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节
作者:
蝴蝶的出走 更新:2022-09-07 20:34 字数:4747
邱副区长笑着说道,便即起身向刘伟鸿告辞。原本他还打算和刘伟鸿聊聊天的,这也是夹山区干部们的爱好,跟刘书记聊天,也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方法嘛。既然张妙娥来了,自然要知情识趣。
张妙娥款款的来到刘伟鸿办公桌前,眼睛一瞥,见刘伟鸿面前的水杯已经见了底,便伸手拿了刘伟鸿的杯子,去续满了茶水,自己也倒了一杯茶。
刘伟鸿笑道:“嫂子,你是客人,该当我给你倒水。”
张妙娥嫣然一笑,说道:“书记,你是领导啊,为领导服务,是我们工作人员的本份。”
眼见得张妙娥手脚利索,转眼间已经倒好了茶水,刘伟鸿也就不再客气。
“嫂子,今天怎么过来了?”
张妙娥笑道:“书记,你这可是有点官僚了啊。我是夹山农产品公司的经理。今天过来,给大家开个会,下午还约了几个养殖户的代表座谈。总要了解一下我们自家的情况,这个销售才能对症下药。”
夹山区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有两块牌子,一块挂在县公司的办公室内,另一块则挂在夹山区公所。工作人员也是一分为二,有几个在县里上班,直接在张妙娥的领导之下工作,主要负责市场开拓。还有几个,则是留在夹山,主要是收集这边生产的情况,同时为夹山农户做指导。事实上,眼下县里那个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主要就是为夹山区服务。其他区的养殖业,都还没有开始铺开,自产自销基本就能满足,没有多少需要外销的农产品。
当初慕新民千方百计阻扰刘伟鸿在夹山搞动作,刘伟鸿便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与邓仲和合作,直接将县里的公司鼓捣了出来,不声不响地甩了慕新民一巴掌。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嫂子,你们农产品公司干得不错,工作很有成绩啊。春节前生猪和肉牛集中上市,没有你们的正确引导,价格方面怕是会掉一截。”
当时的农户,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市场概念,只对市场有一些最朴素的认知。譬如过年了,肯定要吃肉。所以都将生猪养得壮壮的,集中在过年前宰杀。农产品公司一调查,发现打算在春节前上市的生猪肉牛有好几千头,这个可不行。林庆城关镇才多少人口,几天时间断然消费不了这么多肉食品。便及时调整了策略,与浩阳和周边的两外两个县联系,提前出栏了两千多头生猪和肉牛,又从腊月二十左右开始,组织夹山区的生猪肉牛陆续上市,保证了市场的平稳交易,价格方面也没有大跌,养殖户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现在城关镇肉食品市场的猪肉和牛肉,基本上被夹山区垄断。
张妙娥得了表扬,更加喜气洋洋的了,说道:“这都是在书记的英明领导之下才取得的成绩。要表扬,先得表扬书记。”说着,又叹了口气,赞叹地道:“书记,这不是奉承你啊,这个眼光可真是了不起。怎么什么事情,你都能想到前面去呢?是不是大人物都有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
张妙娥嘴里说不是奉承,实则是奉承到了十足十。不但嘴上是这么说,还有眼神相配合。不得不说,张妙娥在这个方面,极有天赋。明明是拍马屁,却能让人觉得她是发自内心。当然,这会子,她的眼神是“纯洁”的,没有丝毫暧昧之意。
刘伟鸿的态度,她是知道的。
能够迅速转变心态,将刘伟鸿纯粹当做上级来尊重,也算是很了不起,拿得起放得下。
刘伟鸿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嫂子,你就别奉承我了。不然我要飘飘然了。”
张妙娥咯咯一笑,随即正色道:“书记,我今天过来,是有几个事情向你汇报。”
“请讲。”
“第一个,我觉得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必须要走出去了。目前城关镇的肉食品供应,已经接近饱和。听说荆湾那边,也已经开始搞大规模的生猪养殖,我们饲料厂,每个月给他们供应五百吨饲料。用不了多久,他们的生猪也要出栏了,到时候肯定会对城关镇的肉食品市场造成冲击,价格下降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怕是销售不出去。我们虽然建了好几个冻库,只怕也冻不了那么多。这是个问题啊……”
张妙娥一说到正事,颇为有板有眼,很有经理的风范。
刘伟鸿便即赞许地点点头,说道:“对,确实是这样。恐怕接下来大搞养殖业的,不仅仅是荆湾一个区,其他区都会跟着搞。有利可图嘛。是应该未雨绸缪了。那你们公司打算怎么办呢?”
