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随便看看      更新:2022-09-12 17:16      字数:4830
  突然,沉默被打破了。他呼吁“迅速结束战争”,并说,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海狮”
  。但是,他的保证——或者说,表现出来的保证——便几乎立即烟消云散了。他警告说,跨
  过由敌人把守的英吉利海峡远征英国,并不像对挪威那样。决不会是单程旅行。偷袭的成份
  是不可能存在的。后勤供应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他不停地讲着,将严重的问题一一指了出
  来——这些问题(一直在不停地记录的),海军上将雷德尔暗中同意。完全的空中优势是至
  关重要的,首批登陆必须在9月中旬完成,否则,日益恶劣的气候将使空军不能完全参战。
  他转身问雷德尔:关于技术上的准备,海军何时才能作一明确答复?海岸的炮队阵地何日才
  能完全布妥?对越过海峡之举,海军能掩护到何种程度?
  受窘的海军上将雷德尔,却在琢磨其它问题:大部分步兵都得靠内河或运河驳船运送,
  而所需的驳船仍得从帝国国内拖来。这支弱不经风的舰队如何抵挡得住英国的皇家海军?在
  挪威一役中受损后,可供作战的只残存48艘快艇、1艘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3艘鱼雷
  艇。雷德尔有点狼狈地回答说,关于某些技术上的问题,他希望在几天内获得回答。但是,
  在空中优势尚未成为事实时,他该如何开始作好准备?勃劳希契用坚定的信心回答了他的悲
  观。他喜欢“海狮”。戈林的副手说,空军已万事俱备,只要命令一下,便可在空中发动强
  大的攻势。希特勒未发表看法,令雷德尔尽早将报告呈报上来。“如准备工作无把握在9月
  初完成,那就要考虑其它计划。”于是,“海狮”的重担便落在海军的身上了。
  身边无其他人时,希特勒对勃劳希契说:“斯大林正与英国眉来眼去,目的在于使英国
  继续战争并把我们拖垮,以便争取时间,拿到和平时期到来时拿不到的东西。”一方面他承
  认目前苏联尚未有反对帝国的行动迹象,另方面他又同意,俄国提出了一个必须认真对付的
  问题。“这些我们都要开始考虑了。”
  不久前,一个有眼光的英国人乔治·奥维尔预见到,希特勒的真正目标是以牺牲苏联为
  代价取得生存空间。“人们若把希特勒近一年来的讲法与15年前的讲法作一比较”,在评
  论英文版的《我的奋斗》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人们便可发现这点:他的心坚定如一,
  他的世界观并没有发展。这是偏执狂的确定看法,是不大会受强权政治的一时行动影响的。
  或许,在希特勒心目中,苏德条约不过是改变一下时间表罢了。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
  订下的计划是要首先消灭俄国,并暗示尔后便消灭英国。现在,事情的结果是,他首先对付
  的是英国。因为,英俄两国中,俄国较易被收买。不过,一旦英国被消灭。就轮到了俄国—
  —毫无疑问,希特勒就是这样看的。”
  希特勒在西线取得的战果虽然显赫,但它并不足以为他带来他所需要的政治上的稳定,
  以便开始向俄国发动圣战。他给予英国的打击,不过是令这个顽强的国家更加顽强罢了。他
  对法国维希政府采取的抚慰政策——以便让它参加他的十字军——也正在土崩瓦解,因为对
  方支支吾吾。这样,德国便得不到积极的援助。
  尽管有这些失败,希特勒仍信心十足,认为他有能力阻止这场冲突发展成为世界大战,
  并确信英国即将投降。于是,他便下令立即加强反对英国的宣传战。戈培尔的第一个行动,
  是通过秘密电台向英国广播业已兑现的诺斯特拉达穆斯预言,以及伦敦将于1940年被毁
  灭的那个预言。诺斯特拉达穆斯预言之现代解释,是克拉夫特作的。他曾预言啤酒馆爆炸事
  件。
  在这个充满了恐惧的季节里,希特勒又抽空与他的老友库比席克见面。他曾派人给他送
  去1940年瓦格纳音乐节的入场券。7月23日,在《哥特达马隆》的第一次中间休息时
  ,两人在休息室里见了面。在热情地问候了库比席克后,他抱怨说,战争中断了他的重建计
  划。“肯定地讲,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别人,谁还能做呢?现在,我只好站在一旁,眼睁
