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0 节
作者:西门在线      更新:2022-12-12 20:27      字数:4770
  资杷炷蜕性苍蓿小氨碳鲧辏嗡铺撬馈敝洹K炷笔敝铺撬墓ひ沾笾氯缦拢菏轮潦辉拢冉嶂瞥缮程恰H缓笤侔焉程侨芑讶芑蟮奶墙⑷氩遄胖裆遗诺钠嵛椭小5酱航诤螅墙冀峋А5轿逶拢峋Р辉僭龃螅耸苯峋〕龇旁诹胰障律垢桑褪翘撬5笔钡恼庵痔撬仙呶掀罚嘲咨呶缕罚虢裰遣煌?br />
  明代以前,中国只有这种黑砂糖或者前述冰糖,所谓白糖其实并不白,只比黑糖颜色略淡,而且精制过程相当费时并且昂贵。《泉南杂志》中有如下记载:“用甘蔗汁煮黑糖,烹炼成白。劈鸭卵搅之,使渣滓上浮”,方法是把黑糖放进锅中,用水溶化,然后把锅烧开,糖水滚动,浮沫升起,撇掉浮沫,咸鸭蛋打碎后放入糖水中搅拌,把许多杂质裹在里面,把它撇掉,杂质就减少了一些。就这样,一直煮下去,再煮再撇,直到没有浮沫升起为止。
  真正精制白砂糖的技术要到明嘉靖年中,才被偶然发现。根据《天工开物》中的记述如下:“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实际上的做法是取出赤糖中颗粒大而完整、比较不干净的颗粒,装入漏斗状的陶缸中,淋上一遍又一遍的黄泥水,使黑渣顺孔流出,上层的糖自然变白,愈上层愈洁白,就是白糖。所以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取出上层的白砂糖,中层的黄砂糖,下层的褐砂糖(这种褐砂糖比未经精练的黑砂糖好不到那去,但多少颜色浅一点,勉强能分出等级吧)。
  至于流出的黑色残渣则称为糖蜜,可用来酿造酒。酿出的酒之过滤后,兑上以米酿造而成的米酒,即可饮用或作为料理用酒。兑米酒比例大概是米酒六,糖蜜酒四。
  而蔗汁加石灰沉淀后的泥浆称为“滤泥”,含有大量有机质,养分颇高,是极佳的肥料。蔗渣是甘蔗压榨过程中所残余的废弃物,为了节省燃料支出,糖厂予以回收晒干后当柴火煮糖,甘蔗枝叶与蔗皮也是主要燃料来源。基本上,制糖燃料无须外求。事实上,往往因为蔗渣太多,而将多余蔗渣当堆肥使用。但蔗渣是可以拿来制造纸浆的,甚至制成蔗渣板,作为建材隔版使用。
  铸币
  中国历代铸造货币很多,但要称得上通行天下,恐怕非宋钱不可。那时候中国本部的北面先是辽后是金,中国的西边有个西夏,中国的西南面先后有南诏与大理国,在东边有高丽,日本也已经是脱开了从中国的学习阶段,已经发展成自己一个有特色的文化,这些都是相当独立的经济体,所以宋代其实是在列国体制下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国家。可是中国人维持了天下国家的理念,思维的方式也还是以自己天下国家的方式思考定位,但实质上,并不是如此。经济不是靠思维,经济是靠货物流通和需求的,在宋朝经济反映的局面并不是个天下国家的局面,是个相当活泼的多国贸易的型态。
  在这样的情形下,宋钱因为制造精美,常为辽、夏、高丽、日本、南洋诸国所喜(辽国甚至禁止宋钱出口,指许流入),因此宋钱外流情形十分严重。事实上宋朝铸的钱一年数目字是数十万斤铜,这钱到那去了呢,跑到各处去了,换言之宋钱相当于今天的美金,变成当时东西世界循环的通货,整个亚洲的经济网,是以宋钱联系在一起的,而中间的物质的输送,北方的皮革一样经过海运到南方去,南方的香料经过中国运到北方去,日本的货品在中国交换北方的马匹……,这个贸易是相当多元而全面的经济网,宋朝国力很好,城市经济的膨涨导致对钱的需求增加,而宋钱外流导致国内铜钱产量不敷本国使用,只好每年铸钱,铜钱不够用,甚至还铸铁钱,但钱还是不够用。
  这两个现象一个是经济力的成长,一个是经济圈的扩大,两个指出来的现象,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中国现金的流失,流失到后来不够用了,但实际上,钱币缺乏正显示出宋代经济体系的庞大。不过钱币缺乏终究对经济会有影响,所以纸币发展出来了。当时纸币其实不是今天的钱,是个信用状或者汇票,会子是汇票,交子是信用状,比方某人给我一封信,说是你拿了我这封信到别处去,我可以在那透支多少钱。现金不够用才拿这种纸币来代替。(这两段话节录自许倬云院士的研究)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1000枚重25斤,买一匹绫罗需中钱2万枚,重260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货币是一种商品;货币须具有实质价值,其价值是由其金属的价值所决定的。