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赖赖      更新:2022-09-26 14:10      字数:4805
  因为这样的认定,使得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解决的事情和问题变得复杂、困难。
  其实,很多所谓的“难”,不过是“心灵桎梏”,打破了它,就会发现海阔天空,没有什么不能做到。
  稻盛和夫在日本有“经营之圣”之称,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公司刚创立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电子显像管零件U型结缘体的订单。
  能接到这样的订单,对于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和松下做生意也绝非易事,在松下所在的关西地区,有的企业甚至这样评价:“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看在产品质量好的份上,松下虽然给了京都陶瓷这样新创办的公司一个供货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不含糊,并一再要求降价。这使得京都的价钱一压再压,直到压到了成本价。
  这使得京都陶瓷的一些员工感到很灰心,因为这样做根本无利可图。但稻盛和夫却认为:松下出的难题,正是京都向“极限”挑战的好机会。
  为了降低成本,经过再三摸索,稻盛和夫在公司里创立了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
  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这样一来,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老太太,都明白一根绳子的价格,懂得浪费一根绳子会造成多大损失。
  公司的营运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不仅满足了松下电子的提出苛刻条件,利润也十分可观,而且也为后来的快速发展创立了很好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如果当时稻盛和夫认为公司想尽了办法,已经到了“极限”,根本无法达到松下电子的要求,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认定自己已经到了“极限”。所谓的“极限”,往往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要想打破它,就要敢于向“极限”挑战:真的是这样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是否已经穷尽了一切可能?问清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往往就会发现,所谓的“极限”不过是自己的假设,只要想办法,就完全可以突破。
  第十二章  “空”掉失败,因为你可改写未来
  过去的失败也只代表过去,只要你勇于与过去告别,不断改善自我,你同样可以改写未来。
  人的“无力”状态往往也是“练习”而来的,只要你结束这种“练习”,你就能够成为一个有力的人。
  不要让痛苦控制你,你要学会挥动告别痛苦那只手。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为此,你要下决心走上“另一条街道”。
  失败也很可贵,因为你可以把失败当成创造的良机。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谁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很多人面对挫折,就会失去人生的自信,再也不愿意去努力,甚至断言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和成功无缘。
  其实,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而已。如果敢于倒空“失败”,那么成功同样属于自己。
  《凤凰卫视》著名的战地记者闾丘露薇曾经在复旦大学做过一场报告,这场报告吸引了近千名学子,他们当中大多数即将走出校门。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场报告会上,闾丘露薇并没有谈太多自己的成名经历,也没有讲那些战地采访的故事,而是一再向大学生们强调两个字——归零!
  为此,她讲述了工作中难忘的两次经历。
  第一次是她刚刚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还没有进入新闻行业。
  有一天,她看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一名英文翻译,于是发了简历去应聘。
  对方一看她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很快就通知她去面试。
  闾丘露薇对这次面试非常自信,因为读大学时,她的英文水平在系里就是拔尖的。
  笔试时,对方要求闾丘露薇翻译一份会计报表。虽然可以查字典,但是对着那些专业名词,她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等她把翻译好的报表交到考官手上时,考官只看了几眼,就皱起了眉头。
  结果可想而知,闾丘露薇没有得到那份工作。
  那次失败的面试给闾丘露薇打击很大,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直到半年后,她考进了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这家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几个月下来,闾丘露薇的财经专业英文水平突飞猛进。这时,她才重新找回了自信。
  后来她进入新闻行业,刚开始时她很自信,觉得自己站在镜头前挺清秀可人。
  可突然一天,她的一个上司对她说:
  “我觉得你不适合做电视,你的雀斑,电视上看得一清二楚。”
  这句话仿佛给初入新闻行业的闾丘露薇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她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面对镜头开始变得不自信,怎么也找不到自如的感觉。
  这时,一位同事说了一句让她受益终生的话:
  “你一定要记得,在镜头前面,不要老想着自己漂不漂亮,你需要想的是,你要告诉观众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在镜头面前,她不再想着自己的外表,而是专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内心向观众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慢慢地,她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多次深入战地采访,并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战地采访的华人女记者。
  这两次经历,让闾丘露薇感到,在职场中,越是难受、挫败的时刻,越需要归零。
  在面试失败、被上司否定的时候,如果闾丘露薇就此认定自己不行,不敢再去尝试,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位出色的战地记者。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修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最佳成功点的过程,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曲折。但是,你一定要明确这样的信念:
  在一个真正追求成功者的字典中,并没有“失败”两个字。只有你勇敢地追求,不断地提升,你同样会拥有梦寐以求的成功!
  去除“习得的无力”
  说自己不行,是躲避成功的常见理由,为何不行?
  通常的回答是:“事实证明我不行”。
  怎样证明不行呢?