  睁地看着战争将我的最好年华吞噬……我们都逐年见老了,库比席克,没有多少年了——来
  不及做完余下应做的事情了。”
  这天与库比席克的私人会见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希特勒的公共职责正在不断增加。矛盾
  的是,他与爱娃·勃劳恩的关系却更像夫妻。战争不但没有将他们分开,反而,将他们的关
  系变得更加紧密,因为他有更多时间住在贝格霍夫。那种故意让大家相信他们仅仅是朋友的
  做作已一去不复返了。
  工作人员和仆人们对她非常尊敬,私下里都称她为“老板娘”。对希特勒,她公开使用
  昵称“你”;对她,他也以“你”相称,有时还叫她“萨贝尔”——这是维也纳的“小”称
  ,即把东西或人指小之意。在亲密的朋友们面前,他有时还会公开摸她的手,或做出其它公
  开表示爱慕的姿势来。据内情人说,若以希特勒现在已年近50且又全神贯注于工作而论,
  他们的性生活是正常的。爱娃终于成了贝格霍夫的女主人,变得更加自信和高雅。她的生活
  虽然可能困难,但她自信已不再有竞争对手,而这也已足令她聊以自慰了。
  那年夏天,希特勒确定,消灭布尔什维主义,扩大生存空间的时刻已经到了。他指示陆
  军着手朝这一目标作好准备。1940年7月29日,约德尔来到巴特赖兴哈尔车站,在最
  高统帅部计划部主任瓦尔利蒙上校的专车内与他就此事进行磋商。瓦尔利蒙与三名高级军官
  原以为,这次不寻常的来访,大概与提升晋级有关,或者要进行嘉奖。但是令他们觉得神秘
  的是,约德尔一到,便叫人把餐车的门窗全部关好。接着,他便突然宣布——他的声音平静
  而冷漠——希特勒已决定“一举永远”消除布尔什维主义对世界的威胁,尽快向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于1941年5月进行。“约德尔的话的效果,好像让人触电一般”,瓦尔利蒙
  回忆说——其时,由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死力抓住椅子。“不行的!”一位名叫罗斯贝
  格的上校脱口喊道。英国还未战败,希特勒怎么能打俄国!约德尔给了个奇特的回答:“元
  首生怕,战胜英国后的公众情绪,将不允许他向俄国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反对的意见爆发了。这种打法,是腹背受敌的打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国失败的就
  是这种两条战线的战争。为什么在与莫斯科签订条约后,还来个突然改变?斯大林不是遵守
  诺言、将原料和粮食准时地全部运来了吗?约德尔对每条反对意见均作了简洁的回答:与布
  尔什维主义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如在德国军威处于高峰时发动进攻。这种回答说服不了
  瓦尔利蒙。曾向希特勒提出过类似的反对意见的约德尔,打断了辩论。“诸位”,他说,”
  这不是个让大家讨论的问题,而是元首的决定!”他令瓦尔利蒙立刻以“建设东方”为代号
  ,着手草拟计划。
  7月的最后一天,元首将其将领召至贝格霍夫举行会议。这次会议原计划要讨论有关”
  海狮”的问题,实际上后来却背道而驰。首先发言的是海军上将雷德尔。准备工作正在紧锣
  密鼓中进行:军需已按计划准备好,驳船的改装工作也将于8月底完成。另方面,商船的运
  输情况却不妙,原因是在挪威受损或中水雷受损;扫雷工作虽然开始,却又受到盟国的空中
  优势的阻碍。所以,他的结论是,不如把入侵的日期延至次年5月。
  希特勒反对。他说,如此长的等待时间不但使英国有可能改良其陆军,而且还可从美国
  ——也许甚至从俄国——得到大量的军事补给。“到5月这个空档我们怎么补得起?”他问
  。于是他便把期限定在9月15日。他断然作此决定后,立刻又将它推翻。他补充说,那就
  是,集中力量对南英格兰进行密集轰炸,若在一星期内能摧毁皇家空军和海军以及主要港口
  ,便于9月15日发动进攻。“否则,便延期至1941年5月。”
  如果说这是个决定,那也是个半心半意的决定,使雷德尔高兴。一方面,它给了雷德尔
  准备“海狮”的最优先的优先权,另方面,又把重任移交给了空军。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希
