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津夏      更新:2022-10-03 20:12      字数:4930
  连领带也打不好,但如果你的身后有亲情的月色,有友谊的溪流,有辛勤求知和拍案而起,你已经不虚此行。你在遥远山乡的一盏油灯下决定站起来,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办。即使所有的人都在权势面前腿软,都认定下跪是时髦的健身操,你也可以站立,这并不特别困难。
  同行者纷纷慌不择路。这些太聪明的体面人,把旅行变成了银行里碌碌的炒汇,商店里大汗淋漓的计较,旅行团里鸡眼相斗怒气冲冲的座位争夺。他们返程的时候,除了沉甸甸的钱以外什么也不曾看到,他们是否觉得生命之旅白白错过?上帝可怜他们。他们也有过梦,但这么早就没有能力正视自己儿时的梦,只得用大叠大叠的钱来裹藏自己的恐惧,只得不断变换名牌衬衫并且对一切人假笑。
  你穿不起名牌,但能辨别什么是用钱胳肢出来的假笑,什么是由衷而自信的笑——这圣战者唯一高贵的勋章,上帝唯一的承诺。
  你背负着火辣辣的夏天,用肩头撞开海面,扑向千万匹奔腾而来的阳光。你吐了一口咸水,吐出了不知今夕何夕的蓝色。有一些小鱼偷偷叮咬着你的双腿。
  这是一个宁静的夏日。海滩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还有人,一只黑影,在小树林里不远不近地监视着你。终于看清了,是一位瘦小干瘪的老太婆,正盯着你的饮料罐头盒耐心等待。旅游者留下的食品或包装,都能成为穷人有用的东西。
  你有点耻辱感地把易拉罐施舍了她。她抽燃一个捡来的烟头,笑了笑:“火巴。”
  你听不懂本地人的话。她在说什么?是不是在说“火”?什么地方有火?她是在忧虑还是在高兴火?这是一句让人费解的谶言。
  她指着那边的海滩又说了一些什么。是说那边有鲨鱼?还是说那边发生过劫案?还是请你到那边去看椰子?你还是没法明白。
  但你看到她笑得天真。大海旁边一切都应该天真。
  你将走回你的履历表去沉默,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什么也不用说。你拣了几片好看的贝壳,准备回去藏在布狗熊总是变出糖果的衣袋里,让女儿吃一惊。你得骑车去看望一位中学时代的朋友,你忙碌得在他倒霉的时候也不曾去与他聊聊天。你还得去逛逛书店,扫扫楼道,修理一下家里的水龙头——你恼人地没看懂混沌学也没有赢棋甚至摇不动呼啦圈,难道也修整不好水龙头?你不能罢休。
  你总是在海边勃发对水龙头之类的雄心。你相信在海边所有的偏差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一定都是海的馈赠,是海的冥隐之念。
  大海比我们聪明。
  大海蕴藏着对一切谶言的解释,能使我们互相恍然大悟地笑起来。
  
  Number : 9154
  Title :买票
  Author :林太乙
  Issue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海外星云
  Date :1994。36
  Nation :中国台湾
  Translator :
  小时候,我和家人住在上海,5岁的时候,第一次和父母亲去看电影。对我来说,那是件大事,因为姐姐已经有资格看电影了,妹妹太小,还不能去看。我不知道看电影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大人认为我可以去看了,所以觉得非常神气。爸爸说,在戏院里我要乖乖的,不许讲话。我答应了。
  到了戏院,爸爸去买票。要入场的时候,我看见每人手里拿一张票,要交给收票的,让他撕一半才能进去。轮到我们的时候,我向爸爸要我的票。他却说:“你不要票就可以进去。”
  我觉得非常不公道。为什么人人都有一张票而我没有?爸爸既然带我来,为什么不给我买票就要拉我进去?“我也要一张票。”我大叫,大哭起来。
  “你这孩子真不讲道理,”爸妈同时说,“你不要票就可以进去,还在吵什么?”
