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节
作者: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1      字数:4766
  “这……这可真象。”
  四奶奶见过不少画像,可是没有这样象的。
  “今天画不完,明天再接着画。你们回去之前,应该能画完的。”
  “这画的……可真象。”
  “才打了个底子呢。”
  把画收了起来,又林帮着四奶奶收拾打点东西。来去匆匆这话的意思,她现在是明白了。于江还有老太太和通儿,四奶奶也一样惦记着放不下。再说,眼见入秋了,一入秋,又是忙的时节,家里也离不了人。
  四奶奶安慰女儿:“快别苦着脸,让你婆家人瞧着,还当你在朱家多委屈呢,不好。再说,我这一去又不是再也见不着了,以事得了空,我再随你父亲来京城看你。”
  话是这样说,可是母女心里都明白,四奶奶能来这一趟实在不易。老太太年纪大了,家里离不了人,再见面不知何年何期。
  送走了娘家人,又林着实消沉了几日,朱慕贤为了让她高兴些,特意花心思挑了些新书和玩意儿来给她解闷。
  夏天早已经到了尾走,天气渐渐凉爽起来。京城的夏天难熬,燠热而潮湿。一年四季里头,冬天太冷,春天干旱多风,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季。不但气候宜人,也是一个收获丰富的季节。各种水果、山珍,成熟而肥美,令人大饱口腹之欲。
  老爷子过去的门生送了好几盆菊花来,都是难得的名品。老太太留了两盆,其他的各房分了。钟氏也分到了一盆,她正看账册,花送来了也毫无赏玩的闲情。
  “唉,送这样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倒不如折换成现银的好。”
  周嫂子笑了:“奶奶又说笑话了。不过听说这一盆儿花,可能顶中等人家几个月的口粮和开销呢。”
  钟氏对这种不实惠的东西没多大兴趣。庄子上铺子里都到了该交租盘账的时候,钟氏既不太放心账房的人,自己又实在理不过来,忙得焦头烂额的……
  第236章
  韩氏那里自然也得了一盆。韩氏父亲活着的时候,倒是个很风雅的人,爱莳花弄草,菊花也养过。可惜从父亲故去,家里一日比一日败落,也没有养花的闲情了。
  现在再看着这菊花,韩氏心中很是感慨。
  她其实并不比钟氏好多少。钟氏为家务烦心,韩氏却在担心自己的肚子。
  补药吃了不少,夫妻俩也是时常亲近的。悄悄的让郎中看过,也说她没有问题。
  可是没有问题,怎么会一直没动静呢?同一年成的亲,四房儿子都生下来了,她这还颗粒无收。
  就算没儿子,有个女儿也好啊。
  朱慕贤的儿子还没取大名,老爷子挑了个原字给他做乳名。在老太太那儿请安时韩氏看见过又林抱着的孩子。白胖而可爱,小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寓意不名的声音。
  婆婆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要不是在忙着小姑子的亲事,肯定不会让她好过。
  等她忙完了这段日子腾出手来,只怕就会有所安排了。
  朱长安看出她为这个忧心,倒还安慰过她几回。不过是他们都年轻,儿女的事情要讲求缘份,不必急在一时。
  丈夫虽然体贴,可是公婆未必这样想。
  再说,还有个刘姨娘,还有两个大丫头……她们都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令韩氏难以安心。
  刘姨娘经过敲打,看起来倒是变得老实了。是不是真的且不论,起码看起来是规矩多了。
  她很明白。她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无依无靠,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朱长安的喜爱。可是女子的青春很短暂。将来她怎么办?下半辈子怎么办?
