清晨,女医生站在窗前,看妇女们如何铲除道上瓦砾,修补墙上弹孔,为半毁的小楼加盖顶层,给玻璃不存的窗户挂上新窗帘……人们渴望正常生活,只要有一星可能。然而和平仅维持三周。亲以的马龙派党魁选为黎巴嫩总统,三周后炸死于东贝鲁特。在以军默许下,马龙派民兵人无壮年男子无武器保卫自己的巴人难民营报复,屠杀至少两千妇孺老弱,制造了震惊世界的萨布拉和夏蒂拉大惨案。
难民营里,又见一片断壁残垣,完全毁了的窗户,如摘去眼球的眼窝。窗帘一角尚牵扯着,偶尔因风招扬,是游丝般细弱的线索,证明着两次毁灭之间,重建家园的努力真发生过,虽然一切重归于零。①
屡兴屡毁,巴人永在悲剧循环之中。
时至今日,我到萨布拉、夏蒂拉难民营一带,所见仍让人心酸:格外的逼仄嘈杂,事事物物破烂不堪……这是在法国风情的贝鲁特城中吗?一辆似乎由废弃场直接开来的汽车碾上了小贩地摊的一角,双方怒极争执起来。失去了家园的人民,度日艰难如涸辙之鲋!
有个名词叫“Jaffa”。查英汉词典:“雅法:以色列港口城市,特拉维夫的一部分。”还有:“雅法橙,又称以色列橙。原产于以色列雅法的一种椭圆形厚皮橙。”可是雅法来的巴人说,我们祖先种橘有千年的历史。他们把我们驱逐出来;我们失去家园和橘树,成了难民。
当年冷血屠杀的纳粹军官,和温驯向死的牺牲者,若地下有知,恐怕都难以置信,后来要为他们之间恩怨付出可怕代价的,竟是一个当时正在为自己的橘树培土施肥的民族。颠沛流离千年的民族重获家园,本是件美事,可代价竟是逼迫另一个民族走上寻找家园的无尽之路,教人不由得长叹:怎么竟成这样!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充满意外,以简化的逻辑按图索骥者必定失望。这一现象我称之为历史的“扭度”。
词典再厚重严谨,也只是一册关于语言和词汇的工具书,无须也无法承载沉重的历史。历史被改写着,消失着,消失了——比人们能够想象的更为迅速。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的历史又在以独特的
① 见Ang Swee Chai著《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新加坡,时代国际出版社1989年版。方式再创造着:
流亡的巴人知识分子将家园记忆写成一册册书,像北宋遗老著《东京梦华录》一样心怀故国之思丧家之痛。巴勒斯坦原本没有立国,巴人原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民族意识,失落家园反而促成了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的形成增强,这是历史扭度的又一种体现。口述的历史也在发展。母亲给孩子讲家园的故事。在灰暗现实反衬下,祖先的家园愈来愈轩昂辉煌,祖先的橘树每一棵都果实累累飘散芬芳。难民营中生养长大没有未来的孩子,心怀对不曾涉足的家园之爱,在认定是仇敌的人丛中引爆了捆绑身上的炸药。这样血腥的后果,讲故事的母亲始料所未及,她只能以手蒙面,默默流泪。这又是历史扭度的一种体现。
以巴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批伟大的政治家,胸襟宽广能包容宗教种族之异,眼光睿远能透视历史权衡现实,超越你死我活的境界,达成共存双赢的妥协。这样的政治领袖在哪里?
巴勒斯坦的苦难是人类苦难之一叶。人类的苦难无穷无尽,受难中的母亲因此有永恒的象征意义——
颀长的身形,裹在黑袍里;
怀抱婴儿,辗转车流中;
忧郁的眼神,叩问未来。
午夜梦回时,母亲的形象显现眼前。假如我是雕塑家,我将以巨石雕她,以青铜铸她。这是另一种的纪念碑。假日酒店的空壳纪念着一场结束了的战争;这位母亲的形象,纪念的是无可终结的人类苦难。
6 黎凡特精神
这是世上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Levant;派生自拉丁文的levare,或法文的lever;“黎凡特”为其音译。当年由法国意大利人的视角,越过地中海东望,那片托出了冉冉朝阳的土地,从希腊到埃及,包括黎巴嫩,便得了“黎凡特”的美称,直译是“日升之方向”,意译为“地中海东岸诸国”。
这一带人民自古长于经商,形成了许多繁华城市。商业和贸易,意味着一地的人与物散往八方去,而八方之人与物聚拢一地来。商贸大城必定是各色人等汇聚之地,只有互相容忍宗教文化习俗的不同,才能互通有无,交易致富。阿拉伯世界本不乏各部落村落宗派之间相处共存的智慧,人们谈论黎凡特精神,所指正是地中海东岸由阿拉伯古老智慧与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