如苏轼谈到私铸问题时说:“私铸之币,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可见他认为私铸是由于钱轻造成的,只要钱的名目与币材价值相等,就可以消除私铸之弊。沈括在分析对外贸易与钱币外流关系时,提到“而外之所泄无过珉山之铁耳”,说明他对货币的金属内容及商品属性是有所认识的。马端临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这里讲的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相对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所扮演的功能,其实就是物品交换的媒介。不然的话,货币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何以能够拿来购买粮食衣物与其它种种物品。有人说,货币本身有价值,然而这个价值是铸造货币本身的金属价值,那何以北宋交子不过一张纸,却能比铜铁钱更有价值呢?所以货币是交换媒介,而他之所以能够流通被使用,最重要的一项原因是:信用。大家相信货币有那个价值,那这种货币的流通就会被接受。反之,则否。所以张方平说:“夫钱者,无益饥寒之实,而足以致衣食之资,是谓以无用而成有用,人君通变之神术也。”《论率钱募役事》。周行己也表示:“夫钱本无用而物为之用,钱本无重轻而物为之重轻。”《奏议…上皇帝书》以上的“无用”是指货币本身无益于饥寒之用,没有谷帛那样具体的使用价值,“有用”则是货币“能通有用之财”,也是常说的“权物轻重”、“流通货财”的功用,即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要维持这种职能,货币必须要有信用。
  信用如何建立?政府一纸诏令能行吗?政府诏令当然能行,只要你政府本身愿意接受人民用这种货币来缴纳赋税,那就表示你承认这个货币的价值。不过历来中国政府对纸币的认识都不清楚,把他当作另类开辟财源的手段,国用不足时,就滥发纸币,然后征收赋税的时候却又不接受纸币,非要人民以金银实物缴纳,纸币价值大跌,导致通货膨胀。元明两代,乃至于国民政府都饱受此一困扰,甚至因此亡国。所以要建立纸币的信用,必须要有发行准备。前文论及交子收归国有发行的原因,就是发行富商挪用准备,而导致无法兑换。从这边引申出另一个关键问题:纸币的可兑换性。
  现今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都是政府信用保证的。只要政府不犯前面说的滥发问题,信用保证发行货币当然可行。可偏偏政府滥发纸币是每个国家政府的通病,想想看,要多征收税收比较容易,还是发行纸币应急容易?在对货币性质认识不够清晰的古代,货币价值单单仰赖政府保证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建立货币信用,应当要有高额发行准备。而为了巩固民众信心,货币应当可以与发行准备的贵重金属相互自由兑换。只要能兑换出等值贵重金属或是铜钱,这样的货币将具备高度的信用,而被广泛流通使用。
  因此基于这样的前提,透过纸币的发行,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货币供应市场所需,并可减少铸币数量,政府因此减少支出,同时发行纸币也是有利可图的政府独门事业,对日益窘困的财政有所帮助。而这正是北宋政府发行官交子的原因。
  其具体计划如下:改益州交子务为提举交钞司,置于户部之下,专责印制发行纸币,称之为“皇宋交钞”。另设交钞备本封桩库,亦置于户部之下,专责储藏纸币发行准备所需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所以采取金银双本位制度发行纸币。
  基于建立纸币信用,建议以海外官船贸易所得金银辅以国内开采所得金银(官营矿场)为基准,作为货币发行准备。按照1两金换10两银,1两银换1000文铜钱的比率,足额准备发行纸币。纸币面额分50文、100文、200文、500文及1贯五种。纸币作为日常流通之用,无须太大面额,若商旅需要之远途大笔交易,自有交子与飞钱可供使用。这部分就留给钱庄发展汇兑业务吧!
