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节
作者:
绚烂冬季 更新:2022-12-08 11:17 字数:4820
她这一回头,登时让豹子几人同时惊呼出来。只见她原本白皙如玉盘的面颊上,此时竟是两道猩红的泪痕垂下,那颜色红的刺目,与白色的面颊辉映下,红的让人心颤。两只昔日的秋水明眸,此时却已是一片灰色,朦朦的不见光泽。
祝融侧着头,似是努力的在倾听着什么,豹子三人一时间心中震颤,俱皆不敢说话,似是唯恐声音惊吓了她。却见祝融听了半响,方才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转身又向前行,口中犹自喃喃的念叨着什么。只是那音调中,满是凄苦自伤之意,飘飘忽忽的,随着风儿传来。
三人在后呆呆的看着,一时无声。良久,马均方才涩声道“祝融姑娘,似是眼睛有了些问题,咱们还是赶紧过去,看顾着一些吧。”说着,已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豹子和哈吉身子一震,都是沉重的点点头,急急的追了上去。马均又是长叹一声,也是跟了上去。几人郁郁而行,中间伴着一个口中念叨不停的祝融,身形已是缓缓的消失在花树丛中。
成都城上空,巨大的飞影掠过,直往王宫落去,柳飞稳稳的立于金翅背上,亦是在喃喃自语“回来了,终是回来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铜雀
成都城,蜀王宫中。 丝竹声声,管乐齐鸣。刘备高踞王座之上,于右边设位请柳飞坐了。其下两溜儿排开宴席,众文武均是喜气洋洋。频频向蜀王敬酒,气氛热烈非凡。
原来柳飞自回成都,刘备接着。等回至厅堂,柳飞便将此次南蛮之行尽皆说了,众人听得诸葛亮已是凯旋,俱皆欢呼。法正与庞统却是微微而笑,此结果早在二人意料之中。刘备大喜,当即排下酒宴。
待得听到柳飞所言黑灵教之事,不由的俱是面色沉重。刘备惊道“恩师所言尚有一人漏网,且此人似是极有智谋,吾等当如何应对?”
柳飞道“此番却不知这青龙究是何人,如何能对其发动。也只得先自放在一边,全力准备取东川,图谋雍凉方是。至于青龙其人,你此次大战,吾便随军一起,但其出现,自有为师应对便是。”
刘备大喜。众人对这青龙却是纷纷猜测。法正沉吟道“今天下擅者,无出平原管络者。难不成这青龙却是管络所扮?”
刘备奇道“孤向日久镇平原,未尝闻此人名号。却是如何神奇,孝直且先言来。”法正点头道“正当向王上禀告。”
“管络者,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好酒疏狂。其父曾为琅琊即丘长。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肯寐,父母不能禁止。常云家鸡野鹄,尚自知时,何况为人在世乎?与邻儿共戏,辄画地为天文,分布日月星辰。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其名遍传于北方之地。”
刘备讶道“此人难道真能先知?其能与孤恩师相较,却又如何?”法正一愣,却不好回答。
柳飞笑道“玄德怎可如此相问。管公明其人。吾素知之。尝闻其相术无双,能通天地之机。曾为多人相之,皆能使其趋吉避凶。世人多有赞之。然相术一道,不外乎天人之感,观其形,而应于天。只是天道本难测,多有变幻不定之数。安能尽算乎?且其人向不出仕,汝不需为此忧虑。”
转向法正又道“孝直所忧虑之事,也不过是臆测而已。然吾却知,无论曹操如何,那管络必不肯尽言,且自身又无资本,与木魈所言之青龙并不相符。公等勿需忧虑。”
众人点头,旁边庞统目中放着奇光道“便是那管络真有此等手段,统亦不惧,倒想与他较量一番。分个高下出来。人之一世,若总是平淡无奇,亦大憾事也。”
众人皆笑。柳飞也是莞尔。知晓这庞统极是好斗。似便是天生为了战事而生。与法正倒是一时瑜亮。难分轩轾。他此番言语倒也不是虚言。
众人听地柳飞肯出面相助。俱是心情大好。想那青龙再是厉害。却定不是柳公对手。于他们心中。休说青龙。便是那管络也不过尔尔。柳飞之神通又岂止是简单地卜算能相提并论地。心下放开之余。俱是开怀畅饮。
