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美丽心点      更新:2022-07-17 17:20      字数:4935
  00辆坦克和1300辆轮式及履带车辆。这个数字自然会使人感到吃惊,但在对飞行员的报告详加核实以后,发现这个数字比较合乎实际。德国空军所取得战绩表明,在充分享有空中自由、可以任意选择攻击时机和方法,并且拥有适当武器的地面攻击机面前,坦克很容易遭受破坏。
  能够看到在德军部队中服役的最后一种反坦克武器,几乎也是最后出现的一种反坦克武器,就是另外一种反坦克枪。这种情况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然而确是事实。这种枪就是MSS 41式反坦克枪,它是由布尔诺市ZB工厂设计的。虽然战后曾经留下几件样品,但有关它的历史情况,人们几乎足—无所知。数字“41”,大概是表明它的装备时间是1941年,但实际上,一直到1944年,才发现它曾参加过战斗,很可能是,ZB工厂在反坦克枪的全盛时期曾经小批量生产过这种武器,但却把它们存入了仓库。但为什么时至战争后期才被拖出使用,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作为一种和坦克作战的武器,MSS 41式反坦克枪自然已归于无效,但作为反坦克武器设计方面的实例,它却仍然具有很大魅力。这种枪的外形和“巴尔…帕布”(bull…pup)步枪 ' 译者注:“巴尔…帕布”步枪的枪管固定在枪托后面,因此枪匣距枪托底部很近。 ' 类似,它的弹匣装在手柄和扳机的后面,弹匣由下向上进行供弹,而且没有一般枪支上所具有的枪机。肩托上抵着一个缓冲器,缓冲器前面有一个完整的带闭锁突笋的机头。机头后面安装着击锤和击针。枪管的后端部上方压着一个活动闭锁套筒,这个活动套筒既可以和缓冲器前面的闭锁突笋啮合在一起,还可以和枪管上的突笋啮合在一起。这个套筒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放大了尺寸的闭锁螺母,通过它可以将枪管和枪尾端面接合在一起。重新装弹时,应先将手柄转至右方,从而使闭锁突笋处于开锁状态。然后,手柄被迅速推向前方,并使枪管一起向前方运动,此时,仍然被抓子钩牢牢固定在机头上的空弹壳开始暴露,在枪管运动至最前方位置的瞬间,或刚刚超过最前方位置的瞬网,空弹壳即被拔出,而另一发新弹则被从弹匣内推向上方。
  此时,如果拉手柄向后,使枪管和枪尾覆盖在下一发新弹上,并且向左转动手柄,使它回到垂直位置,武器即处于待发状态。虽然这种系统具有多种优点,但它几乎也有同等的弊端,其中,并不算小的一个弊端,就是对灰尘和脏物的影响过于敏感。再有,就是枪管和支座之间的间隙太大,再加上磨损,将会直接影响射击的精度。但人们对ZB工厂的首创精神不能不表示钦佩。这种枪是在那时生产的所有反坦克枪中尺寸最短并且重量最轻的一种。如果在1938年出现,它肯定会被视为珍品,然而到了1944年,它却成了一种累赘。
  以上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曾经实际装备使用过的反坦克武器的情况。如果用几句话对上述情况进行一番归纳,那么,下述说法或许是比较公正的,这就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坦克武器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着巧妙的想象、机敏、独创和胆略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战场使用方面,都是如此——然而,由于生产困难——这不全是武器设计师们的过错——以及方案和型号过于繁杂,而使整个计划受到了阻滞。结果必然是只有少数几种武器能得到发展。
  除此之外,德国在反坦克武器发展中,还有一个几乎全然不为人知的秘密计划领域,这些项目,或者从来未公布于众,或者只在经过数次试验之后,就中途夭折,关于其中的有些项目,我们将在另一章中加以论证。
  第四章 英语国家之间的联盟——英国和美国
  坦克是对坦克进行防御的最好手段。
  —— 安农
  于1940年6月开始参战的意大利人深信,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参战,既可以捞取到丰硕的战果,又不需要长期地从事激烈战斗。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战争的实际结束时间是在4年之后。对意大利人来说,这段漫长的过程自然是耗资巨大、财政拮据的岁月。没过2个月,韦维尔(Wavell)将军即通过攻击位于埃及防线上的意大利前哨阵地揭开了北非沙漠之战的序幕,不久之后,盟军便开始了沿北非海岸线的首次突进。在以后的几年里,英国公众对沿海岸狭长地带内战争双方命运的变迁和战局的起伏局面即习以为常,首先是一方交上好运,接着是另一方占据上风,战局像拉锯一样地进行着。在开始阶段的冲突中,双方使用的都是轻型装备,但不久之后,荒无人烟的沙漠就变成了大量新型装备的试验场。
