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节
作者:
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0 字数:5007
在四奶奶的怒气面前,李光沛明智的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可是四奶奶却又发起愁来:“还有一天就得给他们家回话了。”
李光沛嗯了一声。
“别嗯,你说句话啊。”四奶奶以前不信会有人会一夜就愁白了头发,现在她信了。
“又林这两天怎么样?”
“不出门,也不怎么说话。”
李光沛站了起来,披上衣裳:“我过去看看她。”
四奶奶蹭地站了起来:“你去看什么哪,你又能跟闺女聊什么?”
李光沛陪笑说:“是是,我考虑不周。那就麻烦奶奶您过去一趟了。”
四奶奶横了他一眼,唤了一声:“翠香,掌着灯。”
翠香忙取了灯笼,在前头替四奶奶照着路。
家里的路都已经走惯了,即使闭着眼也不会走错路。
可四奶奶走得比平时要慢得多。
又林的院门已经掩上了,翠香过去拍了两下门,傻妞粗声粗气地问了声:“谁啊?”
翠香一听她的声音就想发笑:“傻妞,是我。”
“翠香姐姐。”傻妞赶紧把门拴拉开。就算她傻气,也知道翠香不能得罪。
再一看翠香身后站的人,傻妞赶紧的让开道:“奶奶来了?”
四奶奶迈步往里走:“你们姑娘睡了?”
“灯还没灭呢。”
四奶奶抬头看了一眼,灯果然还亮着。
又林已经洗漱过上了床,听见四奶奶来了,披着衣裳忙要下床,四奶奶已经进了屋:“快别起来了。”
又林只穿了小衣,是水红的软绢质地,头发散了开来,刚刚洗过,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湿润的香。
“怎么这会儿洗头?不晾干了就睡,当心明天头疼。”
“白天忘记了。”
四奶奶在床边坐下,小英倒了茶来,四奶奶摇摇手,小英看了看又林,把茶放下,然后退出了屋。
屋里还留了一盏灯,当然不是太亮。透过细纱灯罩,烛光份外的柔和蒙胧。又林这年纪,皮肤本来就细嫩,被这光一映,象是珍珠一样柔润。
又林知道四奶奶这么晚过来,肯定不是单为了看她睡了没有。可是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她说话,有些疑惑的抬起头来。
四奶奶也是一肚子的话,可是一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又林试探着唤了声:“娘?”
四奶奶站起身,从妆台上拿了梳子:“来,我给你梳梳头。”
又林慢慢转过身,四奶奶替她把头发梳顺。
黑漆漆的头发一直垂到腰间,四奶奶一下一下的梳得十分用心。
——————————————
咦,突然发现这个月也过了一半了,好快啊……一年没什么感觉就过去了。又要老一岁了。
求票票。
第一百四十二章
“记得你还小的时候,我总这么给你梳。”
又林嗯了一声:“是啊。”
四奶奶一笑:“是什么啊,你还能记着啊?那会儿你才多大。”
又林认真的说:“娘,我真记得。那会儿咱们家还不住这儿,住在老房子里头,院子不大,窗子也很窄。”
又林说的一点儿都没错。那时候他们的确还住在老宅子里,不过两进,地方实在很窄。
那会儿她刚刚从这个身体里醒来,正是惊惶不安的时候。四奶奶那会儿刚生完德林,身体也还不太好,不能料理家务,也不能照料幼子,这么一来,能陪又林的时间很多。
又林那会儿还和四奶奶和李光沛住在一个院子里,她是个乖巧省心的孩子,从来不肆意哭闹,也不会没事找事。给她吃就吃,让她睡就睡。大人没空理她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那儿不动。
精神好的时候,四奶奶也会帮又林梳头。
当然那时候又林的头发还短短的,四奶奶用的也是很小的一柄木梳,与其说是梳头,不如说是一个小游戏。四奶奶固然很乐在其中,又林的不安也慢慢的一点点被抚平。
后来她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屋子,母女间虽然还是很亲近,可是四奶奶能这样给她梳头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四奶奶有些恍惚,不知不觉间,又林已经长这么大了。原来那短短的,摸起来毛茸茸的头发,现在看起来如滑的象丝绢一样,光泽柔腻似漆。
“厨房这两天做的东西不合胃口?”
