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
上网找工作 更新:2022-09-26 14:24 字数:4767
更多的上海精英只能把这样的愿望永远藏在想象中。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就有可能永远同这个机会、这个职位告别。
或许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才让激情源源不断地迸射出光芒,从而造就了亚太地区惊人的发展速度吧。
有意思的是,最近欧洲的报刊也开始讨论起工作激情的问题了。他们的困惑是:“我们对工作为何激情不再?”
在习惯了下午五点准时下班回家做饭,每年夏季一窝蜂出去度假,失业之后可以领取高额的社会保险金之后,生活优越的欧洲人突然又对失去已久的“工作激情”重新燃起了激情。大概那种被工作绷紧的饱满状态让他们羡慕了吧。
可以想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上海的职场精英也会像当年的欧洲人一样,把一腔激情投入生活。拒绝一切商务晚餐,宁可回家花两小时熬一锅奶油汤。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
下午茶时间
…
彼此相熟的上班族聚到一起,一般总会骂骂老板,再抱怨一下公司。可是有一次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在一家美国公司就职的老同学,竟然大吹特吹他们公司文化有多么多么好,管理有多么多么人性化。让他举例说明。想来想去却只是“下午茶”这一件事。
为了不打扰他们上班,他们的阿姨总是凌晨四点就把他们的冰箱通通塞满:酸奶、果汁、饼干、蛋黄派……一部分懒人拿来当早餐,更多的人用来打发下午四五点钟肚子里青黄不接的时候。
“酸奶饼干,其实不值什么钱,而且你也不一定想吃。但公司的这份心意,还是很让人感动的!”区区几元钱的小零食,竟换取了我这位老同学的深情款款,真是合算啊。但即使这样,也有一些公司依然不开窍,有位行政经理就掰着指头算账:一瓶酸奶1。5元,200名员工就是300元,一个月22天工作日,算下来就要6600……为了省钱,他把别人家的酸奶换成袋装的果珍,企图能用更少的钱达到同样的效果。
对更多的人来说,下午茶时间是个偷闲加油站。一般从早上进来之后,就开始忙碌于各人自己门前的一摊事,除了跟工作相关的几个同事沟通一下外,和其余的人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但到了下午茶时间就不一样了。每当有人率先从冰箱里拿了一堆诱人的食品跑到休闲区,就会引起一大批人的追随。不同部门、不同团队的人开始在这个小空间里聚集。被职业架势蒙蔽住了的本性开始渐渐流露:财务部观音脸一样的出纳原来是个喜欢冒险的人,蹦极跳、嘉年华,什么刺激喜欢什么;外表木讷的行政经理竟然听S。H。E……除了这些喜欢自爆内幕的人,别人的八卦也多从此地流出:CEO离婚后,每天光顾衡山路一带的夜店;某位销售人员在公司之外还打理着自己的贸易公司;公司里的两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竟是地下恋人,因为公司原则上不允许出现夫妻同事……吃饱喝足之外,还能收获比报纸的娱乐版更精彩的八卦。被大半天的工作折磨得萎靡不振的精神顿时被“激爽”。
但这种种快乐只有相处默契的同事才能体会到,而且好戏也不是天天都有。更多的时候,下午茶还是程式化的,寒暄一下,吃完喝完走人,就像一成不变的办公室生活,上班、下班,开电脑、关电脑。于是,如果令人愉悦的开心果同事也碰巧有空一起喝下午茶,一天的工作日顿时燃起熊熊生机,就像结婚狂碰到白金男人的媚眼一样。
…
洗手间里的规矩
…
写字楼到底高不高级,不仅要看地段是否高尚、装修是否得体,还要看洗手间是否上路。有位在淮海中路某高尚写字楼办公的朋友经常抱怨他们的洗手间:“自从隔壁一家私人小公司搬来后,洗手间就再也没干净过。”不知是不是觉得租金太贵,非要在洗手间里彻底破坏一下才觉得解气呢?
