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2-12-23 20:23      字数:4822
  (6)讫(q@气):通“迄”,至。
  【译文】
  尧与西周,都治理着五千里内的土地。西周时有一千七百九十三个诸侯国,加上要服、荒服地区和所有海外不吃五谷的人,像穿胸、儋耳、焦侥、跂踵之类,合拢这些数目,不到三千。天覆盖到的地方,地上拥有的地方,全在三千之内。而《尚书·尧典》说“万国”,夸耀超过事实,是用它来赞美尧。想说尧的道德崇高,教化的人很多,中原和边远的民族,没有不和睦的,所以称“万国”。像《诗经·大雅·假乐》上说周宣王时“子孙千亿”一样,是赞美周宣王德高能敬重天地,天地保佑他,子孙众多,直到千亿。说子孙众多,是可能的;说有千亿,是夸大。子孙即使众多,不可能到千亿,这是作诗的人颂美宣王,过分夸大实际情况。考察一下,从后稷开始受封于邰起,到宣王,以至宣王的外族内属,凡有血缘关系的,也不到千亿。千与万,是数目的大数。“万”是说很多很多,所以《尚书·尧典》说“万国”,《诗经·大雅·假乐》说“千亿”。
  【原文】
  27·4《诗》云(1):“鹤鸣九皋(2),声闻于天。”言鹤鸣九折之泽(3),声犹闻于天,以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其闻高无(4),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
  【注释】
  (1)《诗》:指《诗经·小雅·鹤鸣》。
  (2)九:多,极。皋(g1o高):沼泽。九皋:指沼泽深处。
  (3)折:曲折。九折:曲折深奥。
  (4)疑“其”上夺一“言”字。上文言“言协和方外,可也;言万国,增之也。”又“言子孙众多,可也;言千亿,增之也。”文法皆相同,可证。
  【译文】
  (5)《诗经·小雅·鹤鸣》上说:“白鹤在沼泽深处长声鸣叫,声音在天上都能听到。”是说白鹤在曲折深奥的沼泽长声鸣叫,声音就像在天上听到一样,用它来比喻君子在穷乡僻壤修养德行,名声就像上达了朝廷一样。说听见声音高远,可以;说在天上听到,是夸张。
  【原文】
  27·5彼言声闻于天,见鹤鸣于云中,从地听之,度其声鸣于地(1),当复闻于天也。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2),人不能闻也。何则?天之去人以万数远(3),则目不能见,耳不能闻。今鹤鸣从下闻之,鹤鸣近也。以从下闻其声,则谓其鸣于地,当复闻于天,失其实矣。其鹤鸣于云中,人从下闻之;如鸣于九皋,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无以知,意从准况之也(4)。诗人或时不知,至诚以为然(5);或时知而欲以喻事,故增而甚之。
  【注释】
  (1)度(du¥夺):推测,估计。
  (2)参天:指高达于天。
  (3)以万数:以万为单位来计算。指有数万里。王充在本书《谈天篇》中认为“天”是一种物质实体,距离地面有六万里。
  (4)意:意图,想法。准况:类比。
  (5)至诚:诚心到极点,诚心诚意。
  【译文】
  诗人说声音在天上能听到,这是因为看见白鹤在云中叫,从地面能听到它的声音。因此推测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白鹤在云中鸣叫,人听到声音抬头看它,眼睛看见了它的形状。耳朵和眼睛能力相同,耳朵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眼睛就能看见它的形状。然而耳朵能听到的,眼睛能看见的,不超过十里,即使它在天上鸣叫,人不可能听见。为什么呢?天离人有几万里远,那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到。如今白鹤鸣叫从下面听得见,它叫声很近。因为从下面听到它的叫声,于是就说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这不符合实际情况。那白鹤在云中鸣叫,人是从下面听见的;如果在沼泽深处鸣叫,人没有在天上,怎么知道在天上能听到呢?无法知道,那么这种想法只是从类比中得出的。作诗的人或许不知道。还诚心诚意认为如此;或许知道是想拿它来比喻其他事情,所以夸张得很厉害。
