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
开盖有奖 更新:2021-02-17 15:24 字数:4874
1999 第12期 … 科幻影视
怡雯
我们的评选理由
相对于地球和宇宙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并不算长。
在这相对短暂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无数的“已知”,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仍有许多“未知”等待着探索与开拓。当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由一种本能冲动转变为渴望未知的精神需求时,它就成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动力。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如果丧失了想像力,就不会产生创造的冲动;如果没有创造性,艺术家的想像也就无所依托。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电影制造商路易斯和奥古斯丁在巴黎举行首场电影演出,拉开了世界电影的帷幕。可以说,电影的诞生正是人类创造性和想像力的艺术体现。它使人们第一次在想像的“彼岸世界”里看到了我们正在从事“创作”的此岸世界。
科幻电影的诞生与电影史的肇始几乎是同一时间。
1902年,法国电影大师梅里斯推出《月球之旅》,使科幻电影形成了稳定的风格,因而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可以说,梅里斯为科幻影视业的兴起开了一代先河。
回顾科幻影视近百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现状都对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虽然几经沉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片种,它终于得以坚持下来,被人接受,并且发展势头良好。
科幻电影与科幻文学都是人们各说不一的对象,长期以来频频遭到严肃艺术家和研究者的非难。由于它在情节上与恐怖片有着不解之缘,所以还遭到某些人的唾骂。
尽管如此,科幻电影的生命力却是旺盛的。从一开始,它就展现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由于它的观众是一个相对固定,人数众多的群体,科幻片往往具有极大的票房价值。在世界电影收入排行榜前10位中有7部科幻电影,前25位中,有10部是科幻电影,可见科幻片在世界影坛上所占的比重。虽然科幻电影涉及的科学技术有一个时效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更迭,影片拍摄之初暂时未能产生的科学现象也许在后来者看到影片时已成为现实,甚至已变成历史,但作为独特类型的艺术作品,它的美学构成元素是经久不衰的。难怪许多科幻巨著,如《星球大战》、《星际旅行》、《超人》系列风靡全球数十年仍魅力不减。
谈到科幻片的美学构成元素,就必然谈到它的类型模式特点。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科幻电影发轫期的作品可谓相当粗糙,题材十分简单,拍摄技巧主要借助加快镜头转换速度,定格摄影给观众造成视觉错觉。如《机器屠夫》、《月球之旅》。到了本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字化效果技术广泛运用于电影拍摄,科幻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脑特效制作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第五元素》、《异形》续集以及新近上映的《星球大战:幽灵威胁》都是如此。从题材和表现手法看,这些早期作品和近年的大相径庭,但核心因素是相同的,即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根据美国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的理论,可以给它下一个定义: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把科幻片同恐怖片、神怪片等其它片种区别开来。
从题材上看,科幻影视无外乎两大类:“硬科幻片”和“软科幻片”。这种分类法与科幻文学的分类法是一致的。“硬科幻片”主要指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软科幻片”是以社会科学学科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一百年来,科幻影视作品总的趋势还是“硬”多“软”少。“硬科幻片”之所以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全靠百年间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突破和迅猛发展所起的强有力的催化作用。
自然创造人类,人类创造幻想。科幻影视忠实地反映人类通过想像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寻求路径的过程。美国电影理论家约翰·巴克斯给我们一个公道的说法:“无论它的社会学重要性如何,科幻电影仍是一种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会成为何物的警句……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乐使人更多地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躁动和时尚,而不是它自以为附丽的文学,科幻电影这样的现象或许终会有一天被人们视为比其它艺术门类更完整的代表着产生它的这个年代的历史性烦忧。”
当我们对科幻影视已有了粗略的概念时,再来横向地看全球范围内各国的情况。科幻电影的发源地在欧洲,这与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本世纪30年代后美国科幻影视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视差不多都是美国拍的。虽然欧洲诸国穷追不舍,但只能甘拜下风。亚洲的日本随着二战后的重新崛起,更由于其全民科技意识的强化,以及科幻文学的日渐繁荣,也跻身为科幻影视产出大国。
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几乎可说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拍过《珊瑚岛上的死光》和《潜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早期尝试。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尝试没能继续下去。中国不是没有科幻片的市场,我们有大批的科幻迷,更有大批的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潜在观众的数量非常可观。国内导演为什么怕拍科幻片?主要还是高科技的运用跟不上,而且优秀的模型师也难以寻觅。现代科技在我国电影中的运用极其有限,而科幻电影的技术含量比一般电影高得多。拍摄时使用高科技的频率也高得多,国内影视界权威人士谢晋曾谈到,中国电影发展需要高科技支持,但我们现在的水平达不到这个程度,如果真要运用高科技,有些制作就得拿到国外去做。这就是国内导演对拍科幻片望而却步的原因。另一方面,科幻片的拍摄中需要大量的模型。国内模型师长期以来只注重艺术美感的研究,对于富有动态的大型动物、外星人及星球运动的制作还很难把握,但这些模型在科幻片的拍摄中又恰恰不可缺少。
