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节
作者:独来读网      更新:2022-12-08 11:17      字数:4792
  她的作品的人,也未必知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
  重外孙女。出身官宦世家,却擅写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乐,而生活与其处世之道却又全然一
  种不同,其生命与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真实的“传奇”,读了她生命与生涯的“传奇”,
  你便会全然明了何以张爱玲女士能在青春年华写出空前绝后的凄艳的佳作,你也会豁然明了
  什么是作家,什么是小说,什么是传世精品。
  这样的一部“传奇”,其实早已在张爱玲女士自己的文章里被点点滴滴精制而成。细心
  的“张迷”读者,会从这些文章里心造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形象。将这样的奇女,才女用
  秃笔画就,就不如还原一个中国奇女子的生活原景,让她自己活动其间,舒展生命,徐徐然
  让我们读清,读懂,一次生命之旅,一场历史话剧,从中领悟出最悲怆的人生之谜。
  人生是舞台,个人逃不脱要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
  ,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的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
  里的诸位角色,确切地说,亦或是审美。比如,她注重介绍的是女性的角色。介绍了带有“
  原罪意识”的女性们是如何因袭了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在“原罪意识”中挣
  扎,堕落,沾沾自喜和陈陈相袭。她是在现代的屏幕上活现了一群女奴的群像。于是张爱玲
  便远远有别于同时代的众多女作家,她是一个不进入角色而在台下做解说的观众。固然,观
  众也是一个角色,这是我们将要从她的“传奇”生涯里辨认的,但当时的张爱玲女士,以这
  种生态观彼时的众生,无疑将是清醒而又冷静,因而也能真实富有历史感地为我们解读了一
  幕幕人生悲喜剧。
  于是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
  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
  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
  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自然,这是我们的解读。
  所以,张爱玲的这些作品曾被当时的评论家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这是
  她用灵魂去读灵魂的所得。
  我们读张爱玲的人生“传奇”,不知能否触摸到她生命的律动,这样一幅生动的生命之
  旅、灵魂绝唱,带给我们的,又将是怎样至善至美的收获。
  第一章 民国奇女子
  一九二一年的上海,在一幢别致清雅的洋房里,传出了一阵微弱的婴儿哭啼声。谁也不
  曾预想,就是这个看起来并不特殊,听起来声音也细小的女婴,二十年后,会在十里洋场的
  上海腾空而起,成为文坛上的一代骄女,名噪一时,誉颂八方,成就了一段文坛传奇。
  张爱玲,这个贵族的后裔,一个文弱的女孩儿,从来到世上的那一天起,就认定了她的
  传奇生涯和魔幻文采。关于她的故事和她写的故事,几乎从她降生的那天就开始了。
  也许开始得更早些。
  关于她的家庭,在张爱玲走红的时候,曾颇引起过一些人的议论。无论如何,曾经显赫
  的家族不会代表它的后裔们的价值,但它沉重的身影是不能不影响到被它的影子遮荫过的后
  人的。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一八四八——一九○三),河北丰润县人,字幼樵、篑斋。同治
  进士。一八八二年为督察院左副部御史。同光之交,是“清流派”鼎盛时期。时法国侵略越
  南,觊觎我南疆,张佩伦上奏章十数篇,力主抗法,因与宝廷、吴大徵、邓承修等人常评议
  朝政,有“四谏”、“十朋”之称。
  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时被派赴福建会办海防,同年七月,法国军舰侵入马尾港,而因张
