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津股巡览      更新:2022-07-12 16:18      字数:4863
  比如我们说张三比李四高,这是一个参照;如果继续说,张三比李四高,但是比王五矮,这样就令我们对张三的高度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在这一句引文当中,〃圣人〃和〃君子〃显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参照的。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孔子所说的〃圣人〃是什么,〃圣人〃是怎样和〃君子〃参照起来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作为〃圣人〃形象出现在现代人视野中的孔子,绝不是一个真实的孔子。
  所谓〃圣人〃是后世子孙追认的。最早称孔子为〃圣〃的,是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在《论语》中,孔子从来没有以〃圣人〃自居,甚至期望达到〃圣人〃的境界。这不是孔子的谦虚。如果我们明白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政治设想,就不难明白孔子为什么不能、也不敢以〃圣人〃自居。
  孔子所设想的〃周道〃和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在理想的社会领袖这个问题上有相近之处。孔子设想的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而柏拉图设想的是有德性的〃哲人王〃来统治城邦。〃内圣外王〃虽然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实际上可以视做对儒家政治理念的一种解读。它的意思强调,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圣〃的地步,他才能外在地成为一个社会的领袖;反过来说,一个社会的领袖人物内在的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圣〃的水准。从现实的角度说,这当然是一种空想,但也正是从现实的角度,因为〃内圣外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巨大,也为促使历代当政者朝着〃内圣〃的方向努力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和舆论压力。
  第24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23)
  〃圣人〃在《论语》之中设定的标准之高,不仅孔子不敢自居,甚至连尧舜这样杰出的人物
  也当不起。《论语?雍也》中说道: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仅尧舜当不起〃圣人〃的称号,在《论语》中孔子就根本没有给出一个可以称为〃圣人〃的人物供后世参考。
  自〃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来,孔子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成为了一个借〃圣人〃之名招摇撞骗的伪圣人。通过《论语》原典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从来就没有希望自己能成为或者希望别人将他看做一个〃圣人〃。如果他希望借〃圣人〃之名称王天下,那他就不
  是一个大哲,而是一个类似于借明教起家的朱元璋,但如果我们看看史书,了解一下孔子的一生,我们就会明白哲人和政客的区别在哪里。东汉学者、思想家王充有感于孔子空有圣德,而没有成就王图霸业,说了这样一句话:〃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
  就是说按照〃内圣外王〃的标准,孔子编著《春秋》的德行已经可以达到作为一个社会领袖的标准,所以追认他为〃素王〃,也就是没有功业的〃王〃。
  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言下之意是,〃圣人〃的标准太高我们难以达到,那么退而求其次,〃君子〃在现实的操作上,我们是可以达到的。
  这时我们对孔子所说〃君子〃的概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从道德修养的层面上不如〃圣人〃,但又和〃小人〃泾渭分明。但是这个印象仍然过于笼统。那么在这个笼统的概念下,它的含义是不是和于丹所说的一致呢?
  在〃君子之道〃这个章节中,于丹拟定了这样三条标准:
  1善良。
  2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3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我们逐条来看一看。
  于丹在论述第一条〃善良〃的标准时,引用《论语》的论据是〃颜渊篇〃中的这么一段: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于丹进一步解释到,〃不忧不惧〃的意思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在这里必须指出,于丹这种说法可以称为曲解之曲解,首先她把〃善良〃和〃不忧不惧〃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再把〃不忧不惧〃庸俗化地加以解释,所以使得读者对这段话的本意反倒模糊不清了。
  杨树达先生在《论语疏证》中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一句话来解释这段话:〃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以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我认为这个说法是符合《论语》原意的,意思是说君子通过内省之后发现自己的志向不为外部世界所影响,并坚定不移地向理想努力,自然在面对外物的时候可以做到〃不忧不惧〃。如果说这段话体现了〃君子〃某一方面的品格的话,那么它说明的是坚毅和不屈,这和〃善良〃以及后面于丹说的〃厚道〃完全八杆子打不到一处。
  所以第一条〃善良〃的标准不成立,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二条:〃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这一条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如果一个人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当然可以将他看成一个君子。但问题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侧重强调他的内在道德修养,而不是强调兼济天下的理想本身。举个例子来说,希特勒的一生不可以不说是〃奋发有为〃,他也有让德意志人称霸天下的宏图壮志,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称他为〃君子〃了呢?恐怕没有人这么看。