“没有。”
四奶奶用手替她把头发束了一束,又林微微转过头来。
“我的闺女长大了。该嫁人了。”
又林握住了四奶奶一只手:“谁说的,我不嫁,我陪着爹和娘。”
“说什么傻话啊,哪有女孩子长大了不嫁人的。再说,就算你不嫁,爹娘也陪不了你一辈子。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女人这辈子都是这样过。”
又林微微垂下头。
四奶奶坐在她身旁,轻声说:“不用害怕,也不用不好意思。我当年出嫁的时候,你外婆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四奶奶没说的是,她当时说的话也和又林一样。
大姑娘说不想嫁人——咳,谁都明白那只是面子话,其实心里头跟揣着只小鹿一样。上下乱蹦。
“朱家大太太,还有他们家老太太我都见过了,他们家的庚贴也早送来了,明后天的,大概就要来要回覆了——你跟娘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让人怎么说?
又林对婚姻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多高的期待。
因为现实教会她,期待越低,才更容易接受现实,更能好好的活下去。
又林的沉默让四奶奶有了更多的联想:“有什么心事。跟娘也不能说吗?”
又林靠在四奶奶肩膀上。声音轻的只有四奶奶能听见。
“娘,你跟爹成亲这么些年。过得快活吗?还是做姑娘的时候更快活?”
四奶奶也怔了一下。
这些年她过得快活吗?和未嫁前的无忧无虑相比,哪个更快活?
她好象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想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女人总是要嫁的。她已经算是嫁得好的,不愁衣食,婆婆也不凶悍刻薄,丈夫是个很顾家的好男人。更不用说她现在还有三个儿女。
“这嫁了人呢,日子当然不象做姑娘时似的那么轻松了。可是谁一辈子,能只过轻松的日子?谁都不可能。就算是皇帝,那可是万岁爷,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按说他该最快活吧?那他不也得每天起早贪黑上朝操劳么?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儿,该走的路。男人就该支撑门户,养家糊口。女人就该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这是老天爷给定好的。”
四奶奶说的都是大实话,没什么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可是她说的话,正恰恰对了又林的心事。
是的,她并非不明白,她只是——不安。
是啊,她也在不安。
“朱家的情形,你也都知道。你那个婆婆看起来不是太随和,可是看着也不是刻薄不讲理的人。朱老太太和老爷子倒是好脾性,而且他们毕竟又隔了一辈,在咱们这儿远近,也算是难得的好人家了。”
又林轻轻嗯了一声。
“朱家的哥儿,你也不是没有见过……”四奶奶顿了一下,试探着问:“你对他,是不是也有些……”
又林摇摇头,实话实说:“他人也算不错,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和他……”
成亲,过一辈子。
又林一直觉得朱慕贤是有主儿的,他有青梅竹马的表妹于佩姿。于佩姿的确美好,至于她的性子——人的性子多半都是后天才能养出来的,她能这么娇纵刁蛮,那也是有人给她惯出来的性情。有人宠,所以她才会撒娇。朱慕贤就吃她那一套,她也就在朱慕贤的面前,在和他有关的事情上才这样不讲理。
可是突然间发生这样的事,朱慕贤竟然可能成为她的丈夫了。
他能忘记于佩姿吗?
这个谁都说不准,初恋是最难忘记的。他会对她好吗?他的家人会真心的接纳她吗?
对又林说的话,四奶奶可是不信的。
当然,女儿家这心事,就算对着娘,也说不出口。
四奶奶肚里叹口气,对这事也打算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和朱家的事……丈夫和婆婆心里头看样都已经是许了,肉烂在锅里,也不用细讲究,女儿总之是进了朱家门。
“好了,别想太多,”四奶奶看着又林躺下,又给她放下帐子:“睡吧。”
出了屋子,微凉的风拂在脸上,花香隔着院子,被风吹送的飘过来。四奶奶往回走,她想起当年自己说亲时候的情形。李光沛跟着一位族叔去的刘家,她躲在窗子外头看见了他,虽然只是个侧脸。
那会儿她心里头也是又羞又怕的,大概和女儿现在一样。
他这么些年,竟然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这些年来苦乐参半,如今女儿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第二日起来,四奶奶穿了出门的衣裳,坐了车出去。她去请人合八字。
两家议亲如果到了合八字这阶段,基本就差不多成了。合八字是例行公事,有时候更象是走个过场。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这合八字的也不会触人霉头,十个里头倒是九个都会说相合,纵有小小不合,那也有破法,成亲时避讳些,弄点东西破一破也就是了。四奶奶这么些还没听说几桩八字相克而结不成亲的。纵然有,那多半也是另有原因,借个八字不合的名头儿拒绝,不伤颜面和气。
四奶奶找的人是本地颇有名的婆子,此人信誉不坏,据说一向也很灵验。四奶奶先递上个红包,说请她喝茶的。那婆子笑眯眯的把红包收了,四奶奶低头取出两张生辰八字来。
那个婆子接了过去,写写画画,又掐指,又念念叨叨的。四奶奶纵然心里有底气,也让她弄得有些忐忑起来。
好不容易那婆子折腾一番,睁开了眼,笑着说:“恭喜恭喜,四奶奶,您姑娘的八字和这位少爷的八字没什么相克的地方,木遇水而生,这是桩好姻缘啊,就是……”
这就是后头往往跟的不是好话,四奶奶心里一紧,也顾不得思量她是不是故意这样说想再多谋点钱:“就是什么。”
那个婆子说:“也没什么。不过就卦上看,您闺女这桩亲事要成了,那是个远嫁的命,以后只怕难回故土了。”
四奶奶出了会儿神,说:“多谢,有劳您了。要是好事成了,到时候再来谢您。”
这个她也想过——朱慕贤将来肯定不会留在于江这么个小地方,又林要是嫁了他,自然也是嫁鸡随鸡,丈夫去哪儿她也得去哪儿。
谁不想闺女嫁在眼皮底下,能时时看顾着?嫁得远了,受了气受了罪,娘家人得不着信儿,就是得着信儿,想护也护不着。
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闺女自己也早相中了这个人。当爹娘的哪怕为了她好,想安排得更周全,架不住她自己乐意啊。
回去的时候没走来时候那条路,经过七爷家门前,四奶奶让停车。
结果老刘到门上去说了一声,回来了说:“奶奶,咱来的不巧,七奶奶不在家。”
“去哪儿了?”
“说是去下石镇探望她妹妹去了,已经走了三五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四奶奶有阵子没见七奶奶了。前些天刘书昭迎亲的时候,族里不少人来帮忙,她也没来,只让人捎了礼。四奶奶原以为她是不是病了,可是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
四奶奶看了一眼七爷家的大门,心中有些疑惑。不过看着天色不早,也不好在外头多耽搁:“先回家吧。”
————————————————
我挺喜欢吃韭黄猪肉馅儿的饺子的,也挺爱吃粉丝的。但是今天把粉丝放进这个馅儿里包了,反而不如不放好吃……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亲
朱家请的媒人准时登了门,李家答应了议亲。媒人喜气洋洋的收了李家的茶钱,去朱家回复的时候,自然也得了一份儿大大的谢媒钱。
朱家择了吉日来纳采问名,朱大太太笑眯眯地把一枝赤金镶红宝簪替又林插上。这桩婚事到现在已成定局了,两家商议了一下,又请人看了日子,决定下月初六来下聘。
又林这些日子没少被族里的姐妹和亲戚们打趣,差不多都羡慕她有福气。新郎家世不用说,品貌不用说,眼见着又有功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二伯母素来会说话,拉着又林的手笑眯眯地说:“你们是不知道。当时四弟妹还没生的时候,就有人给她看过相,说这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是个有大福气的。大嫂子,你还记得不记得?”
大伯母想了想,一拍手:“哎呀,你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人。是老太太做寿的时候,咱们都在。来了个和尚喝水歇脚,老太太还让人给他拿了几个馒头。就是那个和尚说的。说四弟妹怀的这个孩子将来必是大富大贵的。”
这事儿四奶奶都快忘记了。当时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