  佩伦贻误战机使马尾港不战而败,马尾船厂被毁,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马尾战事”,因而被
  革职充军。其间作《管子注》二十四卷、《庄子古义》十卷。
  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期满释归,任李鸿章幕僚。
  张佩伦在戍边期间原配病死,放归后经李鸿章引荐与其女儿结婚,婚后即居天津寓。一
  九○○年协助李鸿章与八国联军各代表谈判,因在对俄态度上与李鸿章意见不合,遂回南京
  ,称病不出。著有《涧于集》和《涧于日记》等。一九○三年谢世于南京。
  这样的家族,难免不影响其后代。张佩伦之子即张爱玲之父便被熏陶出典型的遗少作风
  ,染有弄风捧月之旧习气,更发展其性情暴戾、乖张等恶习。张爱玲的母亲,是清末南京黄
  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漂亮女子。旧习气与西洋化显然是
  格格不入。这样的一对夫妇,自然生成独具一格的家庭环境。张爱玲成长期间,直至后来完
  全脱离了它,后又用文字描绘了它。
  小时候的张爱玲,便是一个奇特的孩子。她的才华甚或是生之俱有,如天地之生灵般通
  悟于诸事诸人。正如她后来所说:“我生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从爱玲的童年开始,上帝
  也仿佛要成全一个在二十年以后才出世的才女,无论从家事,从身世,都在张爱玲的周围,
  酿就了一个作家成长的环境。
  张爱玲小名叫张瑛。周岁生日那天,张家的男女老幼,主仆妻妾皆围住这个在相貌上并
  不特别的清丽女孩。她是长女,必得隆重待遇。她要按照惯例在一张漆盘里选东西,以卜今
  后的前途,这是所有大家族望子孙成龙的最早期盼。小爱玲出乎一切众人所望,诸个兆示前
  程无量的什物她都滑手而过,独独拎起一个黄灿灿的小金镑。似乎这位尚在襁褓里的女婴就
  已认定,这是她将来生活的根本。
  张爱玲生在上海,两岁的时候随家迁居北方,第一个家在天津。小时候的张爱玲,因是
  大家族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很娇贵。人们顺从她的脾气,使她有了一些怪脾气。虽不见得
  多么淘气,但那种典型的被宠坏了的脾气也时常发作,常常用手抓抱她的女佣。她在天津的
  家是一个旧宅,空旷而温暖,有一种“春日迟迟”之感。宅里的气氛也像这个张氏家族虽已
  衰败,但架子仍是搭得十足。这里充满了陈宅旧具,又文墨齐全,间或也有一些西洋的玩物
  与书本。因张爱玲的母亲喜爱西洋文化,爱弄风吟月的父亲也常有风雅。如书架上就有一本
  萧伯纳的戏书《心碎的屋》,她的父亲还在扉页上用英文留下他的题识:“天津,华北。一
  九二六。三十二号路六十一号。提摩太·C·张。”
  张爱玲生活在这样一种书香与旧僚气并融的环境中成长,便如鱼得水般发挥了她善悟的
  天性,汲取了她成就自己的富足的养分。她三岁便会背唐诗,步履尚在蹒跚中便立在一个满
  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七岁时便会做小说,十几岁
  便看《红楼梦》、《西游记》,为不能选择音乐还是美术成为终身事业而苦恼。在《天才梦
  》这篇文章里,张爱玲记下了她作为早熟的天才的苦恼。
  因了这样的大家庭,张爱玲幼时常接触的是仆人。她的自传性散文《私语》中对仆人的
  记忆满怀着一腔亲切。她的妈妈似的佣人“何干”,看小弟弟的“张干”,好玩的“疤丫丫
  ”,给张爱玲讲《三国演义》的“毛物”,这皆是小爱玲给他们起的别号。尤其是那位看小
  弟弟的“张干”,使小爱玲在偌小年纪便有了一种本能女性意识。张干常有一些重男轻女的
  论调,这使爱玲不能忍受,每每要与张干争个清爽。毕竟是幼小孩童,争不过时,便自家发
  起志愿,一定要“锐意图强,务必胜过小弟弟”。碰到需要问张干的事情,便也执拗地不去
  问,“为了一种奇异的自尊心”。
  但爱玲又是一个十足的女孩。她的母亲美丽时髦,常爱做许多衣服,父亲免不了嘀咕:
  “一个人又不是衣裳架子。”小爱玲却在母亲试新衣时,仰脸细瞧,羡慕万分,简直有些等
  不及要长大。便发出了小女孩般的女性宏愿:“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
  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新派女性。她对张爱玲的影响是一种文明的教养和气质的熏陶。尽
  管童年时她并没有给小爱玲多少母爱,唯一表示母女之情的却是在她睡醒时,将小爱玲抱至