  在首次战斗中,英国人使用的是众所周知的发射2 lb重炮弹(即弹重0。91 kg)的火炮和“伯义斯”反坦克枪。前者的大多数是安装在坦克上,但步兵的确也分得了自己的份额。意大利人使用的是MK II式坦克和一些M 35式47mm反坦克炮,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还不得不依靠炮兵进行反坦克防御,为此,有些火炮的配置位置十分靠近前沿,这与德国人在1917…1918年的作法并无任何不同。然而,即是这样,反坦克火力也仍显不足。1940年12月9日拂晓,英国皇家第7坦克团与第4印度师配合攻击西迪·巴拉尼(Sidi Barrani),不到10min,就消灭23辆意军坦克,其中不少在被第7坦克团的“麦梯尔达”(Matildas)坦克上的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命中后起了火。与此相比,意军炮兵发射的炮弹却从低速机动的“麦梯尔达”坦克上跳飞了,这使意大利人大失所望。即使是他们的47mm火炮也无济于事。应该承认,这主要并不是由于火炮的实际性能不好,而是由于炮手操作水平低所致。2个月以后,即在1941年2月5日至7日发生的贝达·弗姆(Beda Fomm)战斗中,发现有101辆意大利坦克被丢弃在战场上,其中有48辆是被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命中而失效的。然而,必须记住,这些坦克都是M 13式坦克,它们的装甲很薄而且钢材质量也不高。
  当第一批德国坦克到达的时候,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在一定程度上还占据优势。德国MK III式坦克上安装的是1门口径为50mm的克威克(KWK)式短管炮,而英国的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具有较强的侵彻能力,并且炮口焰与炮口冲击波也较小。然而麻烦在于对1000 yd(914m)距离以外的坦克,英国的这种火炮即不起作用,而克威克炮仍然可以发射一种非常有效的榴弹。因此,每当发现有发射2 lb重炮弹火炮的时候,MK III式坦克只需停在较远距离上,发射榴弹就可将英国的这种火炮彻底消灭。总起来说,在1941年的西非沙漠战役中,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毕竟可以击毁所有德国中型坦克的炮塔、车体与侧面装甲,甚至在1000 yd(914m)距离上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MK III型坦克上的50mm炮弹则往往从英国“麦梯尔达”和“十字军战士”(Crusaders)坦克上跳飞。虽然英国这种火炮的服役寿命正在迅速接近尾声,但由于没有可供接替的火炮,所以只好继续使用,直到部队实际领到更好的火炮为止。由于在沙漠中作战的步兵一再要求,才促使一种自1938年以来就一直被束之高阁的发射6 lb重炮弹(即弹重为2。72kg)的火炮得以重见天日,并列入了低速生产计划之中。尽管在1940年6月就一次订购了400门这种火炮,但到1941年才被生产出来,1942年年中,才首次发到在沙漠中作战的英军手里。
  在这期间,由于将发射2 lb重炮弹的火炮搬上了卡车成为车载火炮,从而才使它的装备寿命得以延长。这种炮架选用的是15 cwt(约762 kg)重的卡车,卡车两侧的车厢板与后车厢板解脱后,可使车厢形成一个平台,借助两根长支架可将火炮拖到平台上固定。此时,火炮的两个车轮被卸下,并用螺栓固定在车身侧方。火炮既可在此平台上发射,也可从车上卸下置于地面掩体内发射。当从掩体内发射时,卡车应倒车进入掩体,甩下火炮及其支架后即迅速撤离阵地。但昼间这样动作可能不大安全。使这种火炮上车的目的,是想赋予这种火炮以多年来所一直渴望得到的机动能力。这种车载炮的炮手又想出了一个点子,就是他们躲在矮坡背面,只顺着土坡侧面露出火炮炮身和防盾顶部,这就可以大大保障炮手们的安全。只有当对方坦克开进到土坡侧方因而炮车开始遭到坦克炮攻击时,炮车才必须进行转移。1942年上半年的一天,一个英军反坦克炮团几乎损失了整整一个炮兵连。第一批下发的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也被改装成车载炮,自然,在支架上拖拉这种火炮将会感到有点吃力。
