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作者:
宫本宝藏 更新:2022-06-29 11:01 字数:4760
“她倒也是个机灵的,落落大方,毫不忸怩,不似一般的山里孩子。”他一脸惋惜地笑了笑,叹声道:“可惜了是个女儿身,若不然也定是个有出息的,裴兄弟,你倒是养了两个好孩子啊!”
“哎哟!周老爷过奖了,过奖了。”
裴逸之说罢就要施礼告辞,没想到裴子慧却上前对周大川福了一礼,眨着眼睛说道:“周老爷,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子慧。”裴逸之赶紧阻止:“这可不是在咱们村里,莫要乱说话。”
“无妨,无妨。”周大川很是和蔼地摆了摆手,笑着对裴子慧道:“小姑娘,你说来就是。”
裴子慧微笑道:“进了这枫叶镇,我和爹爹才知道原来周老爷就是康庄酒行的老板,您康庄酒行的大名真是远近闻名呢,连我们小小的村民都知晓呢!”
周大川很是高兴,笑着说:“哎哟!这孩子真是会说话。”
裴子慧笑了笑,继续道:“可是刚刚我和爹爹进来的时候,见周老爷的工人正在往外推酒糟,子慧就是想知道您把那酒糟放到石砌的大池里做什么?”
“噢!你说那些酒糟啊!”周大川欠了欠身子,说道:“酿过酒的酒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就推出去倒进了大池子里,有一些附近居住的养猪的人家,偶尔会来提一些回去喂猪,但也提不净,每隔一段时间,我还要命人将那些酒糟拉到更远的地方去丢掉,说来这倒是一个很头疼的事呢。”
裴子慧点了点头,又想了想,才道:“周老爷可否给我一桶干净的酒糟?”
那边,裴子唐就赶紧拉了她的手,小声道:“妹妹,那酒糟不能吃,会醉人的!”
“二哥,我又不是用来吃。”裴子慧甩开他的手。
“那你要那东西干嘛?”裴子唐一脸不解。
二人虽然极力的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被周大川听到了。
他觉得兄妹二人的对话很有意思,不由扬声爽朗而笑,“酒糟的确不能吃,不过若是你想要,让元征带你去提一桶就是。”说着又看了看裴逸之介绍道:“这位是我的管家,叫元征。以后送苇席来的时候,直接找他入库,记好数量就可。”
“是,周老爷。”裴逸之这才对周大川弯腰告辞,出来时,元征果然提了一木桶干净的酒糟给了裴子慧。
裴子慧自然是提不动,眨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裴子唐。
裴子唐撇着嘴,哼道:“妹妹,我都说这个东西不能吃了,你怎么还要提着。”一副很不情愿,觉得很丢人的样子。
楚牧却笑了笑,就将那装着酒糟的木桶提了起来,“也许妹妹有别的用处,提就提着吧。”
裴子慧莞尔一笑:“还是牧子哥好。”
楚牧的脸红了红,觉得更有力气了。
此次收获颇多,一家人更是满心欢喜。
到了家中,裴逸之和段氏等人一直在为那一吊铜钱激动着,裴子慧却研究起了那一桶酒糟。
不知道为什么,走进周家酒坊的那一刻,味到了酒味,看到了酒糟,她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字,那就是“醋”!