  我继续大哭大闹。我要的只是平等待遇,人人都有票,我也要一张,这有什么不讲道理?我们挡住入口,别人都在看我,很不耐烦,有的摇头,和父母亲一样,说:“这孩子真没有道理。”
  他们愈说我没有道理我愈生气。爸爸拿我没办法,只好买一张票给我。我这才像别人一样,把票规规矩矩地交给收票的,让他撕掉一半,跟父母进了戏院。放的是什么电影我完全没有印象,只在黑漆漆的戏院里静静地流眼泪,情绪还没有平复。
  回家后,父母亲又教训了我一顿,说6岁以下的儿童不必买票,这么不讲道理,以后不带我去看电影。我听了才不在乎。5岁的时候,我对金钱毫无认识,所以对白花钱替我买票也不觉得是冤枉的。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年龄,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感觉,只能凭当时的知识。我认为我为自己争取平等待遇,绝对有道理。
  过了这么多年,我没有忘记这件事。现在我对金钱是什么东西多多少少有了认识。我也买过不知道多少张门票。但是我不知道,假使再遇到5岁时同样的情况,以为自己没有受到平等待遇,会不会再冒大不韪,大吵大闹,还是会静静地免费入场?
  我希望我还有那股蛮劲。
  
  Number : 9155
  Title :文学家轶事
  Author :盛子潮
  Issue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火花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娜拉引出的人间恩怨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西方戏剧之一,在“五四”时期曾引起过巨大的轰动,许多青年女性都是在娜拉的影响下,离开家庭,摆脱束缚,走上自立自强之路的。但人们一定想象不到,作为娜拉形象原型的劳拉·基勒,却因此剧而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这里面的恩恩怨怨,倒是别有兴味的。
  劳拉·基勒是挪威的一位女作家,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据她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认识易卜生……当他的《布朗德》出版时,我亲眼看到它在当地像挪威的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很大影响,它使得许多人变得疯狂了。那时候我虽然只有18岁,竟然写了一本书,叫作《布朗德的女儿》,较详尽地讨论了《布朗德》中的宗教问题。我将这本书献给了易卜生,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开始。”
  1874年夏天,易卜生约劳拉到丹麦去,在首都哥本哈根见面。易卜生原以为劳拉是个渊博的女学者,见面才知道她不过是个20岁的姑娘,很是惊喜,还给她起个绰号“小鸟”,鼓励她从事创作。后来劳拉与丹麦人基勒结合。基勒是个学监,为人善良正派,但脾气有些古板,遇事总爱认死理。
  新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易卜生还去看过他们。但基勒不幸患上了疾病,医生告诉劳拉,如果不去瑞士或意大利疗养的话,病情可能会加重。劳拉后来回忆道:“我的经历和娜拉的经历是很相像的。我丈夫病了,我为了救他的命,瞒着他私自去借了一笔债。”她把借的债说成是她的稿费,陪她丈夫去养病。疗养结束后,他们曾去慕尼黑看望易卜生。劳拉将私自借债的事向易卜生说了,他劝她不要保守秘密,应该告诉丈夫,可劳拉没有听从。债务终于到期了,捱到无法拖延的时候,她一时着急,竟在票据上签了假名,但劳拉没敢把假票据用出去,很快就将之撕掉了。可事情最终还是没瞒过去,丈夫知道了这事,社会舆论也哗然。其实,劳拉并不是存心作假,债主知情后也表示不再追究,但基勒先生认为这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他痛骂劳拉并提出离婚,劳拉也同意了。
  易卜生据此写出了《玩偶之家》,上演后引起轰动。劳拉当然也去看了。尽管易卜生在剧中是把娜拉作为正面形象处理的,但由于事情本身给劳拉的伤害很深,她对这个剧仍感到痛心,特别是剧中的海尔茂对娜拉父亲的攻击和指责,会使人误解她父亲。从此,劳拉愤然与易卜生绝交了,一对忘年知交反目成了仇人。一直到易卜生死前的三四年,两个人才抛却前嫌,恢复了友谊。当易卜生得知《玩偶之家》竟给劳拉带来莫大的痛苦时,竟感动得哭了。从此以后,易卜生就像父亲爱女儿一样关怀劳拉,似乎是藉此来补救自己无意中造成的伤害。
  奇恋创造的奇迹
  1954年,法国政府邀请巴黎的市民参加一次隆重的国葬,悼念一位女作家——高烈特。她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得此殊荣的女作家。
