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2-11-10 16:23      字数:4728
  然后就这样听下去。他坚持每学期会放几部电影,然后换一些新的进来。遇到放过的电影,我会很乐意听他说完他的故事,然后在熄灯准备放电影的小小骚动时离开。在他的课上,我会不时看到熟悉的面孔,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是熟悉。陆老师的故事有时候也是熟悉的,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愿意提前在台下说破。
  后来听说陆老师结了婚,偶尔的一次我听到他讲到朱光潜借钱给某个讲师买婴儿床的故事,感叹没有那个讲师般同样的好运气。讲故事的他,仍然穿着白衬衣,漫不经心地玩弄话筒袋上的拉链,轻轻夹起粉笔。然而我们变了。
  第三部分北大电影课(3)
  胡续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北大博士毕业,开课众多。大二上学期选了他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中的电影》,每周三晚十一十二节,跟陆绍阳老师的课刚好连着,然而两个人讲课的风格却绝对大不相同。2002年4月1日,星期二,张国荣自杀。第二天的电影课上,陆、胡两位老师都放了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以表哀悼。陆老师放的是《倩女幽魂》,而胡老师放的则是《阿飞正传》。胡续冬,浪漫、不羁、风格诡异。
  每周三,在陆邵阳课上被融化熨平晾干叠整齐了的心情,会在胡续冬的课上瞬间被撩拨得七零八落。胡老师崇拜狂放洒脱的艺术,正如他心仪之地—巴西,那里的狂欢节火辣,桑巴舞忘情。他言语平静,但观点尖锐,激情十足。从不避讳敏感话题,更鼓励学生上台发言,绝不吝惜溢美之辞。胡老师的课侧重文学,似乎电影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然而每放电影,则必不流俗而往往惊人。
  我记得课上总是有同学听讲课时津津有味,放电影时则中途离席,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播放《露西亚的情人》《键》和《玫瑰的名字》时,它、们或偏激或艰涩,甚或荒诞。然而胡续冬的口味难以琢磨,却让人上瘾。
  前几天看电视,换台的时候竟然看见胡续冬,主持教育台的一档节目,和几个小剧场话剧导演在讨论校园话剧创作的话题,颇为自如。想起某一年的未名诗歌节上,他以青年诗人的身份参加,还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席间与众位诗人相谈甚欢。几周前,在《新京报》上甚至还看到了他的《芙蓉姐姐与喜剧暴力》。他同时还是现代音乐社摇滚青年们的辅导老师。胡续冬不是仅仅属于电影的。
  第三部分北大电影课(4)
  张中秋哲学系老师,研究美学,开的课叫《艺术与人生》。张中秋给我的第一印象,她是齐豫,或者三毛、潘越云,总之,都是有着流浪艺术家气质的女性,她优雅,然而不失理性。在我印象里她卷发,穿一件深色大衬衣或者毛衣,两只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不太记得她抽不抽烟,也许应该是抽的。她主要讲美学,但是爱电影,每堂课总会以一场或者半场电影结束。有时候还会请一些非主流导演过来放他们的片子。然而又不全是这样。她有很多朋友,有的时候她会请朋友过来讲摄影,或者音乐,看得出来他们保持着怎样默契的关系。
  但是我想,她最爱的还是电影。每当电影开场,她总会站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有时候,就站在我旁边,一起静静看完。然后我看到,也许已经看过太多次这部电影的她,仍然有眼泪落下来。
  张老师的课有与众不同的考试方式—跟她聊一次天,告诉她对你自己重要的经历。我考试的那天,在我前面的一个维族同学跟她讲了对一个维族歌手的无比喜爱,而我则说了在迷笛摇滚音乐节的见闻。她很认真地听,做记录,提她感兴趣的我的问题,然后问我能不能把当时拍的照片发电子邮件给她。我自然很乐意,甚至每当北我想要倾诉的时候,仍然会想起她来。
  大写了这么些,突然想到张元的一句话:“生活很悲痛,但电影很幸福。”毕业了,故逐渐开始在琐事中体察生活的悲痛,然而幸好住得离北大不远,幸好北大是爱影者事的乐园,幸好……仍然有这些老师,这些课在联播幸福。
  第三部分北大电影课(5)
  姓名:李娜性别:女籍贯:湖北襄樊入学时间:2001年专业:艺术系影视编导专业选择此专业的理由:热爱色彩、影像、故事、音乐……所有构成电影的东西最喜爱本校的地方:燕南园理想职业:电影美工 人文地理栏目美编第三部分万柳—燕园(1)