食醋在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因其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所以酷爱食醋的古人还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
据说在古代醋的生产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是用天然梅果的汁调剂出来的,另一种就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发酵酿造而成,当然,粮食发酵的醋,其营养价值和香醇味远远超过梅果配制的食醋。
在这里,不知道是这里没有,还是自己不清楚,总之她所见过的醋都是天然梅果的汁调剂出来的。
但是当她看到那一大池子的酒糟时,便有一个传说,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打转。
相传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然而,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据说,直到今天,镇江那边的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所以,裴子慧很想用这些酒糟来验证这个传说的真假。于是,就找来了两个坛子,每个坛子里都装了相等份量的酒糟,但是所放的井水却不尽相同,一个多一些,一个少一些,以此来试验酿醋时应该所用的水和酒糟的浓度比例。
密封好之后,正想着该把这两个坛子放在什么地方时,又突然觉得温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温度若是过高,那么酒糟就会发酵过度,从而就会产生变质的现象;但是,若是温度过低,则又不宜引起发酵,那样就失去了效果。
如此思虑一番,还是觉得应该双管齐下才好。外面肯定是不能放了,因为早晚已经出现了结冰现象,看样子马上就到了零下的温度,想要发酵是难上加难了。于是她决定,将一坛放在温度较高的卧室,另一坛则放在温度稍低一些的厨房。
如此一番折腾之后,只待二十一天后静待效果了。
第046节:寒冬
更新时间2014…3…31 8:17:03 字数:3163
接下来的日子,在裴子慧的心里可以用美好幸福来形容。
冬日将至,一家人都穿上了暖暖的棉衣,每顿饭都有馍有菜,吃得十分香甜。裴子墨的房间里常常书声朗朗,夜半时分还能看到他伴着油灯,伏桌习字的身影。
裴子唐也时常和楚牧上山打猎,偶能猎回山鸡野免什么的,倒也能为一家人的餐桌增加一些肉香。
而段氏则又拿起她多年不摸的绣花针,一针一线的绣了起来。她按照裴子慧画的花样子绣出来的成品,不但拿到“锦绣坊”能多卖些钱,而且这绣功更是得到了何老板赞不绝口的认可。
由此,裴子慧的生活也有了些变化。她每天都要看看那刚冒出嫩芽的韭菜长了多少,并适当的浇上一些水。还要去那两坛正在酿制的食醋旁边闻一闻有没有酸味。剩余时间则是大量地画着花样子,偶也和段氏学一学绣花的本领。
那么裴家的男人们则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编苇席上面。
自上次从周老板那里回来后,他们又开始到河里割起了苇子。
割完之后,就地捆好。
借了金柱家的牛车,将捆好的苇子一车一车的往家拉,又一捆一捆的垛在院子里,把院子堆得像苇山一样壮观。
有风吹来的日子,院子上空就会涌动着飞雪一样的芦花,而且那芦花还会随着天色变幻,时而羽红,时而米白,时而金黄,时而瓦灰,飘飘荡荡,飞飞扬扬的,那苦苦淡淡的香气把日子撑得满满的,又把一家人的生活撑得甜甜的。
段氏站在窗前,望着那一院子的芦苇就开始笑了起来,她轻声说道:“有了这一院子的芦苇,我们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
裴逸之话变得少了,听到这样的话也只是笑,似乎他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手腕上。
他只有一只手,所以编起苇席来,自是有许多不便之处。虽然他总能想到办法解决,但是也不免让那只完好无损的手指受了许多的苦。手上划伤了,就用布条包好继续编,这个手指的伤还没养好,另一个手指又继续划伤,所以整整一个冬天,他的手都是在用布条包裹中度过的。
但是那苇席编得久了,即便是一只手,也可以渐渐变得游刃有余起来。那手快得就像是游在水里的鱼,长长的篾条在他手里几乎变成了翻动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无休无止地向前涌动着。那蔑条在他手里经经纬纬地跳动着,就那么一片接着一片的织了下去。