  高烈特是法国现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她是一个南方农村出身的姑娘。偶然跨入文坛,一跃成为著名作家,最后担任雨果文学院的院长。她在晚年病魔缠身,瘫痪在床的情况下,由于爱情的力量,写下了不朽的名著《姬姬》,创造出文学的奇迹。
  高烈特1873年出生于离巴黎约100里的勃根底村,她的血液里有黑人的成分,她的外祖父是黑人混血儿。她在乡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高烈特的父亲是法国地理学会的会员,因而与顾特拉尔维拉斯父子印刷公司有关系。印刷公司的少爷威利结识了高烈特后,被18岁的南方农村少女高烈特迷住了,他因此抛弃了独身的志向,于1893年与高烈特结婚。
  婚后,高烈特随威利来到巴黎。威利组织了一个“文学工场”,把未成名的作家组织起来,用他的名字写文章,他负责出版。高烈特自然也参加了“文学工场”,并写了一本《克劳婷在学校》。威利并不欣赏这本书。然而,小说发表后,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版再版。
  《克劳婷在学校》的成功使威利发现有利可图。于是他每天把高烈特关在房里逼她写作,而自己却在情妇家中鬼混。1903年,高烈特以高烈特·威利为笔名写了一部《克劳婷出走》,写出她对婚姻生活的幻灭。1906年她与威利离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高烈特写了两本最有影响的小说《吾爱》和《吾爱结束》,描写一个50岁的女人与年轻小伙子私通的悲剧,刻画出灵与肉的矛盾。小说成功后,又被搬上舞台。40岁的高烈特亲自担任女主角。这时,她结识了来看她戏的年轻商人马雷士·顾狄基特。结果两人演出了同《吾爱》相似的爱情。但不同的是小说《吾爱》是以悲剧结束的,而高烈特的这场恋爱是以喜剧结束的。他们同居10年后,于1935年正式结婚,当时高烈特62岁,而顾狄基特35岁。
  几年后,二战爆发了,顾狄基特被抓进集中营,高烈特瘫痪床上,无法写作。大战结束后,顾狄基特出人意料地回来了。从此,他担负起照顾女作家的责任。
  在爱情的激励下,高烈特再一次拿起了她的笔,写下了最后一部也是她晚期最成功的小说《姬姬》。著名电影《金粉世家》就是根据它改编的。女作家说:创作《姬姬》是顾狄基特给予她的力量,没有顾狄基特就不可能有《姬姬》。因此,她把这本小说献给她最忠诚的爱人。
  1954年,81岁的高烈特在顾狄基特的怀中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
  Number : 9156
  Title :人瑞长生箴言
  Author :石永贵
  Issue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讲义
  Date :1995。10
  Nation :中国台湾
  Translator :
  时间的脚步,正加速向新世纪迈进。我们生活的20世纪意义如何?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汽车、汉堡包、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IBM以及原子弹,都是20世纪的产物与象征。
  20世纪,是两极化发展的世纪,向更大更远的推广以及向更小更微的追求,都是20世纪的精神与特色。
  许多的人类文明,经过20世纪,会渐渐消失。纸与笔,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电脑出现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损失。
  20世纪的人类,最值得庆贺的,就是长寿。
  为数可观的人可跨越3个世纪的生命。出生在19世纪,活跃在20世纪以至延续到21世纪。
  这些上百岁的老人,面对世纪之末,他们的生命,非但未到尽头,反倒以旺盛的精神,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世纪的来临。
  他们所以能享有3个世纪的罕有生命纪录,人们会自然想到,是20世纪医学进步与医药发达所赐,这是事实,但和他们关联不大,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活哲学。
  一位今年恰值100岁的职业妇女,她过了100个生日,每当她庆贺生日的时候,她都会说:感谢工作让我保有生命活力。如果我一旦不能工作,我敢断言,我的生命就会结束。我拥有太多的能源,太多的雄心壮志,太多的事准备去做,我必须有一些事情去做。
  她的生命力,来自生生不息的工作精神与工作动力。
  这是活到老做到老的生活哲学。
  另一位102岁的老太太,对于生命,她领悟了三个意义:第一诚实,对她而言,诚实就是生命的全部;第二不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困;第三同情与体恤人之心。
  她能保持一个开放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