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上网找工作      更新:2022-09-26 14:24      字数:4934
  ***************
  *   前言
  ***************
  书评朝九晚五的时段,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群聪明的人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集体创造财富的过程。而如何以有趣的心态,去洞察和玩味办公室内瞬间即逝的悲喜细节,参悟之并超越之,这正是薛莉的《白领极限生存》提供给中国职场精英的必修课。 ——分众传媒总裁江南春 我离真的白领生活太遥远,我们公司是个大工厂,所有人都叫我姐姐,这就是说我从人工流产到拉广告都得过问。所以对书中的那些上下级,谁给谁倒咖啡都没啥概念,也没啥感觉……我这儿没几个人坐班,我老觉得我是开幼儿园的,好在孩子个个都聪明,就是太淘气,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大楼里面的时髦人都是如此度日。 ——《名门痞女》洪晃
  ***************
  *   目录
  ***************
  1.办公室里办私事
  办公室里办私事
  谁吃了私人饼干?
  租来的花
  爱占便宜的好员工
  玩笑能开多大
  成为流言主角之后
  端茶倒水的5种后果
  告别演出
  中文的性格
  洗手间里的规矩
  专业玩伴
  下午茶时间
  当同事变成朋友
  和男同事风情与共
  办公室里的异域生活
  2.白领极限生存
  假情真欲
  心碎之一地鸡毛版
  吃不到的葡萄
  委屈指数
  我要,我还要
  艰难时刻
  温柔一鞭
  人微言重
  有效抱怨
  E…mail大战
  给老板做规矩
  第一次当CEO
  白领极限生存
  CEO的魔术棒
  不疯魔,不出活
  职物链
  越悲壮,越绚烂
  二等智慧
  你知道我在请你吗?
  谎言拼盘
  3。职业理想的变化史
  芝麻开门
  杂人自白
  职业理想的变化史
  站在阶层边界
  才气姓什么
  数字化幸福
  新版妻离子散
  敢不敢换行
  大人物是怎么产生的
  富贵应须致身早
  正义狗仔队
  破碎的老板梦
  全能还是低能
  完美性格测试
  吃的是什么饭?
  4。出差症候群
  5。能人365种
  ***************
  *白领极限生存第一部分
  ***************
  以前的一位女同事得罪了办公室主任,就是因为开玩笑。她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善讲成人笑话,曾经报考过戏剧学院,没被录取,就把对表演事业的一腔热情投入到段子中,常在上班时间把女同事逗得笑滚成一堆。那时办公室里坐着五女一男,往往是那个男孩羞得抬不起头来,只好正襟危坐试图以好男儿志在天下的气概驱散这股子阴气。无奈两颊的红晕总是泄了天机。
  …
  序:小世界
  …
  这是一本写办公室故事的书。但是,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一个叫作办公室的地方?
  〃我走近我的写字台,如同它是抗击生活的堡垒。〃葡萄牙大诗人佩所阿,做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办公室,成了这个白日梦游者的寄身之所,而且仅仅是寄身之所。他坦然接受公司和老板的〃剥削〃,就像大家被欲望和虚荣所剥削一样。
  在这个办公室里,一方面,作为一个人,佩所阿,宁可被其他人正当而自然地漠视,而不是被看作某个特别之人,〃希望被人理解,等于卖淫〃。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存在、别人的感受、别人的灵魂,他始终保持着超然物外、但又兴趣昂然的观察。
  谁曾经以这样的〃办公室哲学〃,置身于周边的这个小世界?有多少人曾经抬起头看,环顾四周,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和我们一样,在我们周围活动着的,不仅仅是一些身体、名字、角色,也是一些灵魂。
