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2-10-30 13:52      字数:4854
  摹?br />
  据说国内出版了《格林童话》原始版的中译本,引起众多学者和网友的非议,认为这种行为等于亵渎《格林童话》,且不论是否真有此事,我倒觉得不必为此操心,因为《格林童话》本来就是照原始版改写的,出版原始版的中译本也是有利学者研究的好事,又何必反对呢,难道有哪个家长会让孩子去看这种书吗?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我们因为有了《金瓶梅》洁本的缘故而将原本烧掉,不被外国人骂成笨伯才怪呢。
  七
  除《格林童话》外,还有许多带有不良情节的经典童话。比如,在著名的《贝洛童话集》中,《蓝胡子》其实是个恐怖故事,假如在深夜讲给小女孩听,她晚上不做噩梦就该谢天谢地了;在《小拇指》中,善良的妖怪之妻明明想要搭救小拇指,小拇指却从她那里骗取大量金钱,留为己用——这件事若发生在现在,小拇指就算不进少年管教所,也该写一篇深刻检讨。至于《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和神灯》之类的故事所表现的那种希望凭奇遇一夜暴富或游戏人生等思想,对大人、小孩都有毒害作用,这里不必多说。
  不过,很多经典童话之所以需要改写,是因为它们在流传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不合理的破绽。这里,仅对《贝洛童话集》中的《睡美人》做一番局部扫描,看看其中是否有破绽。
  在《睡美人》中,公主在城堡被纺锤刺伤,当时国王和王后都在行宫里。可是,当国王听到公主昏迷的消息,却立刻“走上楼来”,直接探望女儿。这是故事里的第一个破绽,因为国王不可能一下子从行宫里踏上城堡的楼梯。后来,仙女让城堡里的人集体昏睡一百年,却让公主的父母在一旁着急。百年之后,当公主醒来,只知新人好,不闻父母笑,心里能好受吗?这是故事里的第二个破绽,因为这个安排不近情理。此外还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再一一细说了。那么,为让这个故事更合理,我们在翻译时干吗不采用译写方式呢?
  八
  钱歌川在《翻译的基本知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初版)一书中曾引用了辜鸿铭写的一则小故事:
  “昔年陈立秋侍郎兰彬,出使美国,有随员徐某,夙不解西文。一日,持西报展览,颇入神。使馆译员见之,讶然曰:‘君何时谙识西文乎?’徐曰:‘我固不谙。’译员曰:‘君既不谙西文,阅此奚为?’徐答曰:‘余以为阅西文固不解,阅诸君之翻译文亦不解。同一不解,固不如阅西文之为愈也。’至今传为笑柄。”
  接下来,钱歌川提出了他的看法:
  “由上面这个故事看来,可见翻译出来的文字,必须通顺达意,否则就会变成天书,是没有人能看得懂的。……徐先生……的幽默感,给了从事翻译的人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在执笔翻译之前,先得想想:他们是翻给谁看的?当然是翻给他们的国人看的。如果国人看不懂,岂不等于劳力白费?目的既未达到,可说是完全失败了。”
  “有一个比喻说得好:‘翻译文好比女人——漂亮的不忠实,忠实的不漂亮。’这也就是说,翻译时流利和忠实是很难两全的。意大利人甚至于说翻译的人是叛徒,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译得像原作一样的通顺流利,就多半不大忠实,要忠实地表达原意,一字不苟地翻译时,就要变成天书,没有人能看得懂了。”
  无论译者还是读者,似乎都该好好琢磨一下这两段话。我觉得,译文更像一幅肖像画,译者则有如画家,纵使可以画得神似甚至比本人还美,却不能画得跟本人一模一样。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虽然也要遵守“信达雅”的信条,却不能像翻译科学著作那样,要求无一字无来历。只要译文能大体传神,纵使译文稍微经过改写或有些翻译错误,读者也该体谅,因为他看到的只是美女肖像,而非美女本人。
  既然如此,译写或改写就不该被看作大不敬行为,因为译文有如女人,译者有如叛徒,译者之所以甘作“叛徒”,只为亲近读者,让译文变得更加“通顺流利”。当然,假如原著被译者“译写”得乱七八糟,既不能传神,也不能达意,读者自然有权大发其火,可这却是另一码事了。
  忘记沉重,享受快乐
  王建全
  《谁是娄?肖荻诺》(后文简称《谁》)是一部风格新颖的以黑社会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它于2004年底在意大利问世后,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喜欢。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也取得了成功。
  作品的主要阅读群体是年轻人。一位意大利网友的评论或许代表了他们中许多人的想法:我并不懂文学,不懂那些历史的、沉重的东西。我所知道的只是这是一部让我开心、引我发笑、让我暂时忘记一切烦恼的作品。的确,幽默、诙谐、平民化是这部作品的主要特点。很高兴这部作品也被介绍到了中国。主题沉重的那些大部头作品或许已经让我们读者的神经难以承受了,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把那些一本正经的东西丢在一边,“庸俗”地笑上一次吧!