  这里所谓足额准备,其实倒也不必真的1两银子就只印制1000文的纸币,这样政府根本赚不到钱,事实上货币流通过程中,经常有一个“余额”积存起来,以便随时用于支付或贸易,而不要求兑换成金属货币的那一部分。纸币信用愈好,所形成的余额部分就愈大,而发行准备金相对于纸币发行总额的比例就愈小。但基于实施初期建立信用,建议将准备比率设定在75%(可能是史上最高的准备率了,但凡事小心点好)。换言之,每发行1000文纸币,要有7钱5分的银子或7分5厘的黄金作为准备存在交钞备本封桩库里面。这25%的溢价扣除印刷成本,即为国库所得。铜钱还是照样铸造,扮演辅币的功能,铁钱就省了吧。
  就我认为,交钞发行的目的应当先解决北宋严重的货币混乱问题,北宋在四川用铁钱、在西北铜铁钱兼用,铁钱还有夹锡与不夹锡的区别,河东陜西地区又有盐钞,铜铁钱之间兑换比率原本就已经不固定,加上夹锡与否的干扰,造成更多纷争。因此我会建议用贸易所得金银做为发行准备,速度虽然比较缓慢,不过有政府不必另辟财源来提供发行准备。发行出来的交钞纸币,应当先作为汴京与用铁钱的地区,如四川、西北地区之政府开支使用。这些交钞花用出去,便会慢慢流到民间,所以这些宝钞必须同时允许民间(全国通用)用来等值缴纳赋税使用。
  另外,在四川、西北地区设立兑换所,这可委托民间钱庄处理,收入铁钱,发给交钞。由于交钞面额是以铜钱决定,所以政府应当规定铁钱与交钞的兑换比率,并允许钱庄从中抽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每次兑换不足1贯者,以1贯论,仍抽1文手续费)。而想要承揽此项业务的钱庄,必须向户部登记领照,每年缴纳营业牌照税,以便政府抽税管理。只有正式登记领照的钱庄收进的铁钱,户部才允许兑换给还交钞或铜钱。而在四川、西北地区,铁钱只进不出,最后集中收缴到户部,统一销毁铸器。为增快铁钱回收率,应当明令公布五年内仍然许以铁钱纳税,五年后赋税不收铁钱,仅收铜钱或交钞。
  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允许民间钱庄经营交钞兑换铜钱的业务,同样的,要登记领照且允许从中抽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每次兑换不足1贯者,以1贯论,仍抽1文手续费)。若要兑换成为金银亦可,但必须是整数,以贯为单位。
  另外还要许可民间钱庄经营破旧交钞换新钞的业务,每张要收工墨钱一文。
  按照石越一次出航贸易,官本得钱70万贯,就是70万两银子,假设全数充作纸币发行准备可印制价值93万3333贯的交钞,国库可多收入23万3333贯。俟海外贸易日渐发达,这数字当会逐渐上升,便可印制更多交钞投入市场。只要维持交钞信用于不坠,交钞的便利性将使得他成为主要使用货币,如此铁钱可以不铸,铜钱则少铸。海外贸易中的铜钱,本身就是一种商品,所以外流是不可避免的。但毕竟货币还是国内使用居多,当国内铜钱使用需求减少(被交钞取代),自然就有多余的铜钱可供海外贸易之用了。
  抛砖引玉,欢迎对货币史有兴趣的读者砸砖讨论,无胜感激。
  西北屯田篇
  北宋冗兵极多,是以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