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节
作者:
蝴蝶的出走 更新:2022-09-07 20:34 字数:4731
好在邓仲和毕竟非同一般,不是米克良那样的草包可比,眼见情势不利,便蛰伏不动,一切唯朱建国马首是瞻,在任何一个公开场合,都十分尊重朱建国,二把手的位置摆得十分端正。既然无可与抗,自然要选择合作。不然,难道坐等朱建国来收拾自己不成?
东北客人去了夹山,可以想见,刘伟鸿肯定又要搞什么动作。那就由得他去搞,不必理会。事实证明,刘伟鸿在夹山搞的几个动作,都见了成效。棉花种植大丰收,饲料厂开工之后供不应求,桩桩件件,都说明这些搞法是正确的。
不过,邓仲和不主动去干涉夹山区,人家刘书记登门求见,邓县长还是要热情接待的。
不是在县长办公室,而是在林庆宾馆的小会议室,邓仲和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陈博宇一行。听了刘伟鸿的介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县团级司州煤矿的矿长,邓仲和也免不了十分惊讶。
他三十几岁做到县长,已经是浩阳地区的“政治奇迹”,这位三十岁不到,竟然也是正县团级一把手,虽然煤矿的一把手和县长没有多少可比性,也足够惊人了。
大家分宾主坐定。
“欢迎陈矿长不远万里来到我们林庆县,呵呵,我们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让陈矿长和诸位客人见笑了。”
邓仲和笑呵呵地说道,神情很是亲热。
陈博宇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刘伟鸿刚才已经在县长办公室详细汇报过了,记得以前刘伟鸿也表露过这个方面的意向,所以邓仲和亦不是十分的吃惊。他只是没想到刘伟鸿真会这么干,而且还从遥远的辽东请来了客人。
县团级的煤矿单位,林庆县境内也有,就是直接归属青峰矿务局管理的洪家煤矿。但听刘伟鸿的介绍,洪家煤矿的规模远远不能和司州煤矿相提并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矿开发很早,远不是楚南省煤矿的小打小闹。司州煤矿光正式的全民所有制工人,就有一万五六千人。另外还有上万的集体工人。洪家煤矿职工家属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
双方在年产能上,也相差甚远。
让辽东的煤矿,来楚南承包矿山,也亏得刘伟鸿敢想敢干!
陈博宇也是老于官场,笑着客气了几句。
寒暄已毕,切入正题。
刘伟鸿说道:“县长,陈矿长有意要在我们夹山承包一座矿山,新建一个煤矿。昨天陈矿长已经在夹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基本上,我们夹山的煤炭资源,合乎建矿的要求。所以今天过来请示县长,这个事情到底应该怎么搞。”
邓仲和微微一笑,说道:“刘书记看上去是胸有成竹了。就请刘书记先介绍一下基本的方案吧。”
这个事情,全国都没有先例,邓仲和肯定不会轻易表态。但鉴于刘书记的“威风”,轻易否决,也是很不妥的,且看你们如何说法。
刘伟鸿笑道:“县长过奖了,胸有成竹可不敢当。陈矿长和我,昨天也只是简单地碰了一下,有个初步的意向,具体的决策,自然还是要县领导拍板的。”
邓仲和笑而不语。
刘伟鸿的“奸猾狡诈”,邓县长领教过不止一回两回,想要拿话来套我,可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一回,刘伟鸿还真的没打算拿小布袋装邓仲和,一心一意为夹山区的经济发展在考虑,当下收敛笑容,缓缓说道:“我们的初步方案是这样的,夹山区竹林乡境内的一处矿山,由司州煤矿负责承包开采,盈亏自负。司州煤矿在获得这处矿山开采权的同时,必须为竹林乡建造三十公里的马路,其中由区公所通往竹林乡政府再通往矿山的公路,按照省道线标准建设,矿山周围村庄与主干线相连的公路,按照乡间公路的标准修建,资金全部由司州煤矿筹集。此外,矿山建成投产之后,煤矿至少要有百分之十五的招工指标留给夹山区。初步估计,第一批应该可以解决三百人左右就业。等煤矿全部投产之后,可以解决大约六七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这边,应该为煤矿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后勤援助和政策支持。煤矿的承包期限,暂定二十年。承包期间,煤矿方面要上交一定的承包管理费给夹山区,该缴纳的利税,也由煤矿方面承担。二十年之后,煤矿的经营管理权,归还给当地政府。是否继续承包,到时候再协商。大致方案就是这样,具体的细则,还没有商量。请县长指示。”
邓县长哪里就肯指示了?
