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
圈圈 更新:2022-07-17 17:18 字数:3129
所以,譬如像家一样自在,像家一样温暖,像家一样幸福便是国人把美丽的想象如同对墓穴的绵绵哀思一样,都有一种进去了就不必出来的感觉。不用你再去辛苦,千辛万苦还不是为了个家么?国人的路途短暂,每天只顾忙着寻觅活,出入家门。对家的依恋,同作家、学问家的迷恋属同一道理,一 日一成了某某家和走进家门,便不必再辛苦,再去动什么脑筋了。
这就是洋人不管到了哪儿都会把那儿布置一番,这家也就随身带着。而国人一旦走出家门到了别处,绝对杯盘狼藉。因为那不是家,一旦离家就盼着回家,盼得到了不思茶饭的程度,盼得累坏了身体到了家里便解决了一切的问题。
今人只图今日的舒适和如意可以把明天忘掉,凡是今天享受不到的好处,绝不多做一件。只要你到了今日要回的家,就不想明日还会不会出来。
对作家、学问家的追寻是一个人的学问的结束,哪怕他只活了一少半的生命,以后做不做都是某某家。对家的相信迎合了国人可以偷懒的依赖,每天回家或回家的次数多了,是没有时间再做很多事。
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便狭隘单纯到一统化的地步。幸福是一种全身心投入才能体会的感受,国人的伟大已使他有了形状,变得具体,只要谁能照此过去,就得到了幸福。从一个人日常生活盼着到家,向上求索想着成了“某某家”,便是两条通往一生终点之殊途同归的幸福结果。所以国人的好累基本是因为有这个那个家的存在造成的。不知道这个家或那个家每个人到了年龄就能按需分配时,国人还会不会喊累。对家的贪得无厌,使国人的体能背离生命鲜活的轨迹。家对人体体能和智慧的摧残几乎灭绝了人性的真朴。
一个人一辈子都想幸福却根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滋味,因为一旦摸到幸福就温暖得想到家,家便把你去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途给截断了。人们对家之全身心的投入耗费了一生的体能。国人常惊叹洋人的体魄,认为是营养好的缘故,如果把洋人的食谱给国人食用,十有八九是服不了的。因为肠胃不行,消化不了,是把太多的时间懒在家里的结果。因为有了家,甚至消化系统也可以消化到不用太多去运作的份上。可惜了这副肠胃,不是去为身体增强体力,而是用来消化主人精工细做到熟烂到不用消化的程度,因此便出来了一个美食“家”了。一个家:吃和住,概括了国人对于幸福的全部含义。一个人的生命对于国人来说,派不上太多的用场,任何动物都是具备这种本领的。国人的历史,是同国人的文字唇齿相依而贯穿其中的。你只要把文字读懂弄通就可以做个中国人,并能操纵别人为己效力。
第三篇 社会塑造的人性文字人性国人的历史,是同国人的文字唇齿相依而贯穿其中的。
只要读懂我们手头的文字,就可以读懂国人的生生息息、恩恩怨怨以及生老病死的全部内涵。你只要把文字读懂弄通就可以做个中国人,并能操纵别人为自己效力。文字这条线将永远牵着国人走到未来。成了人的衣食父母,并对它抱着感恩戴德的谦恭之情。
中国文字各自独立,就如国人一样自成体系。
说话需要自圆其说,处世需要独善其身,既在人群中生活,还要自成一家,这是人的最高境界。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离开别人生存,这相互的联系便会变得可有可无,这在文字中有比比皆是的例证。
一个“人”字堂堂正正站在那儿谁也推不动,这洋文绝对做不到的。一个“大”字更不得了,这张牙舞爪的行状足以看见国人的舒展。再说这国人与人的关系似乎没有多少平等交往的意味,“人”和“人”并排在一起只能是一个“从”字,这“从”字,看似大小平等,但有个先来后到,所以在后面的就须跟从前面的。文字同人性的息息相关足以毁灭了人性自己。自然也有一些让人一看就能想入非非的字。如一个“嬲”字,就让你感到人的一些不见得能道于人一言的意味。