  【原文】
  27·6《诗》曰(1):“维周黎民(2),靡有孑遗(3)。”是谓周宣王之时,遭大旱之灾也。诗人伤旱之甚,民被其害,言无有孑遗一人不愁痛者。夫旱甚,则有之矣;言无孑遗一人,增之也。
  【注释】
  (1)《诗》:指《诗经·大雅·云汉》。
  (2)维周:毛诗原文作“周余”。
  (3)靡(m!米):无。孑(ji6杰):单独。遗:遗留的,剩余的。
  【译文】
  《诗经·大雅·云汉》说:“周的百姓,没有一个人留下。”这是说周宣王的时候,遇到严重的旱灾。诗人悲伤旱灾太严重,人民深受其害,说剩下来的百姓,没有一个人不感到忧愁痛苦的。旱灾很严重,那是有的;说没有一个人留下,则是夸大。
  【原文】
  27·7夫周之民,犹今之民也。使今之民也,遭大旱之灾,贫羸无蓄积(1),扣心思雨(2)。若其富人谷食饶足者,廪囷不空(3),口腹不饥,何愁之有?天之旱也,山林之间不枯,犹地之水,丘陵之上不湛也(4)。山林之间,富贵之人,必有遗脱者矣,而言靡有孑遗,增益其文,欲言旱甚也。
  【注释】
  (1)羸(l6i雷):瘦,弱。
  (2)扣:通“叩”,敲,击。扣心:捶胸。
  (3)廪(l!n凛):粮仓。囷(q&n群阴):圆形的粮仓。
  (4)湛(ch6n沉):通“沉”,淹没。
  【译文】
  周的百姓,跟今天的百姓一样。如果今天的百姓,遇上严重的旱灾,由于贫穷瘦弱没有积蓄,肯定急得捶胸盼雨。但像那些富人粮食富足,粮仓满满的,肚子不饿,还会有什么忧愁呢?天大旱,山林里草木不会全枯萎,就像地上发大水,丘陵的高处不会全淹没一样。天大旱,山林里的草木,富贵的人,一定有遗留逃脱的,而说没有一个人留下,是过分夸张的文辞,是想说旱灾太严重了。
  【原文】
  27·8《易》曰(1):“丰其屋(2),蔀其家(3),窥其户,阒其无人也(4)。”非其无人也,无贤人也。《尚书》曰(5):“毋旷庶官(6)。”旷,空;庶,众也。毋空众官;置非其人,与空无异,故言空也。
  【注释】
  (1)《易》:指《周易·丰卦》
  (2)丰:大。
  (3)蔀(b)布):蔽。
  (4)阒(q)去):寂静。
  (5)《尚书》:指《尚书·皋陶谟》。
  (6)毋:《尚书》原文作“无”。
  【译文】
  《周易·丰卦》说:“大大的房子,遮盖住家,从门缝里看,静悄悄地像没有人一样。”不是那里没有人,而是没有贤人。《尚书·皋陶谟》说:“不要空设各种官位。”旷,是空设、虚设的意思;庶,是众多,各种的意思。不要虚设各种官职,是说安置无能的人,跟空设没有两样,所以说是空官。
  【原文】
  27·9夫不肖者皆怀五常(1),才劣不逮(2),不成纯贤,非狂妄顽嚚身中无一知也(3)。德有大小,材有高下,居官治职,皆欲勉效在官。《尚书》之官,《易》之户中,犹能有益,如何谓之空而无人?《诗》曰(4):“济济多士(5),文王以宁。”此言文王得贤者多,而不肖者少也。今《易》宜言“阒其少人”,《尚书》宜言“无少众官”。以“少”言之,可也;言“空”而无人,亦尤甚焉。
  【注释】
  (1)五常:参见6·4注(1)。皆怀五常:王充认为,人的善恶是由先天承受具有道德属性的气的多少决定的。不贤的人,只是承受的气不如善人,但不是一点善性也没有。
  (2)逮:及,到。
  (3)顽嚚(y0n银):愚蠢。知:通“智”。这里泛指道德才能。
  (4)《诗》:指《诗经·大雅·文王》。
  (5)济济:形容众多。士: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译文】
  不贤的人也都心存五常,只是才能低下达不到,没有成为完美的贤人,并非狂妄愚蠢得身上没有一点道德和才能。道德有高下,才能有大小,做官供职,都想在职努力效劳。《尚书·皋陶谟》所说的那些无用的官,《周易》所说的那些房子里的人,还是能够有点用处的,怎么能说空空的没有人呢?《诗经·大雅·文王》说:“众多有才能的人,周文王依靠他们使国家安宁。”这是说文王获得的贤人多,不贤的人少。现在看来,《周易》应该说“静悄悄的人很少”,《尚书·皋陶谟》应该说“各种官职中不要只安置很少几个起作用的”。用“很少有人”来形容,是可以的;说“空空”得没有一个人,也太过分了。