  人对他人灵魂的漠视和无知,大概是尘世间永恒的事实。我也很少去尝试着去了解坐在我隔壁的同事们的灵魂,我们只是在一些事务上每天在打交道,从而发生一些关系,建立起一些相互的印象而已。
  在这幢大楼的几层楼面里,分布着我的几百位同事,我们就像是没有导师和仙女指引的但丁,每天漫游于这个灵魂聚集之所。
  在这里,连同我在内,每一个人都被他人〃误解成了非我的面目〃。
  但是,正如佩所阿所说,那间位于里斯本道拉多雷斯大街的办公室里的一切,老板、会计、出纳、小差役,〃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有一种如此不可阻挡的温柔的感动……我觉得我热爱这一切,也许这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爱,或者,即使世上没有什么东西真的值得任何心灵所爱,而多愁善感的我却必须爱有所及。我可以滥情于区区一只墨水瓶之微,就像滥情于星空中巨大无边的冷漠。〃
  〃即使整个世界被我握在手中,我也会把统统换成一张返回道拉多雷斯大街的电车票。〃
  也许,本书的一版再版,正说明了在本书的广大读者身上,潜藏着这种佩所阿式的、对于办公室这个小世界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
  中文的性格
  …
  在外企里,维持全中文语言风格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首先,中上层的头头脑脑不是老外就是港台人士(流行的说法是“港台巴子”),做出一副精通普通话的样子,其实是似懂非懂,关键时候还得靠洋文撑场面;或者是“海龟分子”(海外归来的中、外籍华人),归来本土作战,扬长避短之计,宜洋不宜中。就算老板毫无洋背景,洋文也很难回避。
  客观地说,有些词汇的确很难用中文表达。比如,初次接触客户时一般会作一番公司简介、案例讲解、实力演示等,这在英文中被统称为Presentation,含有“运用一切包装手段向对方推介自己”之意。直译为中文,就只得一个干巴巴的“陈述”或“表达”,绝对辞不达意。与其绞尽脑汁用中文诠释这个词,不如直接拿洋文来用,干净利索。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有些人进了洋公司,中文也就没了性格。在台湾人手下的,普通话转型为台式中文,口头语变成“酱子”,喜欢把“为什么”读成“为沈么”;遇到港人老板,普通话就更要惨遭矫正:“你有提到那个case吗?”“先别吃饭,开会先。”副词“有”字的增加和“先”字词序的调整是其中的两个典型。在老外手下做事的,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中文是怎么说的来着?反正用某文是……”
  也许,不能一言以蔽之曰:中文没了性格。我们只能说,中文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比较强,或者,操一口上述中文的人可塑性和适应性比较强。
  也有可塑性和适应性不强的人。我曾在客户的公司遇到一个女孩。她的新加坡女老板吩咐她做件事,但显然她认为这是无需去做的,于是和老板发生了小小的争执。女孩对那个新加坡女人说:“我不知道用英文怎么说,但中文是,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新加坡女人张大嘴呆在那里的样子。听说不久后她报名参加了中文进修班。
  …
  谁吃了私人饼干?
  …
  这是曾任敝公司行政经理的一位新加坡女士发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妹儿里提出的问题。
  原文是:“亲爱的全体员工,厨房冰箱里摆放的饼干被拆了封,并少了一半。请各位注意,指冰箱里摆的是私人饼干。供员工下午茶时间食用的饼干摆放在茶具柜的右下侧。谢谢合作。”
  老实说,这样一封妹儿夹在一堆语速匆匆、公事公办的商务邮件中,备感亲切,紧张的神经可以略作休憩,似乎闻到下午茶的香气。然后就开始觉得不是滋味:公司里中国员工占绝大多数,有谁公闲来无事,“偷”吃那几块私人饼干呢?