  原来是经过多次尝试,认为自己只有那点水平和能力。
  这就是典型的“习得的无力”症状。
  关于什么是“习得的无力”,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马汀?西里格曼是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多年前,当他还在大学读研究生时,曾经做过一个电击狗的实验。
  通过多次实验后,他发现:有些狗对电击毫无反应,它们只是躺下来忍受痛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此西里格曼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实验。
  在第一阶段中,对放在笼子中的A组狗进行中等电击,狗可以通过用鼻子按一个木条来使电击停止。很快,狗就学会了用鼻子按木条。
  将B组狗放在同样的笼子中,以同样强度的进行电击,但没有办法让电流停止。于是这些狗的表现就是忍受疼痛。
  C组是参照组,狗也被放在笼子中,但不施以电击。
  接下来,西里格曼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实验。将每只狗单独放在一个叫梭子盒的装置中,盒子底部中央横着一块矮隔条。每只狗都被放有中等电击的那一边。
  狗如果想不受电击,就得跳过矮隔条到盒子的另一边去。
  结果A组狗和C组狗在受到电击后,很快就跳过隔条,逃离了电击。
  而B组狗的反应则截然不同,它们只是躺下哀嚎,根本不去尝试跳到另一端。
  B组狗的反应就是习得无助,也就是一种最终损毁它们行动动机的行为。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猫、田鼠、蟑螂等动物身上都存在这种行为,并写了一本《习得的无助》的著作。后来,俄勒冈大学的研究生唐纳得?西洛托在人身上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再次得出“习得的无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习得的无助”理论,被美国心理学界称为里程碑式的世纪理论。它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遇到挑战时就会放弃或者不抗争。
  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习得的无助”,不如说是“习得的无力”——因为其所感受到的,并非缺乏帮助(无助),而是缺乏自身的力量。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找了一万多人做了一个心理方面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悲观的人生往往会自怨自艾,由此引发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习得”其实并不局限于实验中,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得是。
  由于碰过壁,或者因为别人不断向自己灌输某种“你不行”的理念,本来自己颇有能力,但还是会产生“四面八方都通不过”的感觉,最终干脆放弃努力。
  当然,“习得的无力”也是可以改变的。
  所谓“事实证明我不行”,不过是有几次偶尔的挫折和失败,它们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更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不管外在条件的改变,还是内在能力的提高,都使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定“事实证明我不行”。
  许多人没有成功或者失败,都来自对自己潜能的漠视。他们认定自己“我就是这样”、“现在就是我的极限,再前进一步都不可能了!”
  这种画地为牢的心态,大大限制了他们迈向成功的步伐,更限制了他们从困境中走出的可能。
  所以,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名言:
  “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在尽可能内发挥到最高限度的人。”
  你得自己挥动那只告别痛苦的手
  人无法“倒空”失败,往往与无力告别痛苦有关。
  生活原本就变化莫测,在这种变化中,我们会遇到困难、失败或者挫折,为此感到痛苦、失意也在所难免。
  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不能带着痛苦生活下去,任何人都不能替你倒掉痛苦,你只能自己挥动那只告别痛苦的手。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废墟,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就不会那样。
  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只能与快乐无缘,
  你得自己挥动告别痛苦的手。
  “挥动告别痛苦的手”,其实就是倒掉过去的痛苦与失败,这样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再次迎接人生的挑战。
  有这样一则故事:
  这是这个年轻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当了11年的职业记者,他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
  在节目录制开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西裤、衬衫、毛衣,并站在化妆间的镜子面前把衣服弄得整整齐齐。
  现场录制马上就要开始了,他深吸了一口气,精神抖擞地走向演播大厅。
  音乐响起,灯光追着他出场,两边的观众开始欢呼,年轻人充满朝气地跟他们一一握手说:
  “你好,你好,欢迎你!”
  年轻人的脑海里,早就背熟了一套开场白和台词,他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应对一切场面。他甚至这样想,一上场先念四句诗,再来一个对联,再弄几个排比句,最后是四个歇后语。
  就在一切都按他的想象顺利进行时,突然,他听见从身后的观众席中传来了一句话:
  “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声音很细微,在嘈杂的现场几乎难以分辨。但在这个年轻人听来,却如劈雷一般。
  刹那间,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想不出来了。
  但节目还得录制下去,年轻人只得硬着头皮,嗑嗑巴巴地录完了节目。节目录完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第一次主持节目的尴尬经历,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但他并没有气馁,十几年做记者的经历,使他深知越是尴尬的时刻,越需要用空杯心态来对待。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这个演播大厅里,就一定有他展示才华的机会。
  于是,他放下了以往主持人的形式和风格,像个记者一样去采访别人,不同的是,他会加倍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心声。
  慢慢地,年轻人的风格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很多人都喜欢他的自然、朴实,甚至称他为“平民主持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崔永元。
  多年以后,崔永元做客《艺术人生》节目,讲起了那段尴尬的经历。最后,诙谐的他还不忘调侃一句:
  “要坚持做一个好的主持人还挺难,每次都得有一个人说,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当有人指着你问别人:“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你会怎样去面对?大多数人都会有3种心理:
  (1)恨不得时间赶紧过去,把它远远抛开,一辈子也不要再提起;
  (2)产生心理障碍。当再有相同的情况发生时,总是想办法绕开来,能躲则躲,害怕再出现同样的尴尬;
  (3)失意沮丧,灰心自卑,从此认为“我不行”。
  显然,这3种心理都不可取。它既不会让我们解决问题,更不会让我们进步。
  其实,我们有第4种更好的方式去面对,笑着主动挥手告别,就当它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就像崔永元一样。
  当我们主动挥起那只告别痛苦的手,就会发现,其实痛苦也不过如此,并不值得我们如此刻骨铭心,阴霾并不总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