“只能走出去,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林庆的经济不发达,肉食品消费的市场不大。一般也就是工作人员会经常吃肉,农村基本没戏。”
张妙娥笃定地说道。
刘伟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说道:“这个思路很对头。不过,单单走出林庆,怕还是不够啊。至少要走出浩阳,面向全省。比如大宁、洪阳等大城市,都应该想办法打进去。如果能够打开岭南省那边的销路,那就更好了。尤其是南方、江口这几个城市,更加要想办法打进去。现在我们要争取的就是时间,要抢在别人的前面,把完整的销售网络建立起来。这样,就能料敌机先,立于不败之地。”
张妙娥脸上露出又惊又佩的神情,以一种略微夸张的语气说道:“书记,这可真了不起。我们开了好几次会,商量了好几回才做出这个决定,原来你老早就想到了!”
张妙娥这倒也不完全是奉承,也有几分实情。自然,也不是说刘书记就真的有多了不起,只是脑海里多了二十年的先知先觉,顺口将后世通行的做法讲出来罢了。但在目前,这个可都是非常超前的观点,张妙娥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摸索,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是真的花了脑筋,很值得肯定。
刘伟鸿笑着摇摇头,说道:“嫂子,这个方式我是完全赞成的。不过,你们最好是再向邓县长汇报一下,得到县政府的支持,很多工作,都比较好开展,名正言顺嘛。”
“好的,我们一定向邓县长汇报。”
张妙娥连连点头。其实她原本就有这个打算,只是在刘伟鸿面前,绝不会说出来。
“书记,第二个事,我就是想请示一下,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我们公司,是不是给两会捐赠点什么?”
刘伟鸿一怔,说道:“向两会捐赠?”
张妙娥说道:“嘿嘿,这也是一个新的东西。据说浩阳市的两会,就有一些企业向代表们捐赠了礼品,比如保温杯,公文包什么的。可以在礼品上头印上我们公司的名称,也算是一种宣传吧。关键是王主任那边,有这个指示。”
刘伟鸿哑然失笑。
王化文这也算是赶时髦吧。浩阳的两会给代表们发了东西,林庆也不能落后。哪怕两会之后,他就要离开县委办主任的岗位,也想着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大家伙留个念想,夸赞他王化文一声。也许王化文还打算通过这个事情,做最后一搏,争取留在县委办主任的位置上。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少,至少也要争取一下。
“行,既然王主任有指示,那你们就看着办吧。不过不能太多啊。”
刘书记“咬咬牙”,难得大方了一次。
张妙娥就笑。都说刘书记用公家的钱,小气得不得了,是出了名的“老抠”,果然名不虚传。这个男人,还真是奇特。
“书记,还有一个事,我也是听到的消息,不知道准确不准确……”
张妙娥笑过之后,脸色一凝,忽然压低了声音,很小心地说道。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问道:“什么消息?”
张妙娥将脑袋往刘伟鸿面前凑近了一点,低声说道:“听说苏县长已经给煤炭局、土地局、矿产局都下了指示,我们县里的矿山,不允许外地人过来开采。”
第425章 找麻烦的来了
所谓苏县长,乃是分管矿山工业的副县长,全名苏志坚。苏志坚在副县长之中,行事较为高调,以强硬著称,年纪不大,资格颇老。据说曾经与邓仲和竞争过常务副县长职务。
刘伟鸿淡然一笑,神情有点不是那么在意。
张妙娥见刘伟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有点着急,连忙说道:“刘书记,你可千万别小看苏志坚啊。这个人脾气很大,做事很硬的。跟周云舟关系也不错,煤炭局,矿产局的头头,都是他提拔上去的,说话很有威信。听说邓县长都奈何不了他。”
张妙娥在县委办呆了那么久,如今又在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工作,消息是很灵通的。估计她今天过来,主要还是想要当面向刘伟鸿汇报这个消息。
刘伟鸿笑着说道:“没关系。我也没想要奈何他,只要他不阻碍我工作就行了。”
这话说得!