  来到北大,不管对谁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而对我来说,严格讲来,每天都必须面对一次“来到北大”的心理转换。因为我们不是住在传统意义上的“百年名校”北大校内,即所谓的“燕园”;而被安排在了一个传说中的富人区里面的一圈公寓楼,所谓“北京大学万柳学区”是也,简称“万柳”。截至2004-2005学年,每天约有30来辆车往来于其间。我们就依靠着它们和物理意义上的北大发生着关系。
  当我得知我们必须以这样一种有些尴尬的方式继续学习的时候,但很快也就释然了。毕竟,保持距离,是来到一个新地方应当采取的安全姿态。而我也更情愿先以一种观察者的身份开始。又不是小孩子,没那么容易很快的投入了。来到“北大”(自然是指包括了燕园,万柳,以及传说中的昌平和深圳的某处的精神的北大了)之前,太多的东西已经养成。没有办法,绝无可能再像四年前,我仿佛是一个无性小生命那样,毫无瑕疵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都是新生,我却跟那群意气风发的刚经过高考的孩子们完全不一样。年龄上的差别尚在其次。我想“新生”是一种一去不复的经历,是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不重要。
  然后就懒懒地开始了每天从万柳到燕园再回到万柳的生活。
  出门,乘电梯下楼,然后就总能看见几个一样要乘校车的人。总有人紧张,见司机已经在车上就会紧走几步,甚或跑了起来。总归要到了车上才比较安心。
  也有可能,出了大门才发现一堆人已经在那里等待了。引颈望司机,司机则总是千呼百盼不出来。司机不来,车门不开;车门不开,位置就还不固定,于是一切都有可能,便有了隐隐的刺激。得风气之先者认出了司机,就能预流,但也未必每次都灵。有时司机径直上车,却将车开到大家等待的地方才开门。这样那些自以为聪明灵动的预流者就从先进变成后进,只能站着。
  如果已经有足够的人在等了,开门那一刻实在是很精彩的。但因为从万柳到北大和从北大到万柳是对等的,而从北大到万柳的景象更为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就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来讲吧。
  也有司机早早打开车门,然后就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分别择位而坐。这样万柳比较无趣。尤其是在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上车却又发现一个坐位也没有了,—注意,是坐位,因为被我们看重的是能“坐”—实在让人乘之无味。我跟同学燕曾经尝试为了坐位而刻意去等下一辆车,但这也只有在某些五分钟就有一班车的园时候才好实行。当然,在某些时候,能挤上车就已经很不错的时候,“坐位”就成了奢望。不过,校车毕竟是校车,就算再挤,至少不用担心小偷,就算脸贴在人家书包上,也就一站而已。大家都默默地忍受着。
  终于,到了北大。
  第三部分万柳—燕园(2)
  北大自然是个读书的地方。有了政府的强力支持,一般说来,北大的师资应该是最强的,藏书应该是最多的,自然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尤其,虽然我们刚来到北大不到24小时,长住这里的人并不排外,常常提醒我们“北大”的身份。小贩们会卖着印着“北京大学”字样的水杯、T恤、笔记本,要买一支廉价而没有印着“北京大学”的钢笔竟然不可得。如果有苹果上象印着“寿”字一样的印上了“北京大学”,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又比如,我们常常被告知某些事“尤其不应该是我们北大的学生做的”—幸亏少有要求我们的说有什么应该是“我们北大的学生”去做的。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有些惶恐,惟恐人家看出来我是刚刚来到北大的,而且还是朝秦暮楚,晚上还要回去。
  不过,记得只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低着头,仿佛在念讲义,又仿佛在跟随脑中某个还不甚清楚的念头,不知怎的就突然说了一句:“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时,仿佛已经不在北大,在某个抽象,而且超越的世界,洁净而空旷。有些不真实的感觉。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北大的衍生物,让我忘记了我是来到了北大。
