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扑火      更新:2022-11-23 12:10      字数:4997
  感?克,生石膏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茯苓6克,甘草10克,白术12克。
  服药2剂,疼痛好转,精神增加。某医云:此方祛风湿药竟如此之小,怎能治病。乃将上方中之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加至10克,细辛增至3克。
  服药3剂,疼痛加剧。又邀余诊。审其脉同上。乃再将羌、独、防、芷改为1.5克,细辛1克,加当归、白芍至15克。
  服药20剂,疼痛消失。乃嘱其再服2周,后果愈。
  患者云:何用药均同,而一方病愈,一方加剧?答曰:本病乃阴血不足为主,故祛风湿药尤当慎用也,否则血更虚而疼痛加剧,细读东垣之治内伤诸方风药均量微而效宏即在此也。
  5.见病治病,不知随证,岂能得愈
  阮××,女,35岁。
  人工流产后指、腕、肘关节疼痛2个多月。医诊风湿性关节炎。先用西药治疗1个多月无效,后又请中医予祛风除湿止痛药而更剧。细审其证,除指、腕、肘关节疼痛外,并见头痛,畏风,胸满心烦,舌苔白,脉沉弦。综合脉证,思之:胸满心烦,脉沉弦者,肝郁血虚也。治以养血疏肝。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生姜3克,薄荷3克,丝瓜络6克,桑枝30克。
  服药6剂,头痛、畏风,胸满心烦,头痛俱减,关节疼痛稍减,舌苔白,脉弦细数。综合脉证思之:此肝郁稍减,而血虚风湿之证为著也。治宜养血清热,祛风除湿。处方:秦艽3克,羌活3克,独活3克,防风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细辛1克,黄芩10克,生地30克,熟地15克,生石膏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白术10克。.
  服药4剂,关节疼痛明显好转。但服至6剂时,关节疼又剧,脉沉弦小数。综合脉证,思之:此肝郁血虚也。复予养血疏肝方6剂,疼痛始减,继又不减。再予养血清热,祛风除湿方6剂。其后凡见肝郁即予养血疏肝,但见关节疼痛,即予养血清热,祛风除湿。共服40剂,果愈。
  某医云:为何经常改变方药?答曰:病情复杂而多经误治者,必须根据发病情况的主次而及时改变治法,正如仲景《伤寒论》所说:“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痰郁气结,枢机不利,反与活血养血,宽胸通阳,久治不效
  于××,女,42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期前收缩、偶发心房纤颤3年多。医先以西药治疗1年多效果不著,后又以中药活血化瘀、宽胸通阳等治疗亦不见好转。细审其证,除心前区憋闷疼痛,心烦心悸之外,并见有头晕,口干,纳差,舌苔薄白,脉弦滑结代等证。综合脉证,因思:胸胁者肝之属也;弦脉者肝也;滑者痰也;结者郁结也;代者气血大衰也。合而论之,乃肝胆之气郁结,痰热内郁,正气大衰之候。因拟人参大补元气,半夏、生姜、瓜蒌清化痰热,小柴胡汤和解枢机。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大枣5个,人参10克,生姜3片,瓜蒌15克。
  服药5剂,胸满胸痛,心悸气短,头晕等证均明显改善。某医检视上方乃小柴胡汤,乃云:小柴胡汤者,乃《伤寒论》治疗热病方也,不可用于冠心病,然既然有效,恐乃疏肝之功耳。逍遥散者,既有疏肝之功,又有治疗冠心病之活血药,若再加川芎、丹参等治冠心病的药物,则更为合拍。因而改用下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薄荷3克。
  服药5剂后,胸满胸痛,心悸气短等证又见加剧。患者因本人系医生,急查数次心电图。发现除期前收缩、sT段压低、T波倒置,频发心房纤颤外,并见Ⅱ度左束支传导阻滞。又再邀余诊。查其除上证外,脉仍见弦滑结代而兼涩。乃云:仍宜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瓜蒌15克。
  服药3剂,诸证又减;继服上药50剂,诸证消失,心电图:正常。
