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
浮游云中 更新:2022-11-23 12:11 字数:5135
附录 名词解释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4,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第五编——活动与发展(只有学习一章)
第十三章 学习
1,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含义是: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加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五种结果是: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
【1,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
【2,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有机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主动地作出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发出的,而不是由于刺激被动引起的。】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应答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强化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强化。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通过对强化进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确的控制学习行为。除了强化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作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4,学习的认知理论
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强调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成而实现的。顿悟的出现依赖于情景;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在一种情景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认知就是行为的中介变量。所以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称为“认知-行为”主义。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三个方面:1,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所激发;2,经过某些中介变量;3,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通过位置学习和潜在学习证实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而且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由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5,动作技能
1,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技能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2,动作技能是由个别动作构成的系统,它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动作技能有几个形成阶段: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6,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
2,动作反馈有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4,建立起协调的运动模式。
7,练习的作用和练习进程的特点
1,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间建立更完善的协调。
2,练习进程的特点:
A,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的提高。
B,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C,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
D,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8,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1,确定练习的目标
2,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人对活动的态度和人在练习时的情绪状态。
附录 名词解释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在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3,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
4,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练习曲线-是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
6,高原现象-是练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7,知识迁移-人们在一种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200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
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
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5.视觉感受野位于( )
A.外侧膝状体 B.额叶 C.视网膜 D.视觉皮层
6.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使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500HZ以下 B.1000~5000HZ
C.5000~10000Hz D.10000Hz以上
7.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
8.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
A.“全或无”加工 B.颉颃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
9.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
A.双耳分析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
10.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
11.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形象编码
1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
1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
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
14.“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6.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17.卡特尔将基于先天禀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
A.情绪智力 B.晶体智力 C.空间智力 D.流体智力
18.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19.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20.霍尔(G.S.Hall)提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 )
A.白板说 B.复演说 C.进化说 D.成熟势力说
21.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性器期
22.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
A.第1~2周 B.第2~8周 C.第9~15周 D.第21~30周
23.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
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B.视觉偏爱法
C.陌生情境技术 D.照镜子法
2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25.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自主感 B.亲密感 C.勤奋感 D.同一感
26.在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 )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27.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
A.最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