  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是在二次大战中颇受欢迎的一种火炮。从人员操作角度来看,它小巧轻便,而在战争末期大量坦克出现时,它仍然卓有成效。它是这样一种火炮,炮手使用它时觉得他本人就是整个火炮机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点像步兵在使用步枪时所具有的那种感觉。这种火炮的方向转动不受限制,仅通过射手的肩膀进行控制,这就使得它在跟踪运动目标时要比通过转动方向手轮进行跟踪的办法容易得多,射手只要将身子歪到想使身管移动的方向上就行了。射击时,火炮的后座力大小适度,操作又这样容易,因此射手发射它时都感到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从炮手班的角度来看,它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外廓低矮,只要挖一个浅坑就足以将它隐蔽起来。要知道,挖掘一个反坦克掩体绝不是英国士兵乐于从事的一种消遣活动。
  起初,步兵对这种武器的性能持怀疑态度,但经过第一次战斗之后,这种疑虑即烟消云散。当时,第4印度步兵师沿阿莱曼(Alamein)一线阵地挖壕据守,1942年7月16日夜,第5步兵旅受到一支装甲部队持续3h的进攻,第二天拂晓,这个旅的士兵向外一看,发现战场上散列着24辆坦克、6辆装甲车、1门自行突击炮、5门20mm高射炮、5门37mm反坦克炮、8门75mm野炮和6门88mm高射炮(作反坦克炮使用)的残骸。在如此辉煌的战果中,第5步兵旅的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确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用官方历史上的话说就是:“在一天之内,这些一度被人怀疑的小炮竟突然变成了第8军的骄傲”。
  3个月之后的另一次战斗,更加巩固了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在尔后战争中的声誉。这就是10月27日在阿莱曼阵地东南开始的被称谓“斯奈波”(Snipe)或吉尼高地(Kidney Ridge)的战斗,这是第8军在即将进行突围之前所进行的一次战斗。参加这次激战的部队是步枪旅的第2营、皇家炮兵第239炮兵连大部以及皇家工程兵的一部分。第2营中有一个用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装备起来的建制反坦克排,而炮兵连使用的也是这种火炮。除此之外,这些分队并无其它更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还有另外一种武器,就是大量装备的机枪,因为这是—个摩托化营,因此,尽管编制的兵员比普通步兵营要少,但装备的车辆较多,火力也强得多。战斗的结果确实果然不出预先所料。
  制定的战斗预案是在夜间发起突袭,冲进敌占区内后,于沸晓前夺取并占领指定的阵地,届时由一支旅一级规模的部队前来换班,尔后由他们以这个“坚固的基地”为立足点,再发动一系列的攻击行动。此阵地的代号定为“斯奈波”,但它的精确位置并不十分清楚,从可以得到的地图上判断,只知道它距离前沿大约1 mi(1。61 km)多,在这个地区内聚集着大量敌军部队,敌军阵地四周布设了雷区。当夜漆黑无月,为了避开雷区封锁的近路,该营绕道迥前进,最后在距真正的“斯奈波”阵地不远的一块平地上掘壕据守。他们所在的位置刚好是敌人几个坦克停车场的中央。没过多久,敌人的步兵即开始对他们进行骚扰,天亮时分,敌人开始了首次进攻,此时阵地上大约有300余人,配备有19门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还有大量机枪和机枪弹药。遗憾的是发射6 lb重炮弹的火炮带的弹药太少,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次日白天被敌人围困长达几小时之久时才被人们感到,而在被四面德国坦克的轰鸣声与叮当声响所困扰的那个紧张的夜晚竟然丝毫没有被人察觉。
  在第二天的整个白天,这支300余人的部队又连续遭到意大利与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的轮番攻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竟然守住了阵地。原定的接班部队由于无法通过开阔的沙漠地带而不能前来支援,只有少量车辆巧妙地溜了进去又从另—方向将阵地上的伤员送回到己方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