  医云:何用冠心Ⅱ号、逍遥散、瓜蒌薤白等治冠心病方药不效,而你却用小柴胡汤得愈也?答曰:本证乃痰郁、气滞,病位在肝胆之病,病位在肝胆,自当以疏达为是,病因为痰、郁者,应予疏肝、化痰,故得愈也。再问:治冠心病之药为何不效,而非治冠心病之药何故有效?答曰:此话实属武断,我们若下“治冠心病之专药的结论”,未免太早,因为这些理论和实践尚缺乏长期临床检验。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请注意这个科学大问题,切忌教条主义。
  2.痰滞血瘀,郁热不化,反以活血温经,其证不解苏××,女,53岁。5个月前,因心情不痛快而突感胸闷气短,出汗,头晕,继而晕倒约1分多钟而清醒。经某院住院检查治疗近4个月,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窦房传导阻滞,但疗效始终不够满意。又配合中药活血养血、宽胸通阳,补气养血等进行治疗亦无明显改善。细审其证,除胸满气短,心悸心烦之外,并见其头晕,不敢坐或立,软弱乏神,阵阵汗出,汗出之始,先感心胸烦热,继而上冲,冲至心胸则心悸而恐,冲至咽喉则呼吸极端困难,冲至头则头晕失去知觉,不久即清醒而全身汗出,汗出后全身极其软弱,并时或寒热往来,舌苔白,脉弦紧滑数。综合脉证,思之:此正如仲景所论奔豚气之证也。因拟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处方:甘草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生姜4片,桑皮15克,葛根15克。
  服药4剂诸证好转,阵发性逆气上冲由一日4~5次,减为隔日1次,而且时间也较前减少,并能下地走动而不感头晕。某医云:余始活血不效,后又用生脉散亦不效。其故何也?答曰:病呈阵发性,又发于惊恐之后,显系奔豚之证,奔豚证,仲景云: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其治法列有三条:一曰: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二曰:气从少腹上至心,桂枝加桂汤主之。三曰:脐下悸,欲作奔豚,苓桂甘枣汤主之。也就是说均可用于发作欲死者。三方之中无一味人参,可见用人参不对证。此证之软弱乏力为痰阻所致,故不用人参。其后又服30剂,诸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3.气阴俱虚,膈间支饮,或但祛饮而不知扶正,或但知扶正而不知化饮,久久不愈
  马××,男,78岁。
  患糖尿病近40年,糖尿病性肾病30多年,肾病性高血压20多年,脑血栓后遗症偏瘫15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5年。前后住院达6年之久,虽然症状不见明显改善,但尚能控制病情发展。最近3个多月来,病情日渐加重,体重锐减,行动困难,心悸气短,饮食甚差。细审其证,肌肉瘦削,(体重34千克),行动困难,神疲纳呆,心悸气短,腰酸腰困,语言无力,舌苔薄白,脉虚大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心肝脾肺肾五脏俱病也,气血俱衰也,膈间支饮也。治宜补气阴,益脾肾,化痰饮,降冲逆,交心肾。处方:黄芪1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五昧子10克,生地2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肉桂10克,防己10克,生石膏15克。
  服药7剂,精神、食欲好转,心悸气短明显改善,在他人搀扶下已能走100多步远;继服上药60剂,精神、食欲大增,体重恢复至55千克,尿常规阴性,心电图正常。
  4.肝郁血虚,不予疏肝养血,惟从活血化痰论治,久久不效
  郝××,男,49岁。
  冠心病、心房纤颤、左束支传导阻滞1年多。医除予西药外,并予活血化瘀之中药治之,效不著。审视其证见心悸气短,心前区憋痛,急予小柴胡加瓜蒌方10剂治之,不效。再审其脉弦细而涩,舌苔薄白。因思:弦细之脉者肝郁血虚也;涩者,气滞血瘀也。前方之用活血、化痰不效者,其一为未养血,其二为未治血故耳。乃拟养血疏肝。逍遥散加味: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薄荷3克,青皮10克。
  服药7剂,诸证大减,继服上药3个月,共服药80剂,愈。