不过这种问题还是交给物业去解决吧。毕竟大部分的写字楼里,卫生间里的卫生问题都不再是个问题了。
虽然再干净、再清香的洗手间也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但因为它远离电脑、远离办公室内的格子间和同事们一张张严肃认真的脸,如厕的那一小段时间里,心情应该说还是相对轻松的。
一位电脑公司的技术总监很看重这段轻松时间。他甚至发明了“洗手间健身法”――每天刻意多喝几杯水,增加如厕的频率。虽然路程不远,但从座位上步行到洗手间,已经成为他在工作日仅有的运动。其余时间不是坐在座位上,就坐在自己车里。
技术总监大概不知道,公司给他的洗手间待遇已经很优厚了,颇让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一位小伙羡慕。小伙坐在办公室最里面的位置上,离老板的玻璃办公室很远,按说是个不错的位置。只是最近办公室把后门堵住了,如厕一律要从前门走。小伙每次去洗手间都要走好长一段路不说,还经常惊动格子间内埋头工作的同事,每个人都抬头看他一眼。这感觉很像在全体的注目礼中去入厕。最要命的是,不久就有人来关怀他:“你好像如厕的频率比一般人高,是不是要去医院看看?”原来午餐时间闲聊时,好多人提到小伙去洗手间的事,感觉上他在一天内去了很多次洗手间。吓得他连水也不敢多喝,从此早上进办公室前如厕一次,一直坚持到下班前再第二次。为杜绝人言,坚决抵制洗手间的诱惑。
还有持钥如厕的洗手间。这样的洗手间多为一间公司所有。公司的员工人手一把钥匙,用完之后再锁上。可恨的是有时男女两间洗手间刚好门对门,出来时碰到对面同时出来的异性同事,只好尴尬地笑笑,像是整个如厕过程被对方偷窥了一样心虚。
在这样上锁的私密洗手间里,偶尔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比如惨绝人寰的哭声。那是某天上午对面一家公司的洗手间里传出来的。我们议论了两分钟,就又埋头工作了。但愿里面的人洗完手之后,顺便能洗去他的坏心情。
…
人微言重
…
有的时候,处在卑微职位的人的一句话,往往成为高级员工职业前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家贸易公司老板在为一位销售经理做年终评估的时候,刚好前台送一叠信件进来。老板突发奇想,问前台:“你觉得他人怎样?”前台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好像他的快递特别多。”经过核查,发现他的快递中一半以上是私人用途的。考虑到销售经理的业绩尚好,老板决定留用他,但为他升职加薪的念头就此打消。一句“快递特别多”致使由升职加薪沦落为留用察看。
其实有时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就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来。常常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别人已经形成了对你的偏见,而你却浑然不觉。一家日化产品研发部的高级设计主任有天突然被老板问道:“怎么样,最近和客户的关系处得还好吧!没有吵过架吧。”研发主任大吃一惊,吓出一身冷汗来:几时给老板留下“老是和客户吵架”这样的印象的呢?快速开启头脑搜索器,仔细回忆了近半年来的职业生涯,依然毫无线索。最后还是老板解开了这个谜:“有天你不在,实习生帮你接的电话,好像是哪个客户对你有点意见。”其实什么意见都不是。不过是客户提出了一项无理要求,被研发主任婉言拒绝,有点不开心罢了。老板得知真相之后,哑然失笑,摇着头说:“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研发主任从此摘掉“老是和客户吵架”的帽子。
其实研发主任已经算是走了乌龙运了。如果老板这天没那么巧刚好看见他,也没有那么巧刚好问他这句话,这个冤假错案将一直跟随着他,不知会白白丢失多少个升职机会。
有位部门副经理曾经很苦恼:“开会的时候,我一般不发言。因为决定权在部门经理手上,我说了也没有用。”但他忽略了一点,他的发言,可以左右正职经理的决定,有时甚至会颠覆正职经理已有的决定。
善于从副职坐到正职的人一般都很会利用自己“左右决定”的权力。连前台和实习生的一句话都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用,更何况是个副经理呢?当把左右决定的权力使用到最大限度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被扶正的时候了。而那个一言不发的副经理呢?就算是正职跳了槽,公司也不会让他升职,而是会请一个外面的和尚来念经,他还是继续做他的副经理吧。
…
成功人士的放纵时刻
…