  得有个孩子。
  美貌只是昙花一现,男人的温存更靠不住。
  如果说韩氏盼孩子的心渴切,刘姨娘只怕比她还渴切。
  韩氏没有孩子,也还有少奶奶…的地位。刘姨娘一旦韶华不再,那就是一无所有了。年老色衰的妾是什么下场?看大老爷那院子里跟活死人一样的姨娘活得无声无息的姨娘就知道了。她们早已经被人遗忘。平时也根本不在人前露面,活着与死了的区别也就是多那么一口气。
  韩氏身边的丫鬟春蝶轻声说:“奶奶,药熬好了。”
  韩氏点点头。
  药汤端了上来。看起来是沉沉的褐色,看着就让人反胃,更没有胃口喝下去。难受的其实不是喝药。而是喝药时候充满期待。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韩氏捏着鼻子把药喝下去,春蝶忙端了清水给她漱口,又端了蜜饯来。
  韩氏摇摇头。小时候吃药总要配蜜饯,甜甜嘴,把药的苦味暂忘掉。现在吃蜜饯也不觉得甜了。
  “奶奶……其实,四少奶奶当时也吃药调理身子来着。她那会儿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药——要不,咱们去打听打听?把方子讨来瞧瞧,没准儿您吃了也……”
  韩氏还没说话。旁边另一个丫鬟夏莲就啐她:“别胡说了,人和人可不一样,药可不是混吃的。”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韩氏心里也是一动。
  药当然不能混吃,但是李氏当时是请什么郎中给开的方子调理的?要是能把那郎中请来也给她瞧瞧。开个方子调理调理,没准儿她也能……
  大太太二太太不合,下头这些晚辈们也不怎么亲近。韩氏和又林虽然年纪相当,进门时间也差不多,按说该有共同言。但事实是,除非在老太太那儿或是在别的地方偶然碰面,她们从来没有主动拜访过对方,更没有正经交谈过。说是妯娌,可是关系其实跟陌生人也差不多。
  日久见人心,韩氏觉得四少奶奶李氏其实是个好相处的人,待人从来都和和气气的,从来没有主动刁难找碴的时候。她对老太太,大太太都很孝顺,跟大嫂钟氏也算是和睦。
  韩氏觉得,要是向她开这个口,多半她是不会拒绝的。
  只是,得找好机会。可不能事情还没成,先令自己婆婆忌惮生厌。
  韩氏很快找了个机会——瞅着去老太太屋里请安的机会,从老太太那儿出来的时候,韩氏就跟在又林后头不近不远的走着。经过夹道时,韩氏加快脚步赶上前去,唤了声:“弟妹。”
  又林转头见是她,也客气的招呼了一声:“三嫂。”
  请过安各人走各人的,这边可不是韩氏回去的方向。
  “正好遇着你,我给原儿做了个肚兜,就是不知道大小合适不合适。”韩氏就势和她并行,一起往前走。
  又林有些意外,不过回话仍然很得体:“让三嫂费心了,想来一定是合适的。”
  事实上除了娘家送来的,又林没给孩子穿过别人的针线。不仅仅是不放心,更多的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韩氏怎么会想起来给她的孩子做东西呢?
  长房和二房之间的关系大家心知肚明,时刻等着揪对方的错处呢。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桃缘居门口了,又林客气了一句:“三嫂进来喝杯茶吧。”
  她的邀请只是句客套,结果韩氏马上接了句:“好,那就叨扰弟妹了。”
  韩氏肯定另有所图。
  又林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一点。
  韩氏拿出来的肚兜用红绸布包着,肚兜是红绫白里,上头绣着花草。这倒罢了,那草叶子上头还趴着一只绿油油的大蟋蟀,绣得活灵活现,看着十分讨喜。
  “哟,好细致的活计。”
  韩氏抿嘴一笑。
  她娘家早败落了,针线活儿可真没少做。这一手针线,又林可比不上。
  看起来这个肚兜是用了心做的。
  贵重的礼物,韩氏其实也拿不出来,就算勉强凑出来,李氏是有钱人家的闺女,也肯定看不上眼。这肚兜虽然不值什么,但是用了心思,礼送得也有诚意。
  茶端过来,又林说:“三嫂尝尝这茶,不知道你喝不喝得惯。”
  “你快别客气了,这茶喝着挺好的,味儿清,平和。我听说你那间铺子里就卖茶叶?几时带我去瞧瞧,让我也长长见识。”
  客套了一会儿,话风慢慢转到孩子身上来。
  又林这才明白韩氏的来意。难为她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她就算不送东西,也不这么客套来客套去,她要问什么,又林也不会藏私不和她说。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
