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2-10-11 20:26      字数:4841
  已
  。那些仔细阅读的人,通常是囫囵吞枣不加思考地阅读,他们认为记住了几条所谓的技巧方法就足够了,到实际操作时,照猫画虎,做成一个四不像。你看,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被忽略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写呢?〃
  太傻点头说:〃但是,任何一件事情,肯定都需要有人去推动才行呀。你看我建立的论坛,虽然不敢说意义无与伦比,但是终究还能为别人提供一些帮助。你以前写的那些文章,虽然不能说对所有的人都产生影响,但是,客观地说,
  也确实帮助了一些人。因为总是有一些人是用心的,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的。所以,你应该为此而感到欣慰。〃
  我很赞同太傻的说法:〃我确实应该知足了。那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对于一个初次到太傻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人,你会如何帮助他定位呢?〃
  太傻饶有兴致地反问道:〃假设这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就是你,那么,你觉得定位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什么过程呢?〃
  〃当然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来,我们把话题更具体化一些。〃太傻又在引导我的思路,〃结合你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体会,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此外,我还想知道,你周围的人又是怎样定位的呢?〃
  第30节:定位认识你自己(6)
  我想了想,回答说:〃很多人都认为,定位就是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弄明白当前的竞争状况,并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选校的层次分布,择校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个是留学入门时期最常见的想法,也是大多数留学申请者所
  在的定位层次。论坛上关于到底是GPA重要还是GRE重要的讨论一直没间断过,就是因为处在这个层次上的大部分人还感到茫然,他们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优秀还是不优秀,他们想弄清楚到底申请哪些学校才比较有可能被录取。一些所谓的
  留学专家会搬出〃SWOT分析〃的概念帮你解惑,但是这种〃SWOT分析〃无外乎对申请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作一番泛泛的总结。其实,自己有哪些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申请者稍加思考就
  会弄得清清楚楚。在自我定位的问题上,一些简单的结论,譬如自己很强或者很差的结论,都毫无意义。定位,也不是为了确定自己该重点申请在排名榜上处于哪个层次的学校。这些,其实都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但是,说实话,即使处于这样一个初级的层次,很多留学申请者还是没有把事情做好。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盲目自信上面。比如,一个其实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他是本科大四学生,曾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此外无非是GT考
  分高一些,所在的学校排名靠前一些,GPA高一些,却在论坛上问:'大家看我申请前50名的学校有多大把握',其实,这种问题真让人无法回答呢。申请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于你的努力,在于你如何把申请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做好,而不
  是取定于你的GT、GPA等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凭借这些,解决不了关键问题。更麻烦的是,很多人会以此为标准去确定他们所谓的重点申请的学校层次,而且大部分人都把目标定得虚高,那些所谓的中国名校毕
  业生特别爱犯这类毛病。我曾经对论坛上讨论这类问题的人说,'你这样的提问,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你真的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吗?你真的明白美国学校是什么吗?你其实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GT,GPA,PS,推荐信,套磁,除了去碰
  运气,你还能去做什么呢?'我的话虽然有些尖刻,但是,我说的都是事实。
  〃当然,这些也是很无奈的事实。中国学生,本来就已经被GT考试碰得一头伤疤了,再遇到留学申请这样还远没有实现标准化的过程,更是不知所措了。在应付考试上,中国学生很有一套,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分数考到让美国教授
  瞠目结舌的地步。但是,这类情况见得多了,也就没人会为此瞠目结舌了。很多教授告诉我,他们录取的学生TOEFL考分很高,但是什么话都说不清楚;某些学生GPA极高,但是到实验室什么都不会做;某些学生PS写得天花乱坠,面试
  的时候一问就露馅儿。这些,早已被美国教授视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类情况国内的申请者也都知道,但多数人和我以前一样,不愿意去正视它,而更愿意去自我麻醉。有人会说,你看我GPA3。7;怎么也肯定比那些GPA3。3的强吧。说实话
  ,如果教授实在没人选了,只有两个人申请,其他所有的标准都一样,一个过了四级,一个过了六级,教授当然会去要那个过了6级的。但是,这只是自我陶醉的幻想罢了,没有人会和教授强调,'你看,我过了六级'。但是很多人会去强
  调'你看,我是经过艰苦努力把GRE考到了1500',或者'我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合唱团'……教授录取的是做事情的人,不是会考试的人,或者会唱歌的人但是,就算大家都理解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
  不明白什么才是'定位',他们的眼中只有GT,GPA,PS这些东西。受眼界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升越到更高的层次。
  〃这几乎就是申请入门者在留学定位中最容易犯的错误肤浅地认识自己,也肤浅地认识留学所达到的层次。处在这个层次的申请者的所思所为,几乎违背了22条定位原则的任何一条。甚至可以说,他们连定位的门都没有进入,不明
  白〃留学〃是什么。一个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入门呢?更确切地说,这个层次里的申请者首先违反了22条法则的第四条,即认知法则。如果把申请者作为一个产品,那么,他们的突出弱点在于,只是关注产品本身(比如