  特勒将战争从西方转向东方的选择权。两名海军人士(即雷德尔和普特卡默)离开房间后,
  希特勒便开始贬低“海狮”的能力。“我们的小海军呀”,他叹道,“只有敌人的百分之十
  五!”再者,英吉利海峡比地图上画的要可怕得多——这是任何一个曾在恶劣天气中越过这
  块险恶水面的航海家都能证明的。
  情况似乎是,希特勒几乎已取消了对英国的入侵。“俄国只需向英国稍作一些暗示,俄
  国并不想让德国变得过于强大,英国人就会像快被淹死的人一样,重新获得希望:在6至8
  个月内,形势便会完全改观。但是,如果俄国被消灭,英国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就破灭了。到
  那时,德国便成了欧洲和巴尔干半岛的主人。”这一次,他的沉思成了坚定不移的结论。”
  决定”,他言简意赅地说,“从这些考虑出发,俄国必须被消灭。1941年春。”前几次
  会议上出现的犹豫不决已一去不复返了。他再次成了旧时的元首,一个掌握命运的人。“将
  俄国消灭,越快越好。一击便将这个国家打个稀巴烂,只有这样,这次战役才有意义。只征
  服土地是不够的。”他说,这次进攻一定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他不会重犯拿破仑犯
  过的错误,被俄国的冬天所消灭。我们将耐心等待,他说,一直等待到5月。“有5个月的
  时间作准备”,他满意地说。
  他想象中的良辰美景使他神魂颠倒。“目标是”,他兴致勃勃地说,“消灭俄国的主要
  能源。”他是个军阀的化身,迅速地描述了此次动用120个师参与入侵的计划:首先向基
  辅挺进;其次,通过波罗的海向莫斯科挺进;第三,南北夹击,然后便发动一次进攻巴库油
  田的特殊战役。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2)
  不到24小时,那个作出了决定的人又在动摇了。他发布了两道指示,一是号召迅速征
  服英国,另一道是对此举是否可行表示怀疑。第一道指示开头便颇具信心:“为了制造最后
  令英国投降的必要条件,本人希望向英国本土进行的海军两栖战得以加强。”德国空军必须
  尽快征服皇家空军,然后便为“海狮”养精蓄锐。“我保留作出这种决定的权利:进行恐怖
  进攻,作为报复手段”,他指出。
  第二道命令是凯特尔用元首的名义签发的。它命令“海狮”的准备工作务必于9月中旬
  完成。它接着说:“在8月5日开始的空袭英国后14天,元首将决定是否今年入侵英国:
  他的决定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袭的结果。”
  凯特尔虽将命令发了下去,但他仍觉察到了元首的矛盾心情。“表面上看来,元首好像
  非常热心,全力投身准备工作。为此,他曾要求对准备工作随时作出改进,以加速其进程。
  但是,我却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一旦真正要实施这个计划时,他又怀疑起来,举棋不定
  了。他十分清楚要冒何等巨大的风险,也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凯特尔也感到,最重要
  的是,元首“不愿意失去用外交的办法解决与英国的战争的最后机会。这点,我相信,他是
  求之不得的。”凯特尔从未想到过,这不过是摇摆的表演而已。希特勒把对“海狮”所作的
  准备作为幌子,而真正攻击的却是俄国。
  希特勒也想不到,8月1日的两道命令的主要内容已被“超级”机密破译。这些电文使
  丘吉尔相信,他确已掌握了德国的密码。过了不久,“超级”机密又送来了戈林的指示:把
  8月13日定为“老鹰战役”(即对英国进行全面空袭)的开始。这便使丘吉尔完全相信了。
  空袭如期开始,但由于气候条件越来越恶劣,参加这次空袭的只有第三空军大队。空袭
  的次数高达五百余次,但由于英国的雷达极灵,再加上“超级”机密截获并破译敌方电波的
  及时警告,英国的损失轻微,德国的损失却惨重:德国空军折机45架,皇家空军只损机1
  3架。次日的战果也使戈林同样失望。15日,德空军3个大队全部出动。这一次,“超级
  ”机密准确地得悉了戈林将使用什么力量和袭击何地。由于这个情报,皇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