“陈矿长,听起来这个方案,贵方对夹山的支援力度很大啊。”
邓仲和微笑着说道,似乎有些不大理解。你要是有这个资金,干点别的不行吗?非得万里迢迢的跑楚南来开矿。
陈博宇同样微笑答道:“邓县长,我们司州煤矿目前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了,没有太多的煤炭资源可供开采。三十年的繁衍生息,矿上的待业青年越来越多,基本上都不好安置了。实话说吧,我们之所以打算来夹山承包煤矿,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解决矿工子弟的就业问题。虽然现在煤矿在亏损,但不生产,那就连饭都没得吃。两害相权,还是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才行。我们和夹山区的合作,基本算是互利互惠。必要的时候,我们矿上也会申请上级给予一定的支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司州煤矿是国营大煤矿,我们夹山现在没有能力开发矿山,由司州煤矿承包开采,国有资源就不会流失。如果真产生了一定的利润,也是上解国家。相比由个人来开采,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刘伟鸿补充了几句。
邓仲和双眉微微一眯。小刘同志时时刻刻不忘强调他的“国有资产不流失”理论,自然还是有提醒邓县长的意思。不过邓仲和脸上丝毫也不带出来,笑了笑,说道:“这样的合作,在国内还没有先例。我认为大家还是要考虑得细致一点,深入一点,全面一点。把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尽可能地考虑进去,才是稳妥的。”
邓仲和的回答如此含糊,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原也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县长的指示非常英明,我们一定会深入全面的考虑。”
邓仲和微笑道:“这就好啊,现在朱书记不在县里,等朱书记从省里回来之后,刘书记再详细向朱书记汇报,请他决定吧!”
第364章 大发横财
时光流逝,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
夹山区的各项工作,进度喜人。机械制造厂十月份正式开工,生产切割机、风镐、搅拌机、卷扬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等中小型的矿山机械和建筑机械设备。机械制造厂的主力技术队伍,来自浩阳地区、青峰地区的各个大三线兵工厂,包括十来位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技师。都是临时工性质,耗费了不少精力才从兵工厂挖来的。
机械制造厂的厂长和党支部书记,还是由区里的干部队伍中产生,但刘伟鸿另外任命了一位工程师为机械厂的生产厂长。区里任命的厂长抓全盘,生产厂长专一负责抓生产。听上去蛮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刘伟鸿说得很明白,生产上的事,一切服从生产厂长的安排,厂长现阶段,就负责后勤支援,不许干涉生产厂长的生产调度。
这也是没办法。区里的干部,包括他刘书记在内,就没有一个是懂得机械制造的。这个东西得讲科学,你不懂就没办法正确指挥。外行领导内行,只能是一败涂地。
不过刘书记另外交了一个任务给厂长,那就是销售队伍的建设,一定要全力抓起来,首先就要在浩阳地区五个县市都设立销售处,宣传广告措施必须跟上。这才是厂长真正该管的正经事。根据后世的经验,建立了稳固畅通的销售渠道,这个工厂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当然也是非常要紧的,但只要有了好的销售网络,人才的问题,总是能想办法解决。
和饲料厂一样,机械厂开工一个月,生产和销售情势都很喜人。虽然机械厂尚未有排队等货的现象,但基本也没有什么库存,产品一下线,马上便发了出去。
奶制品厂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当中,厂房在今年阳历年底便能竣工,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自然要等到明年了。奶牛养殖户虽然已经确定了下去,奶牛也在引进,但并非马上就能产奶。一般来说,奶牛在冬春季节繁殖产奶,不过这个与夹山区的实际情况不符。刘伟鸿与省农科院的专家商量,人工催情,奶牛一引进,便以人工催情的方式,让奶牛怀孕,大约在明年六七月份便能繁殖产奶了。基本能赶上奶制品厂的设备安装进度。当然,真正要形成规模,得好几年的时间。现在只是先把基础打下去。明后年就能见到实效,奶农能拿到钱。
经济建设的事情,急不得,不能搞短平快的突击,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妥善的发展方略。就算几年之后,刘伟鸿已经离开了夹山区,但这个基础打好了,到时候一定会见到成果。
流官制是导致各地政府领导目光短视的主要原因。这个制度,刘伟鸿暂时没办法改变,但他能改变自己的眼光!