及至晚间。众皆散去。柳飞嘱咐玄德。且等诸葛亮回师后。再做道理。此刻却要先行囤积粮草。打造刀兵。早为取东川做些准备。至于各处将领。该做出调动也当提前安排。
刘备自是唯唯而应。柳飞自要先回青城。遂辞别刘备而去。临行前。又嘱咐刘备遣人往飞云甸。接回马均。俱言马均之才。定是国家后期发展之擎天之柱。当好生相待。刘备应了。
柳飞出了成都城。展开身法。不消多时。便是已回至隐神谷。众女闻听夫君回来。都是大喜。一时间俱来相迎。莺声燕语之间。个个如仙露谪凡。柳飞看地七张宜嗔宜喜地娇容。不觉心神俱醉。暗思自己一生。便是得其一已是几世修来之福分了。今却一得便是七个。还有什么不满足地呢。
当下。唤来吴忠。在谷中排开宴席。让人去请左慈、郭嘉与典韦一起。其中之意。自是俱当做一家人来看。并无主从之分。
待到郭嘉与典韦来到,却是不见左慈身影。柳飞不由的奇怪,问道“今天却是日从西出了不成?那老道何以竟能不来占我便宜了?”
郭嘉与典韦相对看了一眼,均是面上露出古怪地神色。郭奕却是出声接道“回禀恩师,道长伯伯说是要往许都一行,说是欲要帮你尽一份力。只是却不肯明言,说要给你个惊喜。”
柳飞闻听,顿时一愣,斜眼看了郭嘉和典韦一眼,心中已是明白。想及后世演义中曾记过这么一段,却不知此时竟是自己的原因推动的。不由长叹一声,微微摇头。
郭嘉亦是叹口气,却不再言语。旁边只典满不知所然,开口道“师父,你们怎么都摇头,是不是老道士做地不对?若是如此,下次他再让俺帮他偷酒,俺定不帮他。”
众人闻听顿时哄笑,典韦面皮涨的通红,狠狠的敲了一下典满的大头。骂道“混小子,在那胡说些什么?道长又何时让你偷过什么酒了。赶紧闭嘴,吃你的就是,休要多言。”
典满大声呼痛,不忿道“爹,你干吗又打我。每次偷来的酒,你又少喝了?干事的是我,享受地是你们,今日却又来训我,下次再休想我帮你们。”说着,恨恨的插起一块红烧肉,丢入嘴中大嚼,似是要把满腔恼怒,都发泄到那吃食上。
众人听着,都是大笑不已。典韦一张丑脸满是尴尬,手足无措,打又打不得,无奈之下,只是念叨“小兔崽子,翅膀硬了,个小兔崽子。”
柳飞微微一笑,向着典韦摆摆手道“你不需那般懊恼,我所酿的酒有多少,岂能不知。休说是你,想来那偷来之酒,便是奉孝也自少喝不了半口。”说着瞪了郭嘉一眼。
郭嘉却是神色镇定,自顾举杯饮了一口方道“君子不阻朋友之谊。他人请我。嘉又怎可抹人之面。却不知什么偷窃之类的。”
众人闻听一愣,旋即轰然。典韦却是恼道“好你个酸儒,难不成是我父子逼你饮的不成。却这般将自己撇清。”
众人尽皆大笑。笑过之后,郭嘉却是面有忧色,问道“公方才可是料到左慈道长所为何去了?”
柳飞叹道“元放之心,吾如何不知,只是他也恁的天真了。曹操其人,一代枭雄也。安肯轻易退身?况此刻也是容不得他退了。元放此次之行,其后果委实难料。”抬眼望着许都方向。又喃喃的道“吾只恐他此次之行,实是烈火填薪之举。一旦引发后果,后必悔矣。”说着,长叹一声,目光悠然。
他自在青城山叹息,许都城却又是一番景象。原来自曹操称魏王后,众臣歌功颂德,俱言其功可盖世,当造台以记之。时逢有人报邺城外有金光透地而出,操使人挖掘。竞得一铜雀,众人尽曰祥瑞。曹操大喜,遂敕令建造铜雀台以记之。更遍发工匠。搜集奇石异木,修建魏王宫。
这日却正是台成之日,操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之台,左名玉龙之台。右名金凤之台。三台森耸,可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是日,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玉带朱履,凭高而坐。文武侍立于台下。
曹操引众人大宴于台上。武将们各献绝艺。文臣们俱做诗词唱和。曹操自是志满意得。其时有东海人王朗,自景兴。正任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先自出班贺道“小臣不才,愿先抛砖引玉,可乎?”
