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朝令夕改      更新:2022-10-22 19:54      字数:5075
  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
  之败起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
  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此之谓也。
  大意
  本篇题名为“经解”,即对儒家六经的概括性论述。孙希旦认为,
  孔子编定《诗》、《书》、《礼》、《易》、《乐》、《春秋》之后,
  尚未有“经”这个名词,故而此篇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的后学将孔
  子对六经的评价记录下来,即为此篇。本篇大致可分为三段,首先评论
  六经对人教育的得失,其次论天子应具备的德性,最后论述礼对于国家
  的意义。
  …  08…
  哀公问第二十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
  “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
  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
  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
  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
  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
  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
  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行之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
  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
  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孔子待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
  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
  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公曰:
  “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
  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
  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
  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大婚既至,冕而亲
  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
  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
  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
  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
  君何谓已重焉!”
  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
  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
  其政之本与!”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
  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
  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
  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
  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
  则国家顺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
  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
  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公曰:“敢问何谓成亲?”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
  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
  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
  …  09…
  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公曰:“敢
  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
  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
  而明,是天道也。”
  公曰:“寡人蠢愚、冥烦,子志之心也!”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
  “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
  亲,是故孝子成身。”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孔子
  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之。”
  大意
  本篇内容为哀公问礼、问政、问修身、问大婚、问天道于孔子以及
  孔子的解答。《大戴礼记》称此篇为“哀公问五义”
  …  10…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
  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
  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
  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
  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
  “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
  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
  礼,所以仁宾客也。”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
  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辩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
  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
  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
  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
  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
  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
  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
  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
  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
  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
  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
  也。”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焉。
  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
  门而悬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籥序兴,
  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
  矩,和鸾中 《采齐》,客出以《雍》,撤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
  在礼矣。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 《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
  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对
  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
  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
  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措
  之而已。”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
  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
  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
  天下大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礼之所兴,众
  …  11…
  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
  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
  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
  随,则乱于途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
  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逾越,皆由此途出也。”
  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矇矣。
  大意
  本篇与下篇一样,都是以篇首四字为题。后世儒者对“仲尼”和“孔
  子”、“燕居”和“闲居”的区别做了很多论述,今天看来没有太多意
  义。篇中的内容为孔子和弟子们关于礼的问答。
  …  12…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
  母’,何如斯可谓 ‘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
  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 ‘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
  必先知之,此之谓 ‘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
  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
  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
  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
  至’。”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
  “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 ‘三无’。”
  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
  “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孔
  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
  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
  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
  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
  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
  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
  之谓 ‘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
  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
  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
  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
  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
  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
  代之德也。 ‘驰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
  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大意
  本篇除论述礼之处,又兼及 《诗》。其中所引用的“诗”,与今天
  我们所见到的《毛诗》有很多不同,从中可以窥见汉代“诗经”的一些
  状况。本篇对礼的论述,玄之又玄,近乎于神秘,但又体现了儒家仁家
  的实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