  5.气血俱虚,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不识夹杂多少,但或补或泻,其病难愈
  薛××,男,65岁。
  冠心病,心房纤颤8年多。曾反复住院治疗达4年余,然其效不著。审其除西药外,仅用中药养心安神、活血通脉、宽胸通阳等方即达近千剂。细询其近半年来,心悸心烦尤甚,有时心跳有暂停之感,有时心前区刺痛,有时胸微满,精神、食欲正常。舌苔薄白,舌质微暗,脉虚弦涩结或数促兼见。综合脉证,诊为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拟用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健脾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
  服药6剂后,心悸胸满胸痛等证明显好转,继服上方18剂心悸胸痛未作,继服15剂,心电图复查3次未见异常。为巩固疗效,以上方为丸,每日3次,每次9克,服药4个月,愈。
  患者问:心悸乃心病的症状,自应从心论治,而前用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等不效,其故何也?答曰:心悸一症属心之证我想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用补心丹、炙甘草汤不效,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张仲景列心悸的表现有心下悸、心中悸、心’悸。本病之悸发生于胸部偏左,乃肝郁犯心之悸,故治宜从肝而不从心,此所以用补心不效,而用参芪丹归取效也。
  6.肝郁气结,寒饮阻滞,不化其饮,而养其血,祛其瘀.故其不效
  陈××,男,65岁。
  心烦心悸,心前区刺痛3年多。某院诊为冠心病、心房纤颤、左束支传导阻滞。住院治疗一年多不见好转。尤其是最近一年来,胸满胸痛,心悸气短较前更加严重,并见阵发性逆气上冲,冲至心胸、头部则头晕汗出,汗出之后烦热之气时减,失眠纳呆。又邀中医以活血养血、清热泻火、养心安神之中药治之,亦证不减。细审其证,除上述者外,并见其舌苔薄白,脉弦紧结涩。因思:阵发性烦热上冲,冲则心悸气短者,奔豚也,奔豚之烦热起两胁者肝火也,心下悸者,心脾虚也;脐下悸者,肾虚也。再问其悸状,云:心下悸,心下悸逆气上冲循胸胁而上至胸咽,至头则热散汗出。综合脉证,乃云:此肝郁气结,心阳不振,水饮上犯,上热下寒之证也。前用诸法或肝病从心治,或气滞从活血,或阳虚从阴虚,或阳虚水饮而泻火,或饮邪而滋阴,皆误也。因拟疏肝理气,温阳化饮,平降冲逆,调理三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茯苓10克,桂枝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龙骨15克,牡蛎15克,大黄3克。
  服药6剂,心悸心烦,胸满胸痛,身热汗出,失眠头痛等证均减;继服上方18剂,诸证若失;又服20剂以善后,果愈。
  患者本人亦系医生,乃云:余自用养心安神,补气养血之剂而不效,而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20剂病即愈,且心电图亦转正常,其故何也?答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既有小柴胡之疏肝利胆,又有苓桂姜枣汤之强心阳化水饮降冲气;既有龙骨牡蛎之镇降以防疏达太过而水气上冲,又有柴胡、桂枝、大黄三味上中下调理以解三焦之滞塞,故用于寒热并见,虚实并存者,常效如桴鼓。又云:余学习中医,应用中药治病已近20年,但长期存在着一种想法:西医、西药效果快,能治真正的病,中医、中药效果慢,且只能治功能性的病,从我本人的病来看,中药效果不但不慢,而且很能使改变了的心电图纠正过来。
  高血压病
  1.气血俱虚,肝火上冲,但降其火,血压不降安××,男,65岁。3年多来,血压一直持续在200/150mmHg左右不见下降。医先以多种西药治疗不见好转,继又配中药平肝潜阳,滋阴平肝,平肝泻火等治疗,仍然不见改善。近1年来,又逐渐出现胸满胸痛,心悸气短,经数个医院检查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期前收缩,I度左束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