  其实同类的事还有很多。这个新加坡女人的原创作品还有:会议室里的幻灯片投影机哪去了?冰箱里有个三明治已经腐烂了,散发着不愉悦的气味,请主人速来处理,等等。如果这些小“妹儿”还显得乖巧可爱,那每天早上她虎着脸站在门口监督打卡时的样子可就不敢恭维了。做业务,加班是家便饭,整夜不归也算正常。最痛苦的是第二天早上9点还要准时跑来打卡。当然,你可以申请加班。填表!交老板批,再送交新加坡女人。完成这个程序,大概至少提前一天申请。既然这么繁琐,还是算了吧,自认倒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政经理的确是个扮黑脸儿的职位,很难得人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业务人员不喜欢欢这个职位上的人的原因。但我也见过好的行政经理,深谙规事不规人之道,前提是要懂点儿业务。而不是整天纠缠在饼干和打卡上。
  最有趣的是,那个“偷”饼干的贼居然自首了,在饼干被窃的第二天。自首者在回复中忏悔道:“我不知道冰箱里的饼干是私人饼干。昨天早上没吃早饭,不小心吃了一半。抱歉。”是我们中国公司大老板。
  然后,新加坡女人不久后因私离开了公司。
  …
  办公室里办私事
  …
  不管怎样,这总是件令人倍感亲切愉悦的事。
  当公事无限吞噬私人时间时,办公室里或者办公时间处理私事不仅是应该的简直就是必须的。比如:和朋友Q会儿天;带着恋人出席应酬场合;到街上散散步看看俊男美女等等。
  最有趣的是,这种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时,情境也有天壤之别。
  一次去财务科报帐,只见一个头顶微秃的中年男子慌忙将手中的笔记本合拢扔向一边。以为他在写日记,一阵感动。后来知道那是他的帐本,把每天私人开销的流水账一笔笔记上。还是很感动,天底下竟有活得如此敬业的人。
  有个业绩很出色的女销售经常扯着嗓门讲电话。奇怪的是,从来只听见她讲私人电话:比如和男朋友约时间看电影啊;电话里向旅行社订票啊。不打电话时也是风风火火的,或者大笑着和男同事调情;或者一惊一乍地谈论点新闻爆料,随心所欲如处无人之境,直让人觉得她在办公室就是天生该办私事的。真不知道业绩是怎么出来的,让人嫉妒到绝望。
  我第一次对一位女上司有好感就是因为她上班时间做了点私事。那天下午,一向精力过剩的她居然轻轻地说了一句:我约了个中医,得去看一下,有事打我手机。突然间我意识到原来她也是血肉之躯,一下子亲近了许多,虽然第二天她出现时又是那张观音脸。
  朋友在一个小报当主编。得意洋洋地宣称:我们编辑记者的私活儿都是我派的。他的朋友遍布国内大大小小各种媒体,他的采编队伍成了大家公认的人才库。利用别人的媒体培养自己的名记,并且顺便让职员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对于大多数老板来说,办公室里办私事仍是一件十分不顺眼的事。所以,地下工作也还是十分必要的。
  哈哈,在老板眼皮底下把这个小私活儿写完了,窃喜了好一会儿。
  …
  吃不到的葡萄
  …
  我指的是老板或公司的许诺。
  正如马屁是成本最低的贿赂一样,这种空口许诺也是成本最低的煽动士气的良方,比起有钱能使鬼推磨之类的哲学高明多了。
  每到一个新东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这样一些许诺,比如:本公司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现在你过来也许只是一名车前卒,一年之后就会有大把部门负责人的空位等着你;或者明年加薪的幅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等等。初听到时当然满心欢喜,后来发现是永远挂在眼前的一串葡萄,垂涎欲滴,却怎么都吃不到。
  我曾在一个机关单位工作过,老领导对我青睐有加,信誓旦旦地说我的前途将一片辉煌,准备先培养我入党,然后温火熬粥一样把我熬熟。当我了解到他认为我要被熬到35岁左右才算熟了时,就被吓跑了。
  到网络公司后,遭遇期权。这真是串洋葡萄。当想到伟大的Jobes在期权的鼓励下灵感顿生,设计出无与伦比的苹果电脑时,顿时联想翩翩,脑子先预览了未来的美景。老板亲口许诺给我1000份期权,当前公司的股价是15美元,一年后如果仍保持同样价格,我以10美元的价格行使,就有5000美元的额外收益。如果能耐心多等待4年,如果能以100美元抛掉,我甚至可以赚取到9万美元……。除了工资、奖金,还有这么个寄托希望的东西,当场就油然滋生出一股幸福的暖流。
  然而仅仅2个月后,公司股价就跌破10美元,随后的走势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两月后到了一美元之下。我的期权成了负值。
  但总有人能吃到葡萄。
  两个朋友差不多同时被微软公司录用,前一个朋友次日报到,得到了70美元的期权行使价格,后一个朋友耐心等了一个月,找了个股价低迷的日子去报到,幸运地得到了48美元的行使价!时至今日,后一个朋友已经收益颇丰。
  吃到葡萄的时候,还是很甜美的。
  …
  玩笑能开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