曹操大喜,便叫吟来。王朗拂笺援笔,立七言诗以进之。诗曰:
铜雀台高壮帝畿,水明山秀竞光辉。
三千剑佩趋黄道,百万貔貅现紫微。
风动绣帘金凤舞,云生碧瓦玉龙飞。
君臣庆会休辞醉,携得天香满袖归。
曹操看毕大喜,取玉爵赐酒,就以玉爵赏之。王朗拜谢,受赐归坐。座上却又有一人道“老臣亦有俚语,愿进于王上。”众人视之,却是那位在潼关跑回来的钟繇。曹操笑道“元常高士,必有佳作。快快咏来。”
钟繇躬身应命,援笔立一首七言。诗曰:
铜雀台高按上天,凝眸览遍旧山川。
栏干屈曲留明月,窗户玲珑压紫烟。
汉祖歌风空系筑,楚王戏马谩加鞭。
主人盛德齐尧舜,愿乐升平万万年。
曹操取过看罢,不由哈哈大笑。捋须笑道“二公佳作,过于太甚矣。”原来这二人所做之诗,却俱是以帝王比拟。曹操虽是嘴上谦逊,心实喜之。
唤人重赏钟繇,方才对众文武道“孤本庸愚,始举孝廉,聊立微名于世耳。后值天下大乱,故以病回乡里,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夏秋读,春冬射猎,为二十年之计,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然不能如意,朝廷征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使不辱于祖宗。此平生愿足矣。”
转头四顾众人,又接着道“后遭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因黄巾之乱,剿降万余。又平定吕布,讨击袁术,摧破袁绍,枭其二子;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有一等人,见孤强盛,任重权高,妄相忖度,言孤有篡位之心,此言大乱之道也。
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孔子云: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为至德也已矣!夫能以大事小,此言耿耿在心。又读《乐毅传》:毅昔日归赵,赵王欲与之图燕,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燕王,犹事大王,宁死不为非义之事。孤又观《蒙恬传》:昔日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德于秦三世矣;今臣手下精兵三十万,卒能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君之恩也。
孤读此二人之,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安有篡逆之心哉?此言皆肝膈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孤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害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汝诸文武必不知孤心也。”
众皆起拜曰“虽周公、伊尹,不及丞相耳。”曹操自是捋须颔首,洋洋自得。真真个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日身便死,一生忠伪有谁知!
第三百四十二章:传玺
曹操于铜雀台大宴文武,各臣属尽皆谀辞如潮,曹操颇是自得。坐中唯有一人却是不乐,正是尚令荀。曹操瞥见,不由问道“文若缘何如此?今日之盛事繁华,亦不自出于君手,尚不可乐乎?”
荀面色淡然,就于座上躬身道“自随王上,每临事机,皆穷竭思智,不敢稍怠。今幸得稍有局面,皆赖王上开明纳言,众将奋力而致。身临盛事,如何不乐?只是心下有些思绪,却不知当说不当说。”
曹操闻言大笑“文若乃孤之股肱,但有何言,大可讲来,不需顾忌。”
荀微一沉吟,道“若此,斗胆放言了。”说着抬起头望着曹操道“以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当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主公如今进位为王,已是逾越,必招致天下诟之。今尚听如此谀辞,非仁君所为。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此言一出,众皆大惊,一时鸦雀无声。曹操亦是愣在当场,旋即却是怒气勃然。他此时已是微醺,斜眼睨着荀,冷声道“文若可有二心乎?若非如此,便是已醉矣,且休多言,可速去!”说着,已是拂袖而起。
荀攸在旁大急,急向曹操请罪,拉着荀退去。荀下得台来,回望高峨的铜雀台,不由仰天长叹,道“吾不想竟见今日之事。”说罢,转身离去。
这边台上,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