不管能不能在他的任内见到成效,基础一定要打牢。要想带领夹山区八万乡亲共同富裕,长远规划是必须的,只顾眼前的做法不靠谱。
而且饲料厂七八月已经投产,生猪和肉牛养殖,瞬即在夹山全区铺开。饲料喂养的生猪和肉牛,长势极快,远远不是传统养殖业可比的。估计到年底,第一批生猪就能出栏。刘伟鸿做过市场了解,夹山区这批生猪赶在春节前出栏的话,销售不成问题。但是成立全区统一的肉制品销售管理公司,必须马上提上议事议程,争取在年底成立这个机构,明年开始,统一引导全区的生猪、肉牛和家禽的销售工作。
夹山镇的一角,也在自发的形成一个小型的肉类销售集市。刘伟鸿指示夹山镇的负责人,想办法在明年将这个集市正规化,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个方面,也是扩大夹山镇的“城镇规模”。眼下的夹山镇,还是太小了,一点也不像是林庆县的“东北重镇”。不过刘伟鸿相信,随着工业区的扩建和夹山镇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活区和工业区逐渐连成一体的时候,夹山镇的规模就比较可观了。
有三年时间,夹山镇便能真正发展为林庆县的东北部中心城镇,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带动周边乡镇快速致富。
短短八九个月时间,能够达到这样的进度,刘伟鸿还是比较满意的。
有关与司州煤矿合作开新矿山的事情,县里、地区和省里都没有任何正面的答复。好像这个事情压根就没发生过,谁也不予理睬。实际上,具体的工作已经开始了。陈博宇回去之后不久,司州煤矿的一个工程勘探小组十来个人,便进驻了夹山镇,正式开始前期工作。
国内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上到下,概莫能外。没有先例的事情,上面的领导一般是不会轻易表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就不能搞。很多地方都是先上车后买票,管你们上级领导同意不同意,先把事情干起来再说。等生米煮成了熟饭,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到时候有麻烦再打官司吧!总也不能再把生下来的孩子塞回娘胎里去。
作为重生者,刘伟鸿对这样的“方式方法”见得多了。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最终结果也为夹山区的群众谋了福利,那就值得去干,就算冒点风险也值得。纵观古今中外,就没有一个成大事者是谨守规矩的。每个人都有特别的不同。纵然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领袖人物,往往在他的工作历程中,都有特立独行的行为。
既然有了这么个平台,刘伟鸿就觉得,必须全力去施展拳脚。全力为夹山区的八万父老乡亲干些实事。
刘书记点起一支烟,翻阅着区财政所送上来的十月份财务明细报表。
电话铃骤然响了起来。
“你好,我是刘伟鸿!”
刘伟鸿抓起电话,略带一点威严地说道。
“刘书记,工作忙吧?”
电话里传来云雨裳调侃的声音。听得出来,云雨裳的声音很是愉悦。也只有这种时候,一贯端庄典雅的云姐姐,才会跟刘书记开开玩笑。
刘伟鸿连忙挺直了身子,高声答道:“报告领导,还好!请领导指示!”
云雨裳便咯咯地笑:“刘书记,这个可不敢当啊,我什么时候成了你的领导啦?”
刘伟鸿笑道:“一般来说,在家里,夫人都是领导。我这是紧跟时代潮流。”
“又贫嘴啦。”
云雨裳娇嗔道。
“嘿嘿……”
刘书记便嬉皮笑脸的。
“跟刘书记汇报个事,那个,咱们已经开始从中东撤退了。按照刘书记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