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冬儿      更新:2022-07-28 14:53      字数:5037
  者。一个人平凡,因为他是一个人。
  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应该有:一个人不平凡,因为他不是别人,古往今来就他这一
  个人,是为真正的他。
  也就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矛盾之间,在这既具备基本的人性,又有着天生不同的特性
  间,平凡人使自己成为不平凡,再以这些不平凡来影响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于是:
  伟大的哲学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不平凡的思想理论,使平凡的人们读了,能找到
  生命不平凡的意义。
  伟大的艺术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创作题材,使平凡的人欣赏之后,将心
  灵提升到不平凡的境界。
  伟大的科学家,在平凡的事务中,找到不平凡的秩序与方法、使平凡的物质,能化腐朽
  为神奇。
  最重要的是,这些伟大的,在创造那许多不平凡之后,却仍然跟我们一样,有爱、有
  憎、有喜、有悲,是那么的平凡!
  痛苦的抉择
  凶暴的敌人,一步步地接近,躲在树林里的人们知道,只要被发现,就将全部遭到屠
  杀,男人摹地抽出尖刀,将幼小孩子的喉管割断,以免他们发出惊恐的哭声,黑暗屏息中,
  可以听见仍然抱在母亲怀中,却已死亡的幼儿滴血的声音。
  这是一段二次大战时,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真实故事。由于一个被割断喉咙丢弃的孩子,
  后来为善心人救活,成年之后寻亲,才被世人知晓这段令人谏然的往事。
  有人问那孩子,你恨不恨你的父母?
  孩子说:如果当时我是父母,也会那样抉择。而且若不那么做,今天也就谈不到亲人重
  聚这件事了。
  有人问那母亲:当你的孩子被割断喉管时,你为什么能不痛哭?
  母亲答:因为我当时已经想不到悲哀这件事,更被剥夺了哭的权利。
  当人们做最痛苦的抉择时,常没有痛苦的权利。而当痛苦被唤起时,抉择却已经成为往
  事。
  先做朋友
  每次到酒庄(卖成瓶的酒给顾客的商店),总看见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挂了一个大牌
  子: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而当酒庄老板知道有人要请客,也必然会在把酒交给顾客时,叮嘱似他说:“先做朋
  友,再做主人。”对于这两句话,我一直不了解,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地问老板,到底其中的
  意思是什么。
  “当你举行宴会时,就主人的观点,自然要做到酒水无缺,客人能喝,你就能提供,甚
  至他要什么酒,你都能拿得出来,才显示主人的周到与慷慨。”老板十分郑重他说:“这时
  问题就发生了,因为你只顾敬酒,却没想到当客人酒醉后开车有多危险,或对他的身体有多
  大伤害,结果是做了最好的主人,也成了最坏的朋友。所以朋友比主人重要,先从朋友的角
  度考虑,再去做个好主人。”
  中国人请客时的劝酒、罚酒、敬酒、拼酒,举世闻名。相对的,因常喝酒引起的肝硬化
  比例,也堪世界之冠。当您做主人,给客人斟酒时,何不也说一声: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且慢下手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
  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地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
  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就在真正努力为公的人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突然发疯了——坏分子一律
  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来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
  了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
  “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
  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野树
  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迸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最名贵的
  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野草给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
  子,虽然院里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
  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什么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
  秋,他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
  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
  问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刮胡子
  有个人到理发店,请小姐为他修面刮胡子,小姐为他涂上温温的泡沫,以那纤纤玉手,
  一边扶着他的脸颊,一边为他以剃胡子刀修面。
  时值盛复,当那位男士陶然地仰着脖子刮脸时,瞥见理发小姐丰腴的胸腋之间,突然起
  了邪念,愉偷地伸手去摸。
  岂知小姐又惊又痒,自然反应地收时躲闪之下,竟然忘记手上的利刃。一刀便割断了那
  男人的气管,终于送医不治死亡。
  人们常在享安逸时,忘记了其间隐藏的危险,甚至得意忘形地兴起邪念,岂知那正是
  “最要命”的时刻!
  自度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撑伞走过。某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
  我一程如何?”
  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某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
  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雨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老孙和老吴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由于工作不愉快,老孙毅然辞职,自己出外创业,几年
  下来居然拥有了一家小行号。
  早也就工作不愉快的老吴打电话给老孙:“帮帮忙,让我到你公司混口饭吃吧!”
  “你在原公司不正做得好好的吗?”老孙说:“你不需要帮忙啊!”
  老吴立刻辞去原来的工作,井再打电话给老孙:“我现在失业了,可以收容我了吧?”
  “我当初在那里做得不愉快,出来艰苦创业,才能有今天。”老孙说:“你应该也努
  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怎好捡个现成的呢?”