某房地产巨商,身家过亿,平时出现在公司近千名员工面前时,从来都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深模样,让人难以捉摸,不自觉地先露出几分怯来。谁知这位威而不露的大人物,闲时最爱打赛车游戏。为此专门在自己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设下一密室。手头事情不多的时候,四顾无人之后,就偷偷摸摸钻进去娱乐一番。一场手忙脚乱的赛事过后,整整领带,把脸上稚嫩的表情调整为稳健成熟状,再端坐回老板椅上。
成功人士也是人啊,有时也喜欢庸俗幼稚甚至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可是不成功的大多数并不这样想,而且不允许成功人士有任何不成功的言行举止,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想像中的“成功生活”被任何人玷污掉。于是成功人士被塑造成统一的形象:穿大牌,打高尔夫,抽雪茄,品红酒……不成功的一面被迫藏到密室里去。
一家年轻有为的咨询公司在决策一个新项目时,公司6位高层以3票赞同对3票反对。相持不下之时,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高管”们决定关起门来,以抓阄的方式决出胜负。此时此刻,成败与否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一种赌一把就死的游戏人生的快感充斥了所有人的神经。比起这一刻的任性与自在,成与败又算得了什么?
但与这些尚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的年轻高管们相比,那些靠岁月与教训一步步爬上来的资深成功人士就再没有这个胆量放纵了。他们小心措辞,生怕一不小心吓跑了客户;举止稳健,最怕给人轻浮不可靠的印象;处理事情圆滑而不着边际,凡事以不得罪人为前提。也许以前吃过傲慢的亏,从此夹起尾巴做人。与近在眼前的大把名利相比,牺牲一点任性与自我又算得了什么?
实在憋得难受了还可以拿下属来发泄。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理由,例如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发作一通,在下属的目瞪口呆或惊慌失措中找回平衡。把不愉快的坏心情转嫁到下属身上,似乎成了成功人士的一种特权,就像出门有轿车司机接送一样,算是一种对成功的礼遇。
经常失衡的成功人士由于需要发泄的愤懑太多,手下的兵显得太少,不足以把火气发泄完全,只好把多余的无名怒火撒向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或者空姐身上。“新天地都不知道啊,就这本式还开差头?”“怎么还不上茶,有没有长耳朵啊?”“喂,加一个毛毯,你没听到啊?!”虽然明知会被人暗地里痛骂,好在都是一次性交往,骂了也是白骂,何况又不当自己的面骂,权且图个一时痛快吧。
…
能人365种
…
在一个饭局上,见到两个境遇迥异的人:一个名牌大学硕士生毕业,当年是校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子,在报社杂志社混得不如意后,决定投笔从商,现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事;一个连大学校门也没进过的人,拿的是中专文凭,给老板开过几年车,十分受宠,现被老板指派在公司做事,职位是硕士生才子所在部门的经理。
聊了一会儿就发现,上市公司的老板一点也不傻,两个人比起来,绝对是中专生经理更让人开心。他喜欢开自己的玩笑,以抖露一点无伤大雅的丑事来搏得众人的捧腹大笑:比如小时候农田里偷人家的玉米、开车违章被警察抓到后悄悄溜走,因为那个年轻的警察竟然没有在第一时刻拿走他的驾驶证等等……他也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不过都是善意的,有时他的玩笑还会让玩笑的主角十分得意。他提起他的老板装修客厅时用的两根柱子,每根20万元,“又占地方、又贵,又起不了支撑的作用,是他平生所见最没价值的投资。”他老板不怒反喜,笑骂他:“你哪里看得懂?那是因为……”
话多,但讨人喜欢;机灵,但充满善意。有一段时间他帮着老板管钱,老板问他要钱去豪赌的时候,他竟然婉言拒绝。老板从此对他又多了一分敬意。
最近这位中专生经理在公司的资助下去读了某商学院MBA,从此麻雀变凤凰,可以把过去不太体面的教育背景一笔勾销了。
与他相比,硕士生显得沉默寡言。就算不多的几句话里,也充斥着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