  再看于丹在这一条标准下列出的引文,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现她的底气不足: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是在说〃君子〃吗?不是,这是对〃士〃提出的要求。〃士〃和〃君子〃是一个意思吗?当然不是。关于〃士〃的概念,请参考本书《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一文,这里不再重复。把一个概念的解释随意加到另一个概念的头上,这是于丹〃心得〃的一贯做法,也是笔者最感值得商榷的做法。
  第25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24)
  令人称奇的是,于丹提出的第三条标准倒基本没有偏离《论语》的原意,这在整本《于丹〈论语〉心得》中可以算是难得的特例。
  那么,从《论语》原典中,我们究竟可以提炼出一个怎样的〃君子〃概念呢?我也用于丹的办法,试列几条标准出来看看。
  1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从修炼内心的道德修养发展到规范外在的行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说,有若和曾参在孔门弟子中地位很高,所以在《论语》提到孔门弟子时,只有他们两人被尊称为〃子〃,比如有若为有子。所以有子的话在《论语》中还是很有代表性。这句话大概是说,一个在家孝顺父母、敬顺兄长的人,不可能做出犯上作乱的事情。由〃孝弟〃这个内在的道德修养为做人的基本,推及到外在的处事原则,这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就是《论语》的原意。实事求是地说,这和我们今天所说〃君子〃的概念未必完全吻合。我们参考一下一部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著名电影《教父》:在〃教父〃科里昂家族的内部,〃孝弟〃观念可以说深入到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心中,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在社会上横行无忌、逍遥法外。从我们现在的〃君子〃观念来说,我们很难说教父和他的子弟、手下能够称为〃君子〃。而且由〃孝弟〃推衍出不好犯上作乱的逻辑也并非无懈可击,但是我们强调的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这是《论语》的原意。正确的我们可以继承发扬,错误的我们可以批评纠正,但就是不能乱解、曲解。
  2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种严格要求可以具体化为某些标准。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过分的欲望,比如色、斗、得。这三点很有针对性,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依然有警示作用。
  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当然,具体敬畏的对象今天可能有些不太适用,但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是不行的。今天我们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敬畏国家尊严,道理也是一样的。
  三是强调处事要严谨,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这里孔子更是提出了〃九思〃的严格要求。
  3君子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放在精神追求之后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于丹在这一章说道:〃孔夫子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导的这样一种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这是一个很诱人的说法,但可惜在《论语》中找不到任何可以佐证的句子。恰恰相反,孔子在笔者所引述的引文中倡导的君子之道,正是要〃君子〃把追求口腹之欲的精力转到追求理想和事业上来。恕笔者愚钝,恳请于丹教授把〃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作为君子之道的相关出处指出来给大家看看。
  4君子的道德修养融入到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这里强调的是无论现实生活如何窘迫,君子的仁德怎么也不会脱离他的言行。比如说一个人平时表现得温文尔雅,但是一着急起来就骂粗话,或者在没人的时候随地吐痰,这种时刻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真君子。
  第26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25)
  5文采与朴实兼有是君子的基本素质。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如果把于丹的第三条标准放在最后,加起来大概就是六条标准。
  《论语》中〃君子〃出现频率非常高,我选列了以上几条最具有概括意义的引文,作为《论语》中〃君子〃的几条最重要的标准。希望在言之有据的前提下,能对当代读者理解《论语》所倡导的〃君子〃有所帮助。
  最后说一个小问题,于丹在这一章的末尾说到,〃'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我要纠正的是,《论语》中〃君子〃的出现频率虽然高,但除了第一人称代词〃吾〃之外,出现最多的字眼是〃仁〃,而不是〃君子〃。有闲暇的读者可以自己数数看,这并不是一个费解的学术命题。
  离题万里的人生之道
  庄樗
  于丹教授最令人佩服是能够把孔夫子的话解释得离题千里,她把《论语》送到千里之外,与《论语》〃太遥远地相爱〃。她以古希腊政治家、讲演家伯里克利般正经的面孔,一本正经地煨制了一锅〃心灵鸡汤〃。
  如果说她的〃心得〃就像是一门轻身功夫,那么人们能捕捉到的只是她那来无影去无踪的身姿,急匆匆地掠过对《论语》的解释给案发现场留下了众多的惊叹和疑惑。
  在《于丹〈论语〉心得》第七章整章围绕着《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打转,解读出的心得曰:人生之道。这句话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于丹教授对于这句话的心得是:〃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她特地把这句话单独列出来,作为一页,可见她自己对这句心得还是颇为认可的。如同《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一样理直气壮地说出:〃他其实什么都没有穿啊!〃在这里我们也必须要指出的是:这句心得其实可以等同于什么都没讲。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于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