  我只是来读书的。如此而已。
  在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时间慢慢走过。时间缓慢得甚至有了些优雅。
  优美,而且从容。书的世界总是好过真实的世界。
  然后就又要从燕园到万柳的旅程。
  第三部分万柳—燕园(3)
  有的人总是匆匆忙忙走到等车的地方,目不斜视;也有人像逛街一样走过路上的各种小摊点。一般说来,校车不会太早的停在那里,这更加需要耐心的等待。曾经一个下雨天,校车迟到30分钟,或者40分钟吧。
  但一般,也就迟到三四分钟而已,还能忍受。我已经预告过,当一大堆人终于等到珊珊迟来的校车时,那种景象是值得一看的。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校车上,并且就已经开始揣测停车的位置,以能尽快上车找到一个坐位。面对人群,司机或者售票员冷静的叫着“往后退往后退”,甚至还可能抛在人群,开到稍远的地方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奔跑的人流,颇为壮观。但这种时候毕竟是不多的,司机也需承担人们的抱怨。总之,当车停下来的时候,能否坐到位置其实就已经尘埃落定,无甚悬念。我想,在平日,是很难看到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此疯狂的,全无风度地跑动。常常会忍不住好笑。宽容点想来,大家好像都恢复了童心,能坐到一个位置,似乎真的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算你有幸离车门很近,开门那一刻也一定要立定脚跟,否则很可能一下子被人流不知道挤到哪里去。
  但一般,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尚无什么悲剧发生。而且,上车以后一般都能看准位置,迅速坐下—这也算是个人生哲理了。这种时候是需要眼疾手快了,那种挑挑拣拣的人,犹豫一下,就无位可坐了。相反,如果倒霉离车门很远,别说了,能有个地方站稳并且抓住扶手就已经很好了。总之,也就那么十来分钟的路程,还抱怨什么,回到万柳,就结束了。
  然后,时间再次缓慢了下来。在万柳。
  第三部分万柳—燕园(4)
  姓名:梁心性别:女籍贯:四川绵阳入学时间:2004年专业:历史选择此专业的理由:爱好最喜爱本校的地方:资源丰富,藏书多理想职业:图书馆管理员第四部分我在北大的第二个家—山鹰社(1)
  在北大生活已三年,我曾经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在这里,有我第二个家。”这个家,就是山鹰社。
  这里,有家的温暖,有兄弟姐妹的关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无私的关怀和奉献。
  “以前有一群人,他们很喜欢跑到郊外的荒山野岭,在宁静无人的野地里仰望太阳月亮星星,在高峻的山岭上不顾忌地迎受大风的吹拂,大声号叫,在陡峭的岩壁上精疲力竭地攀爬,他们觉得这样很好,他们很喜欢,于是常常去。后来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大家聚到一起,于是成立了一个社团,因为一个组织可以做得更好,更安全。”这,就是山鹰社“。
  我和山鹰,完完全全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山鹰社,一个校园里充满了各种评说的社团,她似乎是有点遥远如梦般不可及的—就像她的活动:攀岩,西藏,雪山;这一切,都是我梦里追寻却不曾想到会实现的东西。于是,当我怀着那些关于雪山的梦想,踌躇地在三角地招新的摊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心潮彭湃。
  从此以后,书本不再是生活的惟一。每周二、四晚的训练,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跑圈,高喊“存鹰之心,志在高远”,把梦想放在遥远而美丽的雪山。
  每天下午,一体的岩壁,都会有我们勤奋练习攀岩的身影。努力向上,脱落,再努力……在我们眼中,超越极限成为目标。我们“痛并快乐着”。肉体的伤痛,劳累,并不能打垮我们;咬咬牙,努力向上爬。每周末,我们背着包去野外,拥抱大自然;大饼加辣酱,就是我们的食粮。体验与朋友生死与共,体验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洗涤城市的繁华与世俗,我们去寻找内心涌动着的人类的冲动。这,便是我们的生活。
  怀着对雪山深深的眷恋来到山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