  老孙没有收容老吴。
  古董
  某日,一位古董商到我家里做客,我便尽出所藏,请他鉴赏评价。
  我拿出的第一件东西,是块田黄印石,长约四寸。
  “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商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
  块完美。”
  “我当年是以高价买的!”我大吃一惊。
  “你听我说完哪!”古董商笑着说:“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
  此了。”
  接着他展开我收藏的一幅古画:“是名家手笔,可惜右边破损了一块,修补之后总是看
  得出来,倒不如将右侧整个切除,价钱要比补了之后还高得多。”
  最后,我取出了传家之宝的黄磁盖碗。
  “这个盖子早该扔了。”古董商一见便说:“不连盖子,要比连盖子,容易卖,价钱也
  好。”
  “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盖反比无盖来得便宜?”
  “当然!因为盖子有缺损,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件东西,发现盖子已破,还会买
  吗?”他把盖子放在案上,并将碗捧到我的面前:“可是这样子,几人知道还有个盖子呢?
  于是买主只当那是只完美无缺的碗,而会爱不忍释了!”
  “同样的道理!”他又指着印石和画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难得温润
  美好的田黄,有谁知道原来要大得多;而那画没几人看过,切了边仍是不错的构图,谁会想
  到已比原作少了半截?”
  “人们为什么总会注意那小小的疵缺,而忽略大体的美好;为什么宁可被骗,也不愿接
  受那有缺陷的事实呢?”我感慨他说。
  菩提树
  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此,树旁特别
  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
  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繁茂的季节,不知怎地,那树却突然枯死了,似乎每个路过
  的人,都为它的凋零投以惋惜的目光。
  这一棵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向来因为木架支撑,而未曾倾倒过的树,为什么长了十多
  年,几乎要成为一棵大树时,却一下子死去了呢?
  有一天我特别走近它,抚摸着它那依然细腻光滑的树皮,做深深的悼念,突然发现树皮
  上竞被人割了一小圈裂口。“是谁杀了菩提树?”我沿着刀痕转到树的另一侧,发现居然是
  一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当菩提树幼小时,为了保护它而拴上的,岂料随着树的生
  长,人们竟忘了那一圈铁丝已经不再适用,渐渐铁丝陷人材皮,大家更难以觉察,直到此刻
  我发现,却已经迟了。
  许多对孩子的呵护,或当孩子幼小时,为了保护他们,所灌输的片面观念和加诸的束
  缚,如果不能在他成长中,逐渐给予解释,常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伤害。对树、对人,道理
  都是一样的。
  张大师的哲学
  张大师住在山边,有一次台风涨水,冲破了他的前门,家人正拿着木板砖石想去阻挡,
  却被大师阻止。
  “前门不必挡,但是快把后门打开。”
  果然那山洪由前门进,在院子里打个转,又由后门流出去,院子里虽然有水,但只是流
  过,始终没有积深。
  台风过去了,家人前来报告:
  “房子里只溅进了一点点水,古董字画毫无损失,唯有几卷立在门边的宣纸浸上了水
  渍。”
  “把宣纸摊在地上,并用水将纸整个喷湿。”张大师又下了一道令人不解的指示。
  可是当家人照办,那宣纸被喷湿,风干之后,原先的水渍居然全不见,再经电熨斗一
  烫,简直平整如新。
  “水怎么流进来,就让它怎么流出去。怎么浸渍,就让它怎麽消除?”张大师抚须笑着
  说。
  台南市的天坛内有一块“奇匾”,上面只有一个大字,而且简得不能再简——那是个
  “一”字。
  “一”看来虽然普通,其中的学问却太极了,它代表起头的数字,也形容从头至尾的完
  全;是极小,也是至大。
  人不过一口气,一条命,从一步步地习走,一日日地长大,一心一意地追求理想,一仰
  一俯、一吞一吐地生活,到有朝一日的功成名就,或一失足成千古恨地落败;而后一天天地
  老去,终于一了百了地完此一生,一无所有的归向一片虚元……
  一,不可一以观之。
  一,不可以一观之。
  一,不可观之以一。
  一,不可以之一观。
  一者,一也!”
  真善人
  汤姆以爱鸟闻名,每当大雪之后,唯恐鸟儿们找不到食物,他总会在院里摆上一盘谷
  子,但令他邻人不解的是,只有漂亮的红冠鸟和蓝鹊常在汤姆的盘里安然进食,至于乌鸦和
  麻雀则往往吃不了几口,便惊飞而去。
  日久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只要不漂亮的鸟去吃食,汤姆就会又叫又跳地把他们赶
  走,遇有美丽的禽鸟光临,汤姆则躲在百叶窗后静静观察,唯恐惊拢了嘉宾。
  南酋以爱小孩闻名,她甚至通过教会儿童福利基金会,认养了一个非洲的孩子,并定期
  汇款过去,但是每当朋友提起这件事,南酋就会长长地叹口气,十分遗憾地说:“只可惜我
  认养的是个黑小孩,如果他能长得白些该多好。”
  查理以慈善家闻名,经常带着糖果和玩具到孤儿院去,但是在路上遇见乞讨的人,他从
  不施舍,甚至阻止同行的人掏钱,他挡在乞丐前大声地喊着:
  “这人必定是假装可怜的样子,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