  GPA,GT,PS),关注市场竞争(我到底比别人强还是弱),但是却丝毫不关注消费者内心(教授到底想录取什么样的人)。违反了这一条,他们的定位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定位,首先要明确,你不是根据自己定位,至少首先不是根据
  自己定位,而是根据你的目标定位。这也是营销学最基本的原则,首先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再设计产品,而不是颠倒过来。
  第31节:定位认识你自己(7)
  〃有一些人,一小部分人,比如说曾经的我,或者在申请的时候积累一些经验,或者善于从一些表面简单的信息分析出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善于同人沟通交流,更善于利用资源,更善于收集整理信息我就曾以自己在这方面的
  能力而自豪这部分人的定位工作又向前走了一步,层次相对高一些。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且能从简单的自我定位的局限中跳出来。在这些人里,最简单层次的定位就是去认真地研究学校。比如,我在论坛上听说有
  人从7月开始,花了3个月的时间,把美国前150名的学校的网页都看了一遍,做好信息记录,然后发信向学校索取材料,并通过E…mail和招生方联系,询问一些奖学金、录取标准、录取程序之类的问题。这样工作非常辛苦,精神固然可嘉
  ,但是,做没有效果事情,充其量是帮助你确定几个奖学金可能性比较大的学校,以及了解他们今年招生的截止日期罢了。
  〃这个层次中,有的人会做得更进一步。他们会用多种方式和学校建立深入的联系。他们会很快地确定初选名单,名单上大约罗列了三十所学校。然后,尽可能广泛地与这三十所学校里的人取得联系,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资源和帮助
  。比如我,在第二次申请时,我尝试着和我初步确定的所有学校所有可以利用的人际资源建立联系,教授、院长、招生主任、该系在读学生、教务管理人员、讲师、助教、在读硕、博士、本科生,甚至我爸爸的姑妈的一个朋友的女儿的
  一个网友,我都逐一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努力从各种渠道获取有效的信息。我还经常挖掘各个美国学校BBS上的资源,那里有很多很有价值的评论;我还在google上搜索每一个教授的个人信息,不放过任何细节……这个步骤,至少可以帮助
  我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目标。不过,遗憾的是,在每一个申请族群中,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太少了。所以,你很难在你周围或者网上找到能和你分享信息的人。因而,在这个层次上做事很孤独,你必须依靠自己才行。
  〃从本质上看,这些人在潜意识中运用了22条法则中的第四条认知法则,他们努力明确教授录取人的标准,努力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并以此确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们也在潜意识中运用了其他的一些法则,比如第
  一条所强调的领先法则,但是,都是非常随机的。
  〃这样的定位,估计是中国学生自己申请能达到的最高层次。能达到这个层次,就算是非常有经验了。大部分已经在海外留学并决定继续申请者基本处在这个层次上,因为他们已经对美国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至少不会把
  150个学校的网页全部看一遍,或者花时间索要什么材料。他们所要做的,无非是打几个电话。有一定的经验,就是处在这个层次上的定位所具有的优势,因此,这个层次上的人很少遇到大麻烦,申请的成功率比较高。就好像我,虽然没
  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第二次申请比第一次申请效果要好得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申请了。
  〃但是,即使是在这个层次上,也没有人能说他对自己的命运完全有了把握。从本质上讲,很多人还是在碰运气,只不过减少了盲目性。但是,一旦遇到激烈的竞争,他们还是不知所措,只是付出努力后就茫然地等待结果。所以,我
  说这个层次上的人是在有针对性地碰运气。
  〃在理解了营销理论之后,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反复分析22条法则,注意到,在22条法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谈产品自身的价值设计和如何在竞争中采取正确的策略,相对而言,这个层面较少谈如何认识消费者。我以往
  的申请准备工作,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在22条法则的第四条的范畴下,我开始很不理解,但是很快就想通了。
  〃这其实不难理解。在营销学的概念里面,了解消费者,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正确界定市场,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强调的概念。真正的定位,谈的是产品自身的设计与改进,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决定采取何种策略。
  在留学申请上,真正的定位,是在了解招生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调整,它以一系列命题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包括留学申请策略,重点申请角度和层面,实际竞争优势定义,以及在竞争劣势位置上的应对方式等等。换言之,定位
  ,不是确定申请什么学校,也不是确定到底学校要什么样的人,而是确定,我,作为一个竞争的产品,到底采用什么策略才能获胜。这也是22条商规在留学申请中最主要的运用。〃
  第32节:定位认识你自己(8)
  〃啪,啪,啪,〃太傻很赞赏地鼓掌,说道:〃Jim,你真的很有天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理解到这样的层次,你已经入门了。从你对22条商规的注释,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你已经把申请定位的重点放在申请人正确的个人营销方式的策划
  上了。〃
  我回答说:〃是的,我是反复琢磨22条商规才真正明白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总是机械地把留学申请的过程分为选校,写文书,寄材料,沟通等步骤,但是,无论是选校和文书的设计,都只是定位过程中最基本的环
  节,属于一定要做的、最基本事情,后面的写文书,寄材料,沟通,只是一个定位策略执行的环节,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最没有水平的分类,就好像一个5岁的小孩把上学认为是一个背上书包,走去学校,然后待几个小时,然后回家的过
  程,因为他们只能看到这个层面。上述分类把留学看得太简单,真实的留学远比这个复杂。
  〃比如,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领先法则和类别法则,应该是最经典的营销法则,也是最适用于留学申请的法则。很多人都觉得,教授只录取1…2个人,那怎么有我的机会呢?其实,就好像在药店买药,通常每个人也只买一种药。难道,除
  了一个最牛的包治百病的药,其他的药都没在碰运气吗?当然不是,如果你不是很明显最强的一个人,那你首先要给自己创造一个领域让自己最强,然后,去吸引对这个领域会感兴趣的教授,比如一个申请会计的学生,各方面都没有什
  么第一位的竞争力,但是,她做过一个倒闭的上市公司的清算工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