张妙娥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疑惑地望着刘伟鸿,见他真是不在意,又安心了一点。尽管她不知道刘伟鸿的底气从何而来,但对刘伟鸿很信任。这个人不是一般的拿得定主意。事实证明,凡是刘伟鸿想要干的事情,就一定要搞成。当初谁能想到,米克良会是那种下场?谁不是为刘伟鸿捏着一把汗?
“书记,真的不要紧?”
张妙娥还是追问了一句。
刘伟鸿微笑颔首。
“那……那我就放心了。”
张妙娥低声说道,她可真是不希望刘伟鸿栽跟斗。别的不说,往后老熊还要靠他多关照呢。至于心里的荒唐念头,自然早就淡了。
张妙娥提供的消息,下午就得到了验证。
下午刚刚一上班,刘伟鸿正准备去矿山看看,党政办的小熊便急急告知刘伟鸿,说是县里苏县长的通讯员打电话来,苏县长下午要来夹山区视察,请夹山区的领导干部,做好汇报的准备。随行的还有县煤炭局、矿产局和土地局的领导们。
“苏县长他们已经出发了,很快就到。”
小熊说道。
如今城关镇通往夹山区的省道线已经翻修完成,车行速度大大提高,最多四十来分钟,也就到了。
刘伟鸿头也不回,径直登上了桑塔纳,说道:“那就正好,我现在去矿山。待会苏县长他们来了,你请马区长接待一下。如果苏县长要考察矿山的情况,请他直接上山吧,我在那里向他当面汇报。”
“这个……”
小熊咽了一口口水,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书记的犟脾气又发作了。
不待小熊答话,刘伟鸿已经启动小车,驶出了区公所大院。小熊望着桑塔纳的屁股,摇了摇头。如果论全县最牛的区委书记,大约刘伟鸿排在第二的话,就没人敢自称第一了。摊上这么一位牛皮哄哄的区委书记,生性谨慎的小熊不知道要多担惊受怕多少回。
与司州煤矿合作的矿山,在竹林乡境内。车子只能通到乡政府过去几里地,再往前,就全部是小土路了,没办法通车。真正到达矿山,加上登山的路,至少还得步行四五公里。
司州煤矿施工队进驻竹林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不管怎么样,通往矿山的毛土路要先修通,不然很多机械设备都上不去。到时候一边搞矿山建设,一边拓宽加固马路,双头并举。惟其如此,才能在年底之前投产。
眼下,一大群农民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修路,推土机和挖掘机也在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陈博宇在银行贷了一笔不小的款子,司州煤矿请附近的农民修路,都是按月结工资,群众的热情很高。只要有钱赚,他们不怕辛苦。
刘伟鸿将车在路边停好,步行前往矿山。
“刘书记好……”
“刘书记,又上山去啊?”
“刘书记,到家里坐一会,喝杯茶吧……”
刘伟鸿上任之后,经常下乡,很多修路的村民都认识这位年轻的书记,刘伟鸿一路走过去,村民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透着说不出的亲热之意。
无论哪个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都会记在心里。
刘伟鸿笑呵呵的,一路点头答礼,时不时停下来与修路的村民攀谈几句,了解一下情况。每次只要他一停下来,旁边的村民必定会围了上来,争着和他说话。
刘伟鸿很喜欢这种水乳交融的气氛,短短几百米的土路,花了十来分钟才走完。看上去,这条土路进展很快。其实只要激发了群众的热情,无论干什么,效率都是很高的。
初春季节,山上风很大,很是寒冷。好在刘书记身强体壮,区区风寒,倒也抵受得住。矿山山腰已经建起一排简易的平房,红砖垒砌,石棉瓦屋顶,看上去还不错。刘伟鸿却很清楚,这样的平房,乃是典型的冬凉夏暖,尤其是晚上,睡在平房里奇冷无比,不烧火是肯定吃不消的。也就是比帐篷略好一点。
“闻矿长!”
刘伟鸿来到平房前,大声叫道。
一扇平房的房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