诸如此类,只能出在实大于名的文化国度,一举一动,不出口也能成章。每个字都有无穷的故事,足以让后代一代一代地研究下去。看来国人要想走出自己的圈子是不可能了。因为祖先交给了这么艰巨的任务,放弃文字就等于放弃了国人自己的文化,忘了祖先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自己。什么是“忘”?一件日常很简单的遗忘本能却同把“亡”了的“心”连在一起,心是绝对不能死亡的,这“忘”字就显得有多么的重要。
国人之累,原来都是祖先有意布下的圈套,把后人一个个地暗算了,直到把后代全部消灭而不离开自己。因为人都是有个“魂”,活人离不开死亡了的鬼,这是祖先定下的。一且离了“魂”就等于没有命,这人是万万不能大意的。
国人文化重视结构,因为文化因文字而生,一个字都具有自己的结构,或是象形或会意,无处不渗透了祖先的苦心。祖先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千秋万代也无法填满其中的沟壑。后代也别想对祖先提半点意见,你只需按照这现成的文化去完善自己,照章办事就完事大吉了。如果动动别的脑筋就是不正,不正就是“歪”了。甚至一个排泄物也有丰富的意味,米田共便成了“(糞)粪”字,米和田共同需要的就是这个“(糞)粪”字,融会贯通真是空前绝伦。
人一生有意无意都走不出一个字。这个“字”是家里的孩子,祖先把家给你建好了,你只有乖乖地去住就行,至于那个“屋”字,大概是人成了尸体而至的地方,屋子不是坟墓也是用来让你睡觉和休息的,岂不是人进屋就等于成了尸体居住的场所了?否!因为国人一旦进屋就不必干活,甚至不必思想。至于做梦也是同鬼有关系的,不必干活,不必思想那不是同尸一个样子?一个“家”,是进了家的猪,豕(猪)只知道吃好了就睡,家实是猪的去处,祖先早就想好了。以此来看现代人,成日待在屋里,尤其做学问的都以屋为场所,充其量也是个活尸体了。
还有的就是“穷”“富”二字,更是规定了人间的尊贵与卑贱。“穷”字如此瘦弱,是靠力气支撑一个家的;而“富”字长相肥胖,家里有田可以吃饭,便越发的富了。而“穷”字一辈子只有靠力气吃饭,就永无出头之日。靠力气吃饭的,都想富,就千方百计地去耕田,也期望有了自己的田就成了富人,可以不用力气就能吃饭了。国人从靠力气开始受穷,直到变成富人之依靠土地就可以吃饭为止。生老病死,辛辛苦苦,都是为了这个不用力气吃饭的富字。
所以直到今日,国人对田即土地的感情依然浓厚,靠土地发财称为房地产,也算是地主,但这土地已没有田的用处。即没有田这富就存在得莫名其妙,所以对今人的富是否背离了祖先的意愿,那就会遭到祖先的报复,这个日子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到来,这也便是国人如今如此张皇失措的部分原因。因为从体力吃饭到不用体力吃饭的穷到富,古人把如此简单的事情安排人的一生去做,说穿了就是一句话:为了混一口饭吃。越不用出力气过的日子便越好,以致人到如今依然藐视靠体力吃饭者;而以不用体力吃饭者自居高他们一等,以此分出个高低来。没有田的人想吃饭就需给有田的人干活出力气,就需听有田的人使唤。
直到如今,人们便连头脑也懒得用,因为那也需要“力气”。人怎么能看不起自己?不知是人的进化还是退化。只是现代之变化,土地将失,田将焉存?这富字便失去了实际的意义。缺少了由穷变富的过程,人将非人,起码不是旧日的人了。人既没有对穷富的感觉,其他的事不是古人给设计出来的。人究竟去通过什么方式延续这种感觉,将使人对自己的存在意义产生怀疑。因为土地和田,国人洋人都有,洋人把土地当做朋友爱护;而国人却把土地当成母亲一样看待,只能自己拥有,这用情之深让人不解。如果哪一天土地没有了,田也没有了,人不但变成了穷人,连母亲都已失去了,这真是国人的不幸之日。
法律只能管理人的行为,而不能管理你穿鞋时的心情。这也是法律不是规矩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