比起其它许多国家的科幻影迷来说,中国科幻影迷总不免多一些惋惜。《星际旅行》系列片在国外火红了几十年,但中国观众至今仍只能痴心等待,却迟迟不见它露面。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译制上映的科幻片也很有限。翻开美国人做的100部世界著名科幻电影名录,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国人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其中一些也只是在纸质媒体上有过介绍,但始终没有进入影院或电视。
所以,让中国人评选近百年来十部全球最佳科幻片,不免会有失水准。但是,如果让我们评选十部对中国观众影响最大的科幻影视,我们就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了。
国人看十大科幻影视将运用一种双重的标准。第一,该科幻影视本身的水准;第二,在中国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这部科幻影视带给受众的各种具体而又强烈的冲击。
国人眼中的十大科幻影视
1、《大西洋底来的人》
十年“文革”,几乎摧毁了整整一代国人的文化信仰,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贫瘠和凄凉。七十年代末,黑白电视机刚开始进入中国人家庭,中国人通过这扇窗口向外窥望,立即发现外面的世界竟是如此精彩。通过九英寸或再稍大一点的电视屏幕观看生活圈子以外的风景自然成了许多人夜生活中的第一选择。人们还来不及弄清影视的分类就云里雾里地成了电视迷。《大西洋底来的人》这部连续剧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不会陌生。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看过并且喜欢这部片子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科幻迷。那时候,刚开始对一个全新世界建立基本概念的中国公众,十之八九,并不知道何为科幻。
这部美国科幻电视剧,以神奇的大西洋人麦克·哈里斯为中心,辽阔奇异的海底世界为背景,描绘了太空探险、宇宙人、生物的演化、世界的未来等极为广泛的内容。在美国它只是一部很不起眼的科幻影视,甚至在世界影视资料大全中也找不到它的踪迹,却在中国家喻户晓。它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在于让国人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科幻影视这个片种,也不仅在于第一次在荧屏中看到了鲜活的异类人,更在于为年轻的一代开启想像的大门,唤起了求知欲,重新树立起对文化的信仰。
2、《铁臂阿童木》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
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
爱科学的好少年……
十八年前,这首歌在中国校园里广为流行。它就是日本科幻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歌。阿童木是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塑造的一个可爱的小机器人,据说,正是这个形象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公众对故事漫画的偏见,使漫画进入了“主食时代”,成为日本举国认可的大众文化。以后,它被改编拍摄成电视系列剧。
中国引进这部片子据说纯属偶然。国门初开,许多发达国家争相进入,想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市场。出于商业目的,日本东芝公司欲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交换条件是出资买下了《铁臂阿童木》在中国的放映权。一时间,中国土地上到处响起了“TOSHIBA;TOSHIBA”和《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曲。然而,东芝公司的确算是做了善事。那时,中国幼稚期的电视业还不能让观众享受到很多选择,即或被视为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少年儿童,也还处于文化的饥饿期,在没有什么好节目可看的当时,阿童木就是孩子们巨大的快乐。尽管演的是机器人题材,家长们一方面觉得有些胡编乱造,一方面又听说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也就不说“浪费学习时间”这句话,由他们看去了。后来,以铁臂阿童木形象制做的各类副产品,如不干胶、连环画、塑料玩具,一度成了孩子们的拥有时尚。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影视产品的进口更加频繁。大批外国科幻片投放中国市场,让观众大开眼界。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文艺》此时已大出风头,把“科幻”这个概念不经意地灌输给了一大批青少年。原来看科幻影视只是将其作为一般影视作品,这时已有相当一批专看科幻片的科幻迷了。
3、《星球大战》
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囊括了7项奥斯卡奖,被誉为“开辟了科幻电影的新天地”。
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很难想像它于20世纪70年代就把当时电影家们刚刚掌握的激光技术、全息摄影术等手段运用到了极致,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让观众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幻想世界。影片把20世纪先进的科技手段同18世纪最古老的传奇故事融为一体,展现了强大的征服意识。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令人瞠目结舌。
八十年代的电影票房不需要特别的动员手段,《星球大战》在让中国观众如痴如醉的同时,也告诉了中国电影人一个很浅显的美学原理,影视的冲击力,除了依靠思想性,还可以直接刺激感官。
值得一提的是,《星球大战》后来又产生了几个系列,片片皆皇皇巨著。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在遥远的银河系里,和平的共和体制骤然被凶狠残暴的帝国取代。公主莉娅参加了抵抗组织,在夺取帝国最新研制成功的秘密武器“死星”时遭到逮捕,受到帝国首领莫夫·塔肯及其心腹黑武士达茨·维德的看管。随侍公主的机器人C3PO和R2—D2逃到贫瘠的塔图因星,来到农场主欧文·拉斯和他的侄儿卢克面前。历尽艰辛,卢克等人救出了公主,给“死星”以致命一击。
4、《超人》
中国观众喜爱超人形象多少与爱看武侠片有关。
东方文化中剑客、豪侠比比皆是,中国更有自己独特的武侠文化。科幻武侠片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既有史诗的宏大,又有中世纪骑士的浪漫和勇猛。《超人》也遵循了这种模式。情节上设置英雄历尽艰险,凭着不同寻常的力量拯救世界,外加英雄救美人的爱情游戏。1978年,该片在美国、加拿大501家影院首轮上映仅三天就创利750万美元,在全球引起轰动。1981年和1983年拍摄了第二集和第三集,以后又拍了第四集,题材上拓宽了不少。
中国孩子对《超人》心驰神往,较之于对《西游记》中孙悟空五体投地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