  “方子有用没用,我也说不上来,这调理身子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见成效的。当时请的郎中是我娘家那边儿的一位老郎中,名声不大显,是有真本事的,可惜就是离的太远了。要遇到个有真本事的大夫,真不是件易事。”
  韩氏心一沉。
  消息是问出来了,可是那郎中远在于江,她哪里能请得来……
  第二百三十七章
  “要是三嫂想看我那时候的方子,倒是应该还收着,我让人找出来,给三嫂瞧瞧。”
  虽然是给她开的调理的方子,但是时过境迁,又林已经生过孩子,身体的情形肯定和未嫁之前不同了。那时候开的是助孕调理的方子,现在生产之后,再用那时候的方子就很不相宜,该另请大夫看过,开张补气养身的方子。这道理韩氏当然也明白。
  从桃缘居出来,韩氏心情有些低落。又林本来送出了屋门——韩氏可嫂子,不能失了礼数。结果孩子偏在这时候哭了,她又急着去哄孩子,韩氏十分知趣地说:“弟妹别送了,快去哄一哄。”
  夏莲小心翼翼地说:“四少奶奶那话会不会是托辞……”
  “她也不是那样的人。”
  时日久了,各人的性子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个谱。又林从来不会故意刁难人,为人大方宽厚。再说,她在京城又不认得什么人,也不会有人请好郎中替她调理身子,当然是未嫁前在南方找的郎中。
  前些日子她的娘家人从于江来探望她们母子,韩氏也见过李家太太,还有她的弟弟,连李家老爷都远远瞧见一眼。韩氏自幼丧父,又没有亲兄弟,看着那一家人和乐融融共享天伦,心中很是羡慕。
  出身高不高的有什么要紧?要紧的是一家人都还活得好好的,能和和美美的在一起。
  刚才说话的时候,她仔细打量李氏。丈夫疼爱,娘家关怀。李氏看起来
  对大太太那位外甥女儿,韩氏很是看不上。不过二太太却满心等着看大房的热闹,只恨不得自己上去推波助澜一番。韩氏做儿媳妇的,当然也不能跟婆婆对着干。在这件事情上。她只能做到不去火上浇油,却也没法儿给又林什么安慰和帮助。
  做婆婆的总不会看儿媳妇很顺眼,她自己还一脑门官司呢。二太太瞅着她的肚子就特别的不顺眼,她哪还有余力去管旁人的闲事。
  一进自己院门,看到刘姨娘低眉顺眼的站在廊下候着她回来,韩氏直想翻白眼。
  这算不算矫枉过正?
  之前刘姨娘对她是各种明里暗里的不服,就算没有言语顶撞,态度也是暗含不驯。可是被朱长安冷落了几天之后,回过味儿来了。知道男人不喜欢那样儿的,现在殷勤得让韩氏更不习惯。
  她装得辛苦,韩氏要忍着她在面前一天晃到晚,说那些言不由衷的话,也着实辛苦。再说。韩氏对她可不会放心。刘姨娘她那出身太复杂,心眼儿多,手段也多。她要给韩氏捶腿揉肩,越捶韩氏越是紧绷。她要端汤捧碗,她端来的东西韩氏一口都不敢踏实吃。这不是伺候,这是给她找罪受。
  这是她一个人的时候。倘若朱长安也回来了,那刘姨娘的殷勤就显得可恶了。小夫妻俩,成亲才不过一年,正该说说一些亲热的话的时候。可是有个她杵在跟前,别说略亲热些了,就是想说句俏皮话都不行。要让她回去的话,她就一脸不安泫然欲泣,跟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样。
  这不,韩氏刚说一句:“行了。你回自己屋里去吧。”刘姨娘就诚惶诚恐的跟了进来:“妾就是想好好伺候奶奶,并无别的意思……”
  韩氏今天心情不好,再看着刘姨娘那张脸就格外气不顺。
  说起来,刘姨娘和四弟妹都是南方女子,生得也都玲珑袅娜。但是四弟妹看起来就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坦荡大方。刘姨娘却总是畏畏缩缩,一股小家子狐媚气,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让你下去就下去。”韩氏板着脸:“你这进门时日也不短了,也没见你给爷做一件半件针线,也着实不象话。”
  刘姨娘赶忙应承:“是,奶奶不提,妾还真没想到,实在太不应该了。”
  终于把她打发出去,韩氏也没能松口气。外头天色那样好,天晴得让人眼睛发晕,她只觉得胸口憋闷。
  这后院儿里就没有什么事儿能瞒过人的,韩氏去桃缘居小坐了一会儿这事,没过晌午,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钟氏倒没怎么放在心上。要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妯娌,另外两个走得太近,她倒是会忌惮一下,她们可是隔房的,更不说两房之间的暗潮涌动,再怎么着两人也坐不到一条船上。庄子上送了好些秋梨来,皮薄多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