  《谁》的作者奥塔维奥?卡佩拉尼(OttavioCappellani),1969年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他是《西西里日报》的一名专栏作家,此前一直名不见经传。《谁》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也让他在意大利文坛崭露头角,成为意大利新一代作家中风格鲜明的一位。
  1985年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Calvino)突然病逝,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从那以后,意大利文坛再也没有找到领军人物,没有了在世界上,甚至在欧洲有分量的作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Eco)、阿莱桑德罗?巴里柯(AlessandroBaricco)等作家努力支撑着意大利文学的大厦。现在,以卡佩拉尼为代表的新一代作家的成长,让人们看到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希望。
  用方言写作是卡佩拉尼的主要写作特点,同时也是这些新一代作家的一个重要特色,比如用巴里方言进行创作的尼古拉?拉乔亚(NicolaLagioia)以及用普利亚方言进行创作的弗朗切斯科?德秋(FrancescoDezio)。用自己的家乡语言——卡塔尼亚方言写作,使卡佩拉尼如鱼得水,人物语言对话成了《谁》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作品也由此充满了平民和喜剧的气息,为精细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让我们先简单看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西西里,卡塔尼亚,在米姆舅舅破旧的杂货铺里发生了一起劫案。一位宪兵队长被劫匪开枪打死。在卡塔尼亚,不被黑势力保护的商店是经常有劫匪光顾的,但无论如何,绝不可以杀死警察,这不符合道上的规矩。因此这件事惊动了当地黑社会头目萨尔?斯卡利。他的外甥,托尼,最大的爱好就是在自己的花园里不厌其烦地举行烧烤聚会,其中一位固定的客人是他的邻居和好朋友,吉他手尼克?帕伦伯,而这个尼克正是这起劫案的主要嫌疑人。同时,在美国,享有声望的肖荻诺家族拥有自己的一家电影公司,制作并在美国各地播放电影,经营得非常好。可是突然一天,在他们电影拍摄的现场发生了爆炸。于是在美国即将开始一轮新的黑社会的火并。娄?肖荻诺被他的爷爷——家族的大家长——送到了西西里的卡塔尼亚,目的是为了保护他,让他远离这场纷争。而在卡塔尼亚,迎接娄的正是萨尔?斯卡利。萨尔?斯卡利派娄去调查那起劫案,事情由此变得复杂。让一位客人去调查这样棘手的案件并不合规矩。气愤的老娄?肖荻诺从美国赶到卡塔尼亚,却发现了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阴谋,发现自己的家族已经卷入了美国和西西里各个黑势力的利益纷争当中……
  故事的主要场景是在卡塔尼亚,但也有对于纽约、罗马等地方的描写。所以人物的对白也是以卡塔尼亚方言为主,中间穿插着标准意大利语、罗马方言、那波利方言,以及大量的美式英语等等,这其中有许多是日常生活用语,甚至有很多的脏话、黑话,登不得大雅之堂,而就是这些词汇使小说显得特别地平易近人,如实地反映了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们的迥异的生活。整本书就好像是语言大拼盘一样,为了方便阅读,作者甚至在小说的最后附加了一个卡塔尼亚方言与标准意大利语对照的词汇表。这种语言的大杂烩把作品的喜剧特点极致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即使在读一个在内容上没有什么意思的情节时,联想着人物说话的表情、他们的手势以及他们意大利语和英语混合式的发音,依旧会被逗得前仰后合。《谁》也由此不仅吸引了卡塔尼亚的读者,还吸引了意大利其他地区的读者,这是作品在国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电影特色。各个场景的转换就像切换电影镜头一样,后一场景往往与前面一个没有任何的联系,如在序幕中,整个篇幅描写的都是美国的故事,而接下去一章,镜头马上转到浑身是血的尼克,转到了卡塔尼亚的大街上,下面一章又切到了托尼的花园里,说起了他的烧烤聚会……多条线索同时展开。