  【原文】
  27·10五谷之于人也,食之皆饱。稻梁之味(1),甘而多腴(2)。豆麦虽粝,亦能愈饥(3)。食豆麦者,皆谓粝而不甘,莫谓腹空无所食。竹木之杖,皆能扶病。竹杖之力,弱劣不及木。或操竹杖,皆谓不劲,莫谓手空无把持。夫不肖之臣,豆麦竹杖之类也。《易》持其具臣在户(4),言无人者,恶之甚也。《尚书》众官,亦容小材(5),而云无空者(6),刺之甚也。
  【注释】
  (1)梁:应作“粱”,形近而误。粱:品种较好的谷子。
  (2)腴:(y*余):美味。
  (3)愈:胜过。
  (4)持:掌握,了解,其:疑与“具”形近而衍。具臣:备位的官员。
  (5)容:容纳,包括。
  (6)无空:即“毋旷”。
  【译文】
  五谷对于人,吃了它们都会感到饱足。稻谷的味道,甘甜很鲜美。豆、麦虽然粗糙,但也能充饥。吃豆、麦的人,都说它们粗糙不甘甜,却不会说肚子空空没有吃的东西。竹子和木头的拐杖,它们能扶持病人。竹拐杖的支撑力,弱小赶不上木头的。有人拿着竹拐杖,说不刚劲有力,却不会说手空空的没有扶持的东西。不贤的臣子,就像豆、麦、竹杖之类。《周易》的作者明知道备位充数的官吏在家,却说屋里没有人,这是厌恶他们得很。《尚书·皋陶谟》说到的各种官员,也包括多少有点才能的人,却说不要空设官职,这讥刺得太厉害了。
  【原文】
  27·11《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1)。”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2)!’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此言荡荡无能名之效也。言荡荡,可也;乃欲言民无能名(3),增之也。四海之大,万民之众,无能名尧之德者,殆不实也。
  【注释】
  (1)荡荡:形容广大。引文参见《论语·泰伯》。
  (2)疑“尧”下夺一“之”字,后文复述此语作“大哉,尧之德乎”,可证。
  (3)欲:“言某某,可也;而言某某,增之也。”本书多此文例,故疑“欲”是因下文“欲言民无能名也”而衍。
  【译文】
  《论语·泰伯》说:“尧作为君主,真太伟大了!他的德行浩大无边,老百姓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传书上说:“有个五十岁的老头在路上玩击壤的游戏,旁观的人说:‘尧的功德真伟大!’玩击壤的老头则说:‘我太阳升起就劳动,太阳落山才休息,凿井喝水,耕田吃饭,这里边尧有什么样的力量!’”这种说法是要证明尧的功德浩大无边,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来。说他功德广大,可以;要说老百姓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是夸大。四海浩大,万民众多,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尧的功德,恐怕不是事实。
  【原文】
  27·12夫击壤者曰:“尧何等力”,欲言民无能名也。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乎”,此何等民者,犹能知之。实有知之者,云无,竟增之。
  【译文】
  其实,玩击壤游戏的人说:“尧有什么样的力量呢”,是想说老百姓竟不知道该怎么称赞他。旁观的人说:“尧的功德,真伟大啊”,这是什么样的老百姓,就能知道尧的功德伟大。实际上确有知道尧功德伟大的,却说没有,全是夸张。
  【原文】
  27·13儒书又言:“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1)。”言其家有君子之行,可皆官也。夫言可封,可也;言比屋,增之也。
  【注释】
  (1)引文参见陆贾《新语·无为》。
  【译文】
  儒者的书上又说:“尧、舜时的百姓,可以挨家挨户被封官。”这是说他们家家户户有君子的德行,可以都做官。说能被封官,可以;要说是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