到后来,他一只手编苇席的速度,已经是裴子唐和楚牧的二倍。每逢过了四五天左右,几人就会扛着编好的苇席送到周家去。
加上裴子慧的花样子和段氏所绣的花,裴家的收入日渐多了起来,而裴子慧最惦记的还是那罐还未成形的醋。
终于到了第二十一天,她心中又是激动又是不安地打开了那两个坛子,确实有一股酸酸甜甜的醋香扑鼻而来,但是当她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之后,竟酸得直咳嗽,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而另外一坛似乎味道又过于清淡,没有浓厚的醇香之感,看来还是比例没有调置适当所致。
不过她还是将这些还未试验成功的醋拿到了自家的餐桌上食用,不但大家都说好吃,而且吃后也没什么不良反应。
所以在他们去送苇席的时候,又厚着脸皮找元征总管要了一桶酒糟。这次吸收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又调换了不同的比例,进行了又一次的发酵。
这次她将酒糟分成了三坛,将其中一坛埋在了不会着冻的深土中。
就这样,未成形的醋在缸中慢慢滋生着酸气,日子也如流水一般渐渐流走。
在那些个漫长的冬夜里,一个屋子,两盆木炭火,炕上一盆,地下一盆。
炕上裴子洋在玩耍,段氏在绣花,裴子慧的花样子画完了,也会摸起针线学着去绣。
而地下,中间一盆木炭火,大黄和小白一左一右地趴着。中间是裴逸之带着三个儿子,那些苇片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他们手中翻走如飞。
赶着赶着就到了年关,到了年腊月二十六那天,段氏把裴子洋喂饱之后交给了裴子墨和裴子慧照顾,然后就随着裴逸之,带着裴子唐和楚牧去了集市。
外头虽冷,但却到了赶集人数最多的时候,家家都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
几个人一大早晨出去,一直到过了晌午才回来。
回来时,裴子唐和楚牧一人背了半袋细粮,打开一看竟然是大米和白面。段氏手里抱着几块棉布料,两坛白酒。裴逸之则提着一大块猪肉,二斤烟丝,一卷写春联用的红纸,一小包火鞭。
段氏将布料放在炕上,哈着手,带着一身寒气,就从随身挎着的布兜里拿出来四个牛肉火烧,裴子墨、裴子唐、楚牧、裴子慧一人一个,而她和裴逸之却两手空空,段氏笑着说:“吃吧,贴着身装回来的,估计还不凉。”说着,看了看炕上的裴子洋,笑着对裴逸之道:“若是明年再买可就要五个了,现在这小家伙还吃不了。”
裴逸之也笑了笑,自兜里摸出一包糖,是包着油纸的花生糖,说道:“这糖倒是可以给他舔着吃,。”
于是段氏将那包糖也给几个孩子分了。又对裴逸之道:“这酒和烟丝你晚上就给咱爹咱娘送去吧。再提上一块猪肉。”
“成,吃了晚饭就去。”裴逸之答应着,转身就将那一大块猪肉提到了厨房,然后用刀分割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冻了起来,留着过年的时候吃。
接下来的几天,段氏开始起早贪晚的给几个孩子做过年的新衣裳。
裴子墨、楚牧、以及裴子唐三人的新衣裳都是一身青蓝色,而裴子慧的则是一套玫粉色的,绣上她自己画的花样子,穿在身上,就如那鲜嫩初开的倍蕾一般。
而最小的裴子洋的新衣服,则是哥哥姐姐做衣服剩余的布料边角所拼凑出来的,由于段氏心灵手巧,做工精细,颜色也搭得相配,若不是仔细去看,还看不出来是边角布料所拼凑。
到了腊月二十八,裴逸之借了金柱家的牛车,拉着一车年前最后一次编好的苇席送到了周家。并且带着一捆裴子慧种出来的鲜嫩嫩的韭菜。
“周老爷,这是小女子慧在家中室内种植的蔬菜,给您带了一捆过来,据说用它包饺子吃,味道很是鲜美。”裴逸之笑着对周大川说道。
周大川呵呵一笑,让管家元征接了过来,“子慧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这菜叫什么名?”
“子慧说叫韭菜。”
“韭菜?”周大川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过年就用这捆韭菜包饺子,若是好吃,我可要再向子慧讨来吃的。”
“是,是。”裴逸之道:“周老板想吃就尽管说来,这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是子慧从山里采回的种子,就随随便便在木盆里装点松土一种,嘿!果然还长了出来,而且长得水水嫩嫩很是喜人,我们家还没包过饺子,不过用它炒了一回鸡蛋,味道果真不错。”
“嗯!听你这样一说,那我更要试试了。”说罢,对元征一挥手,“去!把我给裴家的东西拿过来。”
“是,老爷。”元征转身出去后,不一会儿功夫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人竟捧了一个大猪头,还有两条约一米长的大刀鱼。
周大川笑道:“过年了,家里杀了两头猪,你们拿回去一个猪头吃吧!这两条鱼也拿回去给孩子们