一幕一幕好像电影镜头一样,频繁变换,有时让人摸不到头脑,故事情节也连接不上。但故事就在这一幕一幕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了最后,整个故事,所有不同的镜头都自然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阅读这部作品会让读者联想起许多黑帮喜剧电影,如盖?里奇(GuyRitchie)的《两根大烟枪》(LockStockandTwoSmokingBarrels)和《偷拐抢骗》(Snatch)、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Taratino)的《低俗小说》(PulpFiction)以及加利?格里(GaryGray)的《黑道当家》(BeCool)等等。无论是盖?里奇拿手的角色独白,还是昆汀擅长链式叙事风格,在《谁》中都能找到一丝痕迹。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可以不用做多少修改,就可以直接作为剧本而搬上银幕,所取得的效果就是一部跟上述电影风格类似,再加上意大利独有喜剧元素的更上乘之作。
  在内容方面作者也是紧扣电影这一娱乐元素。老娄?肖荻诺就是靠一家电影公司洗黑钱,所有的事情都由电影而起。各色电影界的伪专家,如疯子导演莱昂纳多?特兰特,他的一个接一个白痴、搞笑的电影剧本;在罗马电影首映式上出现了各色影评人物,就连卢克斯影业、美杜莎影业等,这些真实的电影公司也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参加首映式;在烧烤聚会上,托尼和莱昂纳多甚至直接聊起了马龙?白兰度儿子涉嫌的谋杀案;喀麦隆?迪亚兹、乔?佩西、詹妮弗?洛佩兹、雪儿等等这些曾经或者现在当红的影坛、歌坛明星在作品中都被直接提到。所以这是一部“现实”的、娱乐的小说,再加上烧烤、洗黑钱等年轻人中意的东西,它又成了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作品。这是作者成功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小说里人物繁多,个性鲜明。其实作品篇幅并不长,但就是用这有限的笔墨,卡佩拉尼勾勒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主角人物,如心疼孙子、家庭为重的老一代黑帮代表人物老娄,嗜杜松子酒如命、有干劲、易冲动的小娄,迷恋烤肉的理发师托尼,爱臭美、心狠手辣的地方头目萨尔?斯卡利;配角人物,如杜乔、奴乔、农乔,萨尔舅舅三个愚蠢、傻里傻气的手下,托尼理发店里同性恋一样的两个帮手,托尼的七大姑八大姨,疯狂导演莱昂纳多等等。就在卡塔尼亚的夜幕中,罗马的高级宾馆中,曼哈顿豪华办公室里,这些人物带着自己独有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纷纷登场亮相,演出了一场接一场的好戏。
  卡佩拉尼并不是想写一部深刻的作品,但在小说的最后,老娄那一连串对往昔的回忆中,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隐藏在前面一系列“闹剧”后人们的一些怀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几许无奈。意大利从来就不缺乏辉煌、深刻和沉重,几千年前伟大的罗马帝国,之后的外族入侵,灿烂的文艺复兴,半个世纪漫长的独立运动,黑暗的法西斯专政……这是一个肩负着沉重历史的国家。可是就是在这些荣耀、这些沉重、这些苦难之后,意大利的人民却形成了令人惊讶,甚至让人感到迷惑的乐观精神,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从不唉声叹气,从不冥思苦想:也许这就是意大利不会像德国一样出现伟大哲人,而只会诞生无数浪漫诗人的原因吧!往日的辉煌,近代的苦难都深埋在大脑的深层,铭记但很少被触动。《谁》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描写的是黑帮争斗,但从整部作品中流露出的却是意大利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特征。就像作品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