  她的被上,让还不太省事的爱玲背唐诗,认方块字。于是,就在铜床边,锦被上,张爱玲开
  始了她的识字生涯。
  后来,母亲与姑姑一同留洋学画,爱玲便独自在大宅中看着另一出生活。父亲将早已在
  外娶留的姨太太接进了宅门。
  小爱玲便在一派大观园似的歌舞升平,风月欢场里长到了八岁。
  八岁那年,她随家搬到上海,母亲也由法国赶回。父亲决心痛改前非,遣走姨太,戒掉
  鸦片,父母重归于好。这段时间里,母亲的西式教养给了小爱玲很大的熏陶。“我们搬到一
  所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家里陡然添了许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朋友。我母亲和
  一个胖伯母并坐在钢琴上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我坐在地上看着,大笑起来,在狼皮
  褥子上滚来滚去。”
  受过西洋教育的母亲期望将女儿教育成洋式的淑女风度,教爱玲画图画,配色,还弹钢
  琴学英文,培养书卷般的伤感,为一朵夹在书中的花而哭泣,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欢笑。
  这是一段完美的家庭生活,只因极其短暂,而留给了张爱玲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
  终于,父母因不和协议离婚。母亲又独自去了法国。张爱玲又跟着父亲一并回到了那个
  如同老式旧棉靴样的温暖却又滞旧的家庭环境里。这个家庭里不再有奇异的西方文化的鲜活
  ,只有东方文化中厚重沉沉的鸦片,教“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连整个空气都是
  懒洋洋灰扑扑,缭绕在鸦片的云雾里,各式小报散乱地摊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交谈的是亲戚
  间的笑话,整个是一杯下午的陈茶,在淡而无味的感觉里,有一种沉下去的昏睡的慵懒。这
  样的陈旧生活,使曾经受了母亲开明熏陶的小爱玲有了分外触目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影响
  到她的后来,并由她的天才之笔,转绘到她那些成名的小说里。
  在这种旧式的生活里,小爱玲苦闷异常,她常凭窗而望,思想却兀自为自己安排了远大
  的前景:“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
  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
  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这样的前景,无疑是既浪漫而又实际,远大而又具体,从
  中可见张爱玲思想中平实而又峻峭的两面。
  在上海读中学时的张爱玲,已是颇具才华早熟的女学生。
  她的写作生涯最初应是在七岁左右。写的是一个无题的家庭伦理悲剧,一个小康之家里
  发生的姑嫂相斗又相杀的故事。写至一半便不写了,又另起炉灶写一篇历史小说,开头便是
  “话说隋末唐初时候”,用的是一种旧帐簿上的空页,簿子既宽又短,分成上下两截,淡黄
  色的竹纸上印着红条子,煞有其事。这小说得到了亲戚的喝彩:“写起‘隋唐演义’了。”
  张爱玲因喜欢那个轰轰烈烈呈橙红色的时代而写,并没有更深的目的。九岁时,便开始
  向报社投稿。第一次得的稿费是投了一幅漫画,给英文大英晚报,得了五元稿费。大人们让
  她买些本子、字典等留作纪念,但爱美任性的小爱玲便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后
  来又因为家庭的苦闷,心绪的低沉,在十二、十三岁时,又写了一篇名叫《理想中的理想村
  》,用以寄托她梦幻的理想。虽然这些小说不免受当时所谓新台阁体——言情小说的影响,
  但从中可见张爱玲的文笔已是十分明丽与畅达:“在小山的顶上有一所精致的跳舞厅。
  晚饭后,乳白色的淡烟渐渐地退了,露出明朗的南国的蓝天。
  你可以听见悠扬的音乐,像一幅桃色的网,从山顶上撒下来,笼罩着全山”
  小学读书时,张爱玲还写成手抄式小说,在同学中传来传去。写的是三角恋爱的悲剧。
  女主角叫素贞,和她的情人游公园,忽然有一只玉手在她肩头上拍了一下,原来是她的表姐
  芳婷。她把男朋友介绍给芳婷,便酿成了三角恋爱的悲剧。素贞愤而投水自杀。这部小说的
  女主人公与她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