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
朝令夕改 更新:2022-10-22 19:54 字数:5064
于外,故君子必慎基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
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喧兮”者,恂姎也,“赫兮
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
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
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
《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
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
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
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
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 焉。故好
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
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
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
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
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
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 39…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
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
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
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
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
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
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
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
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
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
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
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
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
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
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
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
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
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
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意
《大学》是关于古代(三代)学习根本法、原则、目的的论述。是
由曾子传授,其门人弟子记录而成的。本篇第一段最为重要,指出学习
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人的本性,进而革除人欲污敝,达到至善的境地,
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这里做
“新”字解,即革除。)而若要明德于天下,必要先治国;若要治国,
必先齐家;若要齐家,必先修身;若要修身,必先正心;若要正心,必
先诚意;若要诚意,必先致知;若要致知,必先格物。程朱认为,这一
… 40…
秩序就是古代大学的学习进程秩序。以下各段则依次分别论述明明德、
新民、止于至善、本末、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
平天下的道理。
… 41…
冠义第四十三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
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
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
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
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
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
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
人见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
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故孝悌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
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
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
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大意
本篇是对《仪礼·士冠礼》的解释,阐发冠礼的意义。冠礼是古人
在二十岁时举行的成人仪式。此篇和以下五篇都是对 《仪礼》的解释,
说明冠、婚、射、乡、燕、聘这六种礼仪的含义,此六礼是古代天下通
行的礼仪。以本篇做为六篇之首,是因为这六礼都是成人所行之礼,而
冠礼则是成人的开始。
… 42…
婚义第四十四
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
之。是以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崦拜
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
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
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
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
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
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
礼者,礼之本也。
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
礼之大体也。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段、
脩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
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
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
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
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
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官;祖庙既毁,教于宗
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秏之以蘋、藻,
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
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
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
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
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
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
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
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
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大意
本篇解释《仪礼·士婚礼》的含义,说明婚礼的意义。篇中内容大
致可分为四节,自篇首至“礼之大体也”,说明婚礼的重要性;自“夙
兴”以下四节,说明新妇服侍舅姑的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一节,
论述妇人的顺从是由教育而成;“古者天子”以下,重申婚礼的意义和
妇道。本篇以阴阳二义解释婚姻的意义,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很明显。
… 43…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乡饮酒之义:
主人拜迎宾天痒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
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
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而不争,
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
斯君子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乡人、士、君子,“尊于房中之间”,宾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贵
其质也。羞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洗当东荣,主人之所以自洁,而以
事宾也。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
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
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使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
此天地之仁气也。
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
义者也。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
于